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生儿是否可以趴着睡觉】
培养新生儿良好的睡姿是保证新生儿睡眠质量的有效方法。仰卧位、侧卧位是普遍公认的睡姿。经过临床科研认证,俯卧位的睡姿对于促进新生儿尤其是新生儿的健康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是机体调节的需要,也是一种锻炼。但要注意避免将新生儿口鼻贴于床面而引起窒息。
【4.新生儿俯卧位睡觉的优点】
①研究显示,有呼吸疾病的新生儿在俯卧位平均吸氧浓度下降,而经皮氧饱和度及血氧分压升高,提示俯卧位能改善有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的氧合作用,减少吸氧浓度和吸氧时间,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②当新生儿处于俯卧位时,胸部和腹部运动协调性较好,膈肌运动受腹内容物影响较小,呼吸频率增高,潮气量增加。俯卧位是改善新生儿肺功能及防治呼吸暂停的适宜体位。③俯卧位可加快新生儿胃排空,减少胃食管反流,改善胃肠功能,减少腹胀,促进体重增长。俯卧位对患胃肠功能障碍的新生儿有体位治疗的作用。④与仰卧位比较,新生儿俯卧位时有更多的安静睡眠,安静睡眠可稳定呼吸,改善肺活量。 三、新生儿喂养相关问题与健康管理1.新生儿喂养不足①出生3天后,每24小时排尿少于6次,仍然排黑色、绿色或棕色的粪便。②出生后4天至4周,每日排便次数少于3~4次。③母乳喂养次数在24小时内少于8次,或者虽然喂养次数不少,但新生儿总是表现出不安。④虽然产妇的乳房能分泌母乳,但在新生儿吸吮时听不到吞咽的声音。⑤新生儿每日的体重增长少于15~30g,出生10天时,新生儿的体重仍不能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2.新生儿喂养不足的常见原因】 ①女性从少女时期就长期带文胸,有些脱落的文胸织物纤维会造成产妇乳房的乳管阻塞,使母乳不能顺畅流出。另外,产妇乳头的形状和凹凸程度也会影响到母乳喂养的效果。当然,也不排除妈妈自身乳汁分泌不足的原因,但这种情况所占的比例较低。②新生儿口腔发育异常,如新生儿有唇腭裂、舌系带过短等情况时,就可能造成新生儿吸吮无力,也会使新生儿喂养不足。③产妇母乳喂养的姿势和新生儿吸吮的姿势不正确,也容易造成新生儿喂养不足。 【3.乳房直接哺乳的新生儿对饥饱的感觉】 科学家对直接乳房式母乳喂养和奶瓶式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和产妇进行了调查,发现那些直接吸吮产妇乳房的新生儿,长到3~4岁时更容易判断出自己是否吃饱;而将母乳放进奶瓶进行喂养的新生儿这个时候仍对“饱”不敏感,这些使用奶瓶喂养的新生儿较容易出现体重指数较高、体重较重的情况。原因是产妇用奶瓶给新生儿喂母乳或配方乳时,往往关注的是新生儿吸吮了多少毫升,更多依赖奶瓶上的刻度而非新生儿的身体反应来判断新生儿是否吃饱;而用乳房直接哺乳,产妇更多的是通过新生儿停止进食、是否满足等自然生理表现来判断新生儿是否吃饱。这样新生儿就能发展自己内在的神经反应机制,对饱的生理信号做出灵敏的生理反应。 【4.暂时性哺乳期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 暂时性哺乳期危机是指本来乳汁分泌充足的产妇在产后2周、6周和3个月时自觉奶水突然减少,乳房无奶胀感,喂哺后半小时左右新生儿就哭着要吃,体重增加不明显。主要原因有产妇过于疲劳和紧张,每日吸吮时间不够,新生儿食量增加,母婴有一方生病及产妇月经恢复等。 【5.人工喂养时新生儿吃奶吸吮无力的原因】 人工喂养时新生儿吃奶吸吮无力的原因可能是奶嘴的孔开得太小或奶嘴孔阻塞。奶嘴孔开的适当的标准:奶瓶倒过来时,奶液在最初1~2秒内呈细流状喷出,然后开始一滴一滴流出。如果奶嘴孔大小适宜且新生儿连续吸吮,则应在20分钟左右进食结束。 【6.混合喂养时怎样保持母乳分泌】 为避免新生儿因吸吮奶瓶容易,而不愿意费力吸产妇的奶,建议采用"补授法",就是先喂完母乳后再补充配方乳,否则新生儿在吃了配方乳后,会因为没有饥饿感而不愿意再吸吮母乳,这样就会导致母乳分泌进一步减少。新生儿的频繁吸吮是促进乳汁分泌的最好办法,产妇要保证每日让新生儿吸吮乳房至少8次,而且尽量让新生儿吸空乳房,乳汁会随着新生儿吸吮的频率和量而变化。 【7.剖宫产是否会影响母乳分泌】 剖宫产后乳汁分泌不及自然分娩快,是因为产妇没有经历自然分娩的过程,体内的泌乳素短时间达不到迅速催乳的程度,与产后是否及时喝汤、喝水无关。想要加快乳汁的产出,新生儿的吸吮是最有效的办法。 【8.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特点】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体重都会有逐渐下降的过程,到第2~3天的体重常下降3%~9%。从出生后第4天开始,体重开始回升,到第10天左右恢复至出生体重。这种现象是生理性的,几乎每个新生儿体重都会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摄入少、排出多。排出包括经肺和皮肤蒸发的水分、大小便排出、胎脂的清除及吐出的羊水。但是如果体重下降过多,超过10%,或者恢复较晚,则必须寻找原因,看是否有奶量不足、稀便或感染性疾病的可能。产妇若自己查不到原因,则应到医院去检查。 【9.新生儿打嗝的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新生儿打嗝是正常的。其实新生儿在子宫里时就会打嗝了。胎儿打嗝是由于胎儿膈肌痉挛所致,它是胎儿呼吸功能发育早期阶段的一种呼吸运动。胎儿打嗝时,孕妇腹部出现局部的、阵发的规律性跳动,一般出现频率为每分钟15~30次,每次持续时间为3~15分钟,每日出现3~5次不等。胎儿打嗝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对于母婴并无不利影响,因而不需要特殊处理。当新生儿进食过快、奶的温度偏凉、吸入冷空气时,均会使自主神经受到刺激,从而使膈肌发生突然收缩,引起迅速吸气并发出“嗝”的一声,当有节律地发出此种声音时,就是所谓的新生儿打嗝了。新生儿打嗝多为自限性,多数很快会自行缓解。 【10.新生儿打嗝的处理】 ①将新生儿抱起,轻拍其背,排出胃内多余的气体。②用玩具逗引新生儿,或放一点轻柔的音乐,转移其注意力。③刺激新生儿足底,使其啼哭,可终止膈肌的突然收缩。一般新生儿发出哭声,打嗝就会停止。 注意不要用吓唬新生儿、按眼球、推囟门或拽舌头等这些传统的民间做法来抑制新生儿打嗝。没有证据显示上述任何一种做法有效,还有可能会使新生儿受伤。但如果新生儿打嗝非常频繁,特别是吐奶很多、咳嗽或者很烦躁,建议带其去医院检查,排除胃、食管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如病理性胃食管反流等。 四、新生儿皮肤肌肉相关问题与健康管理1.新生儿出现脱皮的原因脱皮是正常现象,并不是皮肤病,胎儿在母体时,皮肤浸泡在羊水中,出生后从浸润在羊水中的湿润环境转变为干燥环境,表皮会慢慢脱落,并形成新的皮肤组织,属于正常现象,产妇不用太担心。由于新生儿表皮与真皮之间组织不够紧密,腕关节、踝关节等皱襞处以及躯干处可见脱皮,此时要注意对新生儿皮肤的清洁护理,避免外来的感染和损伤。保持新生儿周围环境安全,避免新生儿碰到坚硬的物体引起皮肤破损。可以选择新生儿专用护肤品涂抹皮肤,保持新生儿皮肤湿润,防止皮肤出现小裂口,引起感染。注意不要撕掉新生儿的蜕皮,让它自然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