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我吧!我的宝宝今天两岁了,之前几个月他就已经穿训练裤,也会用小马桶了,但现在突然拒绝用它们。哪里出了问题?”当"控制权"成为一种重要的亲子问题时,大多数宝宝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些宝宝可能会出现得早一些(一岁生日之后),有些则会晚一些(两岁生日前后),有些会长一些,有些则会短一些。但“谁来掌握控制权"的问题总是会出现的。
争取控制权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宝宝拒绝穿你让他穿的衣服,而要穿完全不同的衣服;他会拒绝吃放在面前的食物,而要吃别的东西;他还会拒绝去厕所,而喜欢随地大小便。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争取控制权。yipinjiankang.com
有些父母试图防止如厕学习成为一个争夺控制权的问题,他们会等待,直到宝宝两岁了才开始学习——这样做有好处,它可以使宝宝学习的过程更流畅。但即使是这样,学习的阻力和反复也不可避免。无论它何时出现,都可以采用下列策略来克服对缓解便秘。有时候便秘会阻碍如厕学习的过程。和成人一样,宝宝便秘也可以通过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的摄取并增加锻炼来解决,同时还要舒缓心理压力。关于缓解便秘,参见第604页。
处理压力。有时候,宝宝拒绝如厕学习并不是为了争取控制权,而是为了表达不满——例如抗议父母对弟弟妹妹照顾太多,而忽略了他。减少这种不满会让如厕学习重回正轨。
释放压力。宝宝可能由于压力而拒绝进行如厕学习,所以试着释放这种压力。从现在开始,不要强制宝宝使用厕所。让宝宝用小马桶,但也不要强制他使用。与厕所有关的压力有时是尿频造成的。有些宝宝每小时需要尿三四次,而上厕所又很困难所以就会让宝宝感到压力。这种与频率有关的压力只会持续几周到几个月——但要向医生提及此事。当宝宝出现倒退时,你要避免摇头叹气,同时还要向宝宝表明:这没有什么大不了。尽管你对这种倒退感到很沮丧,但重要的是,你不能将这种感受传递给宝宝,无论是通过语言还是通过行为。
让宝宝的改变容易些。给宝宝穿上容易脱掉的衣服,以便在他决定去厕所时可以自己脱掉。
试着改变。有时,一些小小的变化会让宝宝摆脱马桶。如果他一直在使用独立式马桶椅,考虑买一个可以放在厕所马桶上的坐便训练椅,这样宝宝就会愿意上厕所了。去买训练椅的时候带上宝宝,让他自己来挑选款式和颜色。有些训练椅上可能带有小梯子(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爬上大马桶可不容易);或者你也可以给他垫一张小凳子。
让宝宝负责。和宝宝进行有关厕所的斗争,你是不会赢的——所以要让宝宝自己来负责。关于如何让宝宝负责,参见第558页。
在其他方面给宝宝提供更多的控制权。宝宝需要肯定自己,所以给他一些机会,让他可以控制一些东西(例如穿什么、和谁玩、中午吃什么,等等),这样他就不会反对你让他上厕所了。
不要骂宝宝。如果你因为宝宝偶尔不愿用厕所而骂他,那他可能就更不愿去做这件事了。忽略这一点,并表扬他其他的进步。("你可以自己穿鞋了?这真是太棒了!")顺其自然。每个人早晚都会使用厕所,就像西方谚语所说:"没人会穿着尿布上街。"宝宝早点学会上厕所,父母可以少洗些尿布,但是晚点(3岁以后)也可以。如厕学习和智力、学习成绩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晚些学会上厕所的宝宝同样可能比早些学会的宝宝更聪明、更阳光。既然你的宝宝已经学会用小马桶。那么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他准备好时,他可能还会使用。有关如厕的更多内容,参见第19章。
【害怕医生】
"最近两次去看医生时,我们不得不将儿子拽入诊室,因为他似乎很害怕。"婴儿期的经历一般不会留下持久的记忆,所以每次去看医生对宝宝来说都是一次新的体验。但现在不一样了,宝宝可能会记得上次看医生时,医生拿着小棒棒探探咽喉、按按身体——偶尔还会带来疼痛感,所以宝宝会认为这一次也是这样。
同情并认识到宝宝感受的合理性是帮他克服这种恐惧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接下来可以试试这么做:和宝宝谈谈医生和医院。宝宝对医生和诊室了解得越多,在面对医生时恐慌就越少。去图书馆,借一本通俗易懂且有关宝宝看医生的书,读给宝宝听,并添加一些安慰的注解——尽量不要太复杂、太专业。偶尔跟宝宝聊聊医生,说说医生是如何好,讲讲诊室里的趣闻,并告诉宝宝医生怎么让他不生病。最重要的是让宝宝知道,医生是个好人,他的工作是让宝宝健康,而且医生的诊室也是一个安全的地方。
让宝宝扮演医生。给宝宝买个玩具医生药箱,并鼓励他给你、哥哥姐姐、动物标本或自己看看病。向他展示各种仪器,以及如何用它们来检查耳朵、喉咙,如何听心跳、量血压。知道会发生什么可以帮助宝宝在检查时感到自己有控制权,而不是一个无助的受害者。让宝宝带着这个药箱玩具去看医生,在等待的时候,可以让他玩玩。在进入诊室时,先和医生商量一下,在检查前先让宝宝检查一下医生的心脏。
不要做出任何你不能保证的承诺。确保医生检查不会伤害宝宝,仍然会让宝宝疑心重重——当你流连于商场或访问朋友时,你也是这么保证的,但还是让宝宝感到了离别的焦虑。只需向宝宝说“可能会有些疼”就行了,宝宝会更乐于接受。如果你说"不疼",而检查时真的很疼(即使是很轻微的疼痛),那么在你下次保证的时候,宝宝就不愿相信你了。
不要去吓唬宝宝。"你最好乖乖吃药,否则病好不了,我还得带你去看医生。"很多父母可能都会这么说,但这会让宝宝认为去看医生等同于惩罚。
安排好时间。如果可以,避开宝宝午睡、用餐或爱发脾气的时候,以及医院人很多的时候,也不要选择在医生不太有时间或耐心去应付难处理病人的时候去看医生。
给宝宝一些承诺。在看完医生之后,给宝宝一些东西(一杯酸奶,或是去游乐园玩玩,或是去朋友家玩玩),这可以让宝宝在检查时想一些高兴的事情。无论宝宝在这次检查中表现如何,都要遵守你给宝宝的承诺;如果不遵守,他就不会再配合你了,甚至会在下一次检查时反抗。在看医生后,进行一些例行活动(例如每次看完医生后都去游乐园玩玩),这样宝宝至少会把一些开心的事与看医生联系到一起。
专注于舒适性。在宝宝需要时让他舒适些。这不能算是溺爱,所以尽可能让他感到舒适些。鼓励宝宝去检查时带上喜欢的玩偶,带上他喜欢的毛毯垫在检查台上。(如果时间允许,医生会愿意先检查一下玩偶的眼睛、鼻子和耳朵,然后再检查宝宝的。如果你认为宝宝坐在你的腿上会更好些,那就让他坐着——至少在检查时坐着。如果宝宝哭了,不要骂他。让他知道可以哭,但是在医生问他问题或检查时,他必须乖乖坐着。
检查一下自己的焦虑。担心和焦虑也会传染。先自检一下,你是否也怕看医生呢?在看医生时,你要表现出放松和自信,有助于宝宝克服这种担心。在准备去看医生时,大声地和宝宝说"现在去看看琼斯医生了",而不要说“你现在必须看医生”或"我想我们该去看医生了"。看医生时,应展示你的勇气。医生会用听诊器来听宝宝的心跳,用耳镜来检查宝宝的耳朵。当注射器针头出现时,不要闭上你的(和宝宝的)眼睛。
不要对宝宝的不当行为太焦虑。医生不会在意——他们见得太多了。
如果你的宝宝曾经历过严重的健康问题(出生体重轻、慢性疾病、手术等),你一定比大多数父母都焦虑,这时你需要更努力来掩盖自己的感情。
准备好看医生。好的医生会放慢检查速度,让宝宝在检查前可以看看各种仪器,这通常会缓解宝宝的焦虑。可以和医生或护士讨论一下宝宝的担心,以及如何减少他的担心。如果医生没想办法减少这种担心,或是对宝宝不太友好,考虑换个医生。
要在候诊室里等待。一些儿科的候诊室里有玩具、书籍和攀爬器械,如果在这里等待而不是在无菌检查室,那么大部分宝宝不会那么担心。如果可以,和护士说一声,让她在最后一分钟再通知你。如果不可以,问问是否可以带玩具到诊室。如果不可以,那就带一些到候诊室过道里给宝宝玩,或是放一些在你的包里,让宝宝可以随时玩玩。如果需要脱衣服,问问是否可以等医生来了再脱——脱衣服会让宝宝更加脆弱。
不要吝啬表扬。如果宝宝合作时,给予一些表扬,即使是最简单的减少疼痛现在,可以用几种新型麻醉剂来大大减少注射或免疫接种的疼痛。在下次免疫接种时,问问医生是否可以使用恩纳(EMLA),这是一种止疼麻醉药膏,必须在注射前1小时使用才能有效,所以你要提前从药房买好这种药膏,然后算好时间提前抹好。也有速效的麻醉剂,ELA-Max,只需30分钟就可以生效。和许多其他药物一样,恩纳也可能有一些副作用,包括轻微的皮肤发红,保水造成的浮肿,皮肤对温度敏感性的变化,以及瘙痒和皮疹。有过药物过敏经历的人不能使用这种药,尤其是对利多卡因和/或丙胺卡因过敏。同时要注意,这种药膏很贵,虽然可以减轻疼痛,但是研究表明,它并不能减少宝宝对注射的恐惧。不过在宝宝要接受多次抽血化验、注射时,这种药膏就很有用了。
对于知道“吹一吹就不疼”的宝宝,打完针吹一下,也能让宝宝觉得没那么疼。
表扬也好("宝宝一点都没哭")。但如果宝宝踢来踢去,脸色发白,也不要批评他。不要小看他的担心,而要同情他(“我知道这样你不高兴,但是检查非常重要,每个人都必须接受检查”)。对于一些宝宝来说,在医生做检查时,需要极大的努力才能保持冷静。在检查之后,告诉宝宝他有多棒,举一两个例子说明宝宝真的很棒,这会帮助宝宝下次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