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育儿 > 婴儿护理

新生儿环境相关问题与健康管理8

作者:一品健康 来源:www.yipinjiankang.com 时间:2024-09-11 14:31:28分类:婴儿护理

简介  【14.新生儿过敏是否可以根治】
过敏和上呼吸道感染类似,一次治好了,如果再接触到相应病毒,仍然会再次发病。如果说要根治,只能让新生儿不接触到过敏原,或是通过治疗使新生儿身体逐

新生儿环境相关问题与健康管理8

【14.新生儿过敏是否可以根治】

过敏和上呼吸道感染类似,一次治好了,如果再接触到相应病毒,仍然会再次发病。如果说要根治,只能让新生儿不接触到过敏原,或是通过治疗使新生儿身体逐渐耐受。过敏的新生儿,治疗一般通过脱敏治疗或药物治疗两种方法。脱敏治疗是通过注射变应原(如花粉变应原、螨虫变应原),改变新生儿免疫系统的病理状态,使其调整到接近正常人的水平,使新生儿产生针对变应原的抵抗能力。

新生儿环境相关问题与健康管理8

七、新生儿黄疸相关问题与健康管理(一)新生儿黄疸及表现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间,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提高,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疾病,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黄疸程度不一,轻度仅限于面颈部,巩膜微黄;中度表现为全身皮肤、巩膜出现黄染,淡黄色至橘黄色;重度可延及全身皮肤、巩膜成金黄色,手心、脚心黄染。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儿。重者可产生胆红素脑病,导致中枢神经受损,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故应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二)新生儿易出现黄疸的原因】

很多新生儿在出生后几日内都会出现黄疸(皮肤、黏膜呈黄色)。在成年人和儿童身上,如果出现黄疸,多为疾病引起,这与新生儿黄疸出现的原因有所不同。大部分新生儿黄疸是生理现象,父母发现新生儿出现黄疸后需要区分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并区别对待。

新生儿容易出现黄疸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种。

【1.胆红素产生相对过多】

胎儿在子宫内的低氧环境中生活,红细胞数相对较多。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70~100天,正常人为100~150天),出生后开始用肺呼吸,血氧分压升高,过多的红细胞迅速破坏,红细胞死亡、破裂后释放出的胆红素约为65.0μmol/L(3.8mg/kg),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约为145.4μmol/L(8.5mg/kg),相当于成人的2倍多,因此,新生儿肝脏代谢胆红素的负荷大于成人。

【2.胆红素与白蛋白联合运送的能力不足】

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短暂阶段,有程度不同的酸中毒,影响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的数量。早产儿血中白蛋白偏低,更使胆红素的联结运送延缓。

【3.肝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

【新生儿肝细胞内Y蛋白及Z蛋白含量低(只有成人的5%~20%),在出生后】

的第5天才逐渐合成。这两种蛋白具有摄取非结合胆红素,即转运至滑面内质网进行代谢的功能,由于Y蛋白、Z蛋白的合成不足,影响了肝细胞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

【4.肝脏系统发育不成熟】

新生儿肝脏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UDPG脱氢酶)不足或受抑制,不能将非结合胆红素(不能从身体中排泄出去)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可从身体排泄出去),以至非结合胆红素潴留血中而发生黄疸。此类酶在生后1周左右才开始增多,早产儿则更晚。

【5.肠-肝循环增加】

新生儿出生后前几日,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因此,随胆汁进入肠道的结合胆红素不能被还原为粪胆原。此外,新生儿肠道中有较多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为非结合胆红素,后者被肠黏膜吸收,经门静脉返回肝脏,这是新生儿肠-肝循环的特点。其结果是使肝脏代谢胆红素的负担增加,导致非结合胆红素潴留血中。

由于上述原因,新生儿在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仅为成人的1%~2%,因此极易出现黄疸,尤其当新生儿处于饥饿、缺氧、胎粪排除延迟、脱水、酸中毒、头皮血肿或颅内出血等状态时,黄疸加重。

【(三)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1.生理性黄疸】

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足月儿在2周内可消退,早产儿由于血浆白蛋白偏低,肝功能更不成熟,黄疸程度较重,消退时间也较长,可延长到3~4周。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粪便色黄,尿色不黄,一般无症状,若胆红素较高,可有轻度的嗜睡或食欲缺乏。

【2.病理性黄疸】

出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高,持续时间较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1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对年轻的父母来说,很难判断新生儿的黄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因此,当新生儿出现黄疸后,最好去医院,让医生对新生儿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诊断。

【(四)引起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因素】

【1.感染因素】

(1)新生儿肝炎:大多为胎儿在宫内感染病毒所致,以巨细胞病毒最常见,其他为乙型肝炎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梅毒螺旋体、弓形体等。感染可经胎盘传给胎儿或在通过产道分娩时被感染。常在生后1~3周或更晚出现黄疸,病重时粪便色浅或灰白,尿色深黄,患儿可有厌食、呕吐的症状、肝脏轻至中度增大。

(2)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由细菌毒素的侵入使红细胞的破坏加快、损害肝细胞所致。

【2.非感染因素】

(1)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ABO溶血和Rh溶血可造成病理性黄疸。胎龄较小的早产儿有时血清胆红素不高,但也有并发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应予以注意。

(2)胆道闭锁:目前已证实多是由于宫内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出生后进行性胆管炎、胆管纤维化和胆管闭锁。多在出生后2周开始出现黄疸并呈进行性加重;粪色由浅黄转为白色,肝进行性增大,边硬而光滑;肝功能改变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3个月后可逐渐发展为肝硬化。

(3)母乳性黄疸:临床表现为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现黄疸,足月儿多见,黄疸出现时间晚,在生理性黄疸发生的时间范围内,也可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又加重,血清胆红素峰值可高于生理性黄疸,消退时可晚于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常在出生后7~14天出现,可持续至6~12周消退。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食欲好、粪便色黄、尿色不黄、不影响生长发育、肝脏不大、肝功正常、无肝病及溶血表现。

(4)遗传性疾病: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在我国南方多见,核黄疸发生率较高;其他如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抗胰蛋白酶缺失症、囊性纤维化等。

(5)药物性黄疸:如由维生素K₂、维生素K4、新生霉素等药物引起者。

【(五)新生儿黄疸就医的时机】

病理性黄疸不论何种原因引起,不积极治疗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其预后差,重症者死亡率高,轻症者虽然存活,但常遗留听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手足徐动、牙釉质发育不良、智力落后等神经系统损害。应尽早发现,并进行早期干预。家属一旦怀疑新生儿有病理性黄疸的可能,或分不清是病理性还是生理性黄疸,应该立即就医,让医生帮助判断,以免延误治疗,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新生儿环境相关问题与健康管理8:http://www.yulujidi.com/yuer/yingerhuli/8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