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育儿 > 婴儿护理

内驱力是成就优秀孩子的关键

作者:一品健康 来源:www.yipinjiankang.com 时间:2024-09-11 14:31:28分类:婴儿护理

简介  】
内驱力对很多家长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面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一些家长总是处在焦虑和发愁的精神状态下,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孩子去热爱学习。
在教育孩子热爱学习这件事情上,很多

内驱力是成就优秀孩子的关键

内驱力对很多家长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面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一些家长总是处在焦虑和发愁的精神状态下,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孩子去热爱学习。

内驱力是成就优秀孩子的关键

在教育孩子热爱学习这件事情上,很多家长始终都不明白为什么花费了那么多金钱、精力,热爱学习的孩子依然是少数。

很多成年人往往持有这样的观点:我不得不工作,因为我要生存、要养家;不工作就没有经济来源,就无法满足生存需要;工作对我来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这种对待工作的态度是消极的、被动的。

这些人成为父母后,依然会用这样的思想教育孩子:你不得不去上学。因为没有文化,你就找不到工作,就挣不到钱,就无法满足你的生存需要;学习对你来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家长传递给孩子的是一种对待学习消极的和被动的心态。在孩子刚进入学习阶段的时候,家长的思维方式会影响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有些家长认为学习是一件吃苦受累的事情,他们自己都不愿意做,又怎么能影响孩子,让孩子去主动热爱学习,主动热爱吃苦受累呢?我曾在网上看过一段视频,一个爸爸辅导孩子写作业,整个过程,听到的都是这个爸爸急躁和愤怒的吼声,孩子吓得哆哆嗦嗦,越被骂越写不对。

这样的教育理念,不可能让孩子爱上学习。没有孩子会喜欢听来自父母的这种谩骂和怒吼。

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的,孩子一听学习要吃苦受累,要挨打挨骂,就不会主动选择去做这样的事情。如果一个孩子正在专注地做一件事情,因为想要做好这件事情而顾不上吃饭、忘记了睡觉,动脑筋、想办法战胜各种困难,主动请教高手,学习更好的方法。我们会如何看待这个孩子?他已经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了。算刻苦吗?他为了获得成功,动脑筋、想办法。算勤奋吗?他为了学到更多的技能和知识,求师问友。算努力吗?如果这个孩子用同样的行为对待打游戏。大家又会如何评价?行为方式上没有区别,为什么学习就可以用刻苦、勤奋和努力来形容,打游戏就不可以?道理很简单,家长认定学习是无趣的,游戏是有趣的,做有趣的事情是不能用吃苦受累来形容的,也用不着“头悬梁,锥刺股”,哪怕客观事实就是孩子的行为表现没有不同。是什么造成了家长的想法不同?是什么让孩子在对待学习和打游戏时心态不同?是家长自身对待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思维方式!家长自己觉得学习是无聊、无趣的,所以才认为学习需要刻苦、勤奋和努力。但是我想说,如果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有趣的、好玩儿的、令他们精神愉悦的,就像他们对待游戏的态度一样,他们会不爱学习吗?我强烈建议不喜欢打游戏的家长去学习打游戏。别说几个小时,就连半个小时都坐不住,因为你会觉得无聊、无趣。这个时候,你就能够体会孩子对待学习的心态了。因为从一开始,家长就没有让孩子感受到学习非常好玩儿。

我让孩子从小接受的理念,就是学习是一件很好玩儿的事情。比如前面提到过的带她看动画片的经历,不但让她看懂了一个故事,还让她学会了如何扩展到其他领域,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内容。这如同带着孩子去探索一个她好奇的世界,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千与千寻》中的小主人公那样,寻找自己想要满足的内心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她还能看到很多之前没有看过的,很多有意思的景色、画面、动物、人物、故事、知识等,还可以听到各种来自自然和非自然的不同声音,慢慢地沉浸在满足好奇心,渴望拥有更多知识的内心需求中,发自内心地想要了解这个充满吸引力的世界。

培养她对学习的兴趣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物质的、有精神的。比如带着她追星,会让她产生学外语的兴趣;带着她看动画片,会让她产生了解音乐知识的兴趣;等等。

这种方法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启动孩子渴望学习的内驱力。她渴望学习的心理和一些孩子渴望打游戏的心理一样。首先是觉得游戏好玩儿,游戏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才能玩儿到底,看到结果到底是什么。其次在游戏的过程中,因为自己的能力不断增强,得到同伴的崇拜和支持,而让自己充满了自信,内心的需求得到满足,就更愿意黏在这个游戏里。只不过网络游戏只能停留在网络,而学习这个游戏是存在于现实中的。

家长必须清楚一个现实:真正的游戏高手和学习优秀的孩子同样是少数。从行业人数上看,从小“刻苦”玩儿游戏,长大以后成为游戏设计专家的成功人士,并不比从小“刻苦”学习,长大在其他领域成为专家的人少多少。不同的是,家长教育孩子学习是吃苦受累的多,而玩儿游戏是吃苦受累的少。对阻力的惧怕心理,造成喜欢玩儿游戏的孩子多于喜欢学习的。

我的教育理念就是:根据自己孩子自身的特点,启动他的内驱力。

对我的女儿来说,不管是她对待学习的态度,对待练习钢琴的态度,还是对待生活中其他需要竞争的态度,都不是我强迫的,都是来自她内心的渴望和需要,并且她能通过调节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得到满足。这就是内驱力在她身上发挥的作用。

心理学中,内驱力是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有机体会产生各种需要,当需要没得到满足时,有机体会产生自我驱动的能力。内驱力引起反应,反应导致需要的满足。这个定义可以表明,内驱力与外界的压力无关。

很多家长问我:“你是如何教育你的女儿要努力学习的?”我直接就说:“我没有教育过她要努力学习,是她自己觉得学习好玩儿才去学习的。”她们不信,就去问我女儿:“你妈妈是怎么教育你热爱学习的?”我女儿说:“我这样说可能对不起妈妈,但是我爱学习真的不是妈妈教育出来的,而是我自已想要了解这个世界。"其实她说的是真的,只是她不知道我的作用就是在她小的时候便启动了她的学习内驱力而已。这样她之后的努力就不用我再去教育了。

我总结了一下,在启动她的内驱力方面我就干了两件事:一个是启动她对学习的渴望,另一个是启动她在社交中定位自己角色的渴望。这两点对她的人生来说是相辅相成的。在她很小的时候,我对她进行的各种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训练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她上幼儿园和小学时不受欺负,拥有安全感。这样她才会喜欢去上学,我也能放心地去工作。

我就按照幼儿园老师喜欢的孩子具备的能力和品质,去训练我的孩子,从而达到我的目的。这样孩子不管转到哪个幼儿园,都是班里老师最喜欢的孩子,所以我从来没有为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担心过。每次我去接孩子,询问孩子的情况,老师都会表扬她是最懂事的孩子。

孩子上小学以后,我担心她在学校受欺负。我就告诉她小学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比如学习好的,爱帮助同学的。所以只要能做到这几点,老师同学就会喜欢她,她就会拥有很多的友谊和快乐。

对于孩子来说,渴望被有权威的人认可,比如老师和家长,是他们的第一社交需求;渴望友谊是他们进入社会的第二社交需求。因此当我的孩子渴望被老师认可的时候,渴望拥有朋友的时候,她会为了满足自己的这两个需求,而启动内驱力,不需要我要求和强迫,她就非常清楚自己必须要学习好才行。加上她从小觉得学习是件有趣的事情,所以她学习好这个需求就很容易得到满足。

我的孩子拥有这两个内驱力,所以不需要去上什么补习班。我从来不阻止孩子上网、看课外书。她特别会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她的知识量早就超过了同龄的孩子。因此她就是不上补习班,学习成绩照样在班里名列前茅。而且,她还会帮助班里学习不好的同学提高学习成绩,把自己的学习方法教给这些同学。因此老师、同学都很喜欢她,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

有一个妈妈曾给我留言,说她的孩子上一年级,从来不爱读书,不爱认字也不爱写字,学习主动性特别差,问我怎么办,如何启动这样的孩子的内驱力。

【我当时是这样回答她的:】

我把我如何培养女儿认字和喜欢读书的经验、心得告诉你吧。

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选择一些孩子喜欢的书,而不是家长或者老师喜欢的书。比如小女孩喜欢童话故事,那就让她从读童话故事开始;小男孩可以从英雄故事,像蝙蝠侠之类的书开始。

孩子小时候,要把故事给他读完,让他讲自己听完故事后的感受,并对他的感受给予鼓励和补充。等他慢慢长大,给他读故事的时候,要故意留下一个吸引他还想要听的悬念,利用他想要知道故事结局的渴望,鼓励他认字,学会查字典,自己去了解故事的结局,而不是等待家长告诉结果。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孩子认字的兴趣,也培养了孩子利用工具去学习自己渴望知道的知识的思维方式。

当孩子认识的字慢慢多了以后,要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比如他对某个故事的结尾不满意,就要引导孩子写一个自己想要的结尾。不管他写得如何,家长必须鼓励,表扬他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孩子得到这样的赞赏,就会因为兴趣而去学习认字、写字。

其次,在孩子上学以后,不要陪孩子写作业,但是要督促孩子写作业。孩子写完的作业家长要检查,孩子不懂的地方家长要给孩子讲,而不是看到孩子写错了就责怪。这样写作业每次都能够得到好的成绩,孩子自然就会喜欢认真写作业了。

最后就是家长不要总是代劳孩子不会的问题,而是要启发孩子去思考,看孩子不会、不懂到底是因为缺乏什么能力。有时候是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问题,有时候是孩子的接受能力有问题,有时候是孩子的记忆能力有问题,有时候是孩子的观察能力有问题……家长先要弄清楚,然后针对这个能力多加训练和培养。

如前所述,我女儿小时候观察力很差,我就注重培养她的观察力。我买了很多培养观察力的书,比如两幅看似一样的画,但里面有几处地方是不同的,需要她找出来。这样练习了一段时间,出门的时候我会让她去观察路上的行人,谁穿什么衣服,谁是什么表情,然后我就用好玩儿的说法说出来,她听着很高兴,也会学着说。我说:“你回去后把你现在说的写出来,就是一个很好的人物描述了。这就是你仔细观察的结果。”

慢慢地她的观察能力就提高了,因此再也不发愁写作文,算数的纠错能力也增强了。成绩一提高,孩子的学习热情就会被激发出来。

想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家长要么是一个爱学习会学习人,可以传授给孩子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要么是一个可以激发孩子求知欲的人,让孩子自己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谈到现在的孩子难教育,很多人抱怨90后、后独生子女自私、怕吃苦、不爱学习、不敢承担责任,甚至用生二胎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不太同意给某代人贴标签,我觉得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教育的问题。很多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照样自私、怕吃苦、不爱学习、不敢承担责任。

我女儿就是独生子女,90后。因为考虑学校和家的距离问题,她从小在中国上的也是所谓的贵族学校。中国早期的贵族学校里,很多学生的家长都是富一代,知识层次差别很大。有很多家长不怕罚款,生了一大堆孩子,这些孩子自私、怕吃苦、喜欢攀比、不爱学习。但是我女儿从来不认为学习是件吃苦的事情,所以也谈不上怕吃苦;她也没有攀比的思想,一直是一个不爱打扮,热爱学习、热衷社会活动,懂礼貌、有修养,喜欢帮助同学,稍微有些内向,但内心不缺乏热情,心理非常阳光、健康的女孩子。现在她已经长成一个经济独立、精神独立,有理想、有抱负的职业女性。她工作第一年就被单位评为“优秀青年领导者”便能说明,90后是可以吃苦耐劳的,并不全是自私自利、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一代人。

还是那句话,孩子人生的起跑线是家长的思维,而不是重点学校、名牌补习班。如果家长还是认为学习就是吃苦受罪的事情,教育孩子是靠吼的,那么不管是90后,还是后,恐怕都会被培养成不爱学习的孩子。

启动孩子的内驱力,不单纯是为了让他拥有主动学习的动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面对自己的需求,思考如何靠自己努力而得到的思维方式。这样在工作的时候,他能用同样的思维方式去启动主动工作的内驱力,会很容易从工作中找到乐趣,而不会觉得工作是一种违背自己内心需要的行为。他会感受到工作给自己带来的精神快乐,会把战胜工作中的困难当作游戏中的各种关卡,一个一个去突破,为了闯到下一关而不断修炼自己的能力。

事业的成功和物质的丰厚不过是孩子享受工作过程中水到渠成的副产品。他工作的目标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每天活得快乐和充实。一个人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只有大于成功和挣钱,才有可能成功和挣到钱。把追求工作成就感当成是自己精神快乐来源的人才是真正具有内驱力的人。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内驱力是成就优秀孩子的关键:http://www.yulujidi.com/yuer/yingerhuli/8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