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可能在没有任何人意识到的情况下患上肝炎,因为大多数感染肝炎病毒的孩子都几乎没有任何除了黄疸之外,乙肝患儿可能还会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及精神萎靡(没有精力或感到生病的乏力感)等症状,但一般很少发热。丙肝患儿并不总是表现出症状。
你如果怀疑孩子出现了黄疸,请带孩子就医。儿科医生会为孩子做一次抽血化验,看看问题是由肝炎引起的,还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任何时候,只要孩子呕吐和/或腹痛几小时以上,或者持续几天食欲下降、恶心或精神萎靡,或者出现黄疸,你就应该联系医生,因为这些症状提示孩子可能患了肝炎。
【治疗】 大多数情况下,肝炎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和对抗大多数病毒性感染一样,人体的自我防御机制往往可以战胜肝炎病毒。如果孩子已经患了肝炎,你就无须严格限制孩子的运动和饮食,但需要根据孩子的食欲和精力水平来调整他的生活。医生可能会建议你避免给孩子服用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及其他非甾体消炎药),但是只要不是患活动性肝炎的患儿,慢性肝病患儿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另外,长期服用特定药物以治疗慢性疾病的孩子需要让医生重新评估所服药物的剂量,以防所服药物的代谢对肝脏产生副作用。 一些药物可以用来治疗乙肝和丙肝。如果孩子的肝炎已经发展为慢性肝炎,儿科医生可能会推荐小儿消化科医生或传染科医生来帮你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 大多数肝炎患儿都不需要住院。然而,如果食欲下降或呕吐已经影响到孩子摄入液体,并有引起脱水的风险,儿科医生就可能建议孩子住院。如果孩子出现严重的无精打采、反应迟钝、精神错乱等问题,就说明病情加重了,孩子可能需要住院。 一般来说,甲肝很少迁延为慢性肝炎。而在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中,婴儿的乙肝发病率高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年人。如果新生儿在出生时从母体感染了乙肝病毒,而且在出生后没有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病情就很可能迁延为慢性肝炎。患慢性乙肝的儿童需要接受监测和药物治疗以降低肝功能受损以及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风险。 【预防】 所有儿童在出生时都应该接种乙肝疫苗,出生后1~2个月内应接种第二针疫苗。建议所有1~2岁的儿童以及稍大一些却没有接种的儿童和青少年都接种2针甲肝疫苗。另外,大多数国际旅游者、从事高风险职业的成年人和慢性肝病患者都应该接种甲肝疫苗。 准备食物前和饭前便后洗手,是预防肝炎的最重要措施。父母应该尽可能地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培养他勤洗手的习惯。如果将孩子送到托儿所或幼儿园,父母还应该注意一下那里的工作人员是否做到给孩子换尿布之后以及给孩子喂食之前洗手。 【你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可能】 【腹股沟疝】 接触到活动性肝炎患者,就应该立即向儿科医生咨询,他会帮你判断孩子是否处于高风险状态。如果孩子可能已经被传染了,那么医生会建议采取感染后的应对措施,根据潜在的感染类型为孩子注射一针丙种球蛋白或者肝炎疫苗。 你如果要带孩子去国外旅行,应先查明目标国的肝炎传染情况。你和你的家人如果尚未接种甲肝和乙肝疫苗,请考虑接种。 【腹股沟疝】 如果你发现孩子腹股沟区出现一个小包块或隆起,或者阴囊变大,那么他可能患了腹股沟疝。这种疾病的发病率约为5%,而且一般见于男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孩子下腹部的腹膜有一个裂口,肠道在腹腔压力的作用下可以从这个裂口向外膨出。腹股沟疝可能与另一种良性疾病——交通性鞘膜积液(见下页)相混淆。 男性胎儿的睾丸是在其腹腔里发育的,然后逐渐沿着一根管道(腹股沟管)下降。接近出生时,睾丸可下降到阴囊里。当睾丸下降的时候,腹壁内膜(即腹膜)就会被下降的睾丸向下牵拉,并形成一个连接腹腔和睾丸的囊性结构。通常,这个连接结构在孩子出生前或出生后不久会闭合。如果这个过程出了问题,不能正常地形成上述的囊性结构,而留下一个裂口,孩子出生后其肠道就有可能在腹腔压力的作用下从这个裂口突出到腹股沟或阴囊里。 大多数腹股沟疝通常不会引起孩子的任何不适,往往是父母或儿科医生观察到孩子腹股沟区或阴囊中有肿块才发现的。虽然腹股沟疝必须治疗,但它并不是一种急症。尽管如此,一旦发现,你就应该将情况告知医生,他有可能指导你让孩子躺下并抬起双腿。有时候这个体位可以让肿块消失。不过,医生一般都会尽快针对该情况对孩子进行体检。 很少见的情况是,肠道从裂口突出后被卡住,导致这部分肠道肿胀、疼痛(如果用手摸膨出的区域,孩子会有触痛感)。同时,患儿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这种情疝阴囊对男孩来说,通往阴囊的部位出现了裂口,就会使腹腔内容物向阴囊内突出。对女孩来说,腹股沟疝仅仅表现为腹股沟区可见的肿块或隆起。 况叫作“嵌顿疝”,需要紧急接受手术治疗。你如果怀疑自己的孩子有嵌顿疝的可能,应立即带孩子就医。 【治疗】 脱出的肠道即使没有被卡住,也应该进行手术修复。由于腹部两侧都存在缺损的情况非常常见,医生在手术时可能会检查患儿腹部的另一侧是否存在缺损。 如果孩子疝区疼痛,就提示有可能发生了嵌顿疝。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立即带孩子就医。医生有可能采用手法复位的方式将突出的肠道还纳。即使这种手法复位成功了,孩子依然需要后续的手术来修补形成疝的裂口。如果手法复位不成功,孩子就需要立即进行外科手术,防止嵌顿的肠道不可逆地坏死。 【交通性鞘膜积液】 如果腹腔和阴囊之间的结构没有正确而完全地闭合,腹腔内的液体就可以进出睾丸周围的囊,引起或多或少的液体聚集,这就是交通性鞘膜积液。许多新生男婴患有这种疾病,然而,它可以在不经任何治疗的情况下在1年内自愈。虽然它主要高发于新生儿,但年龄稍大的孩子也有一定的概率出现这个问题,有时还伴有疝。 如果孩子出现了交通性鞘膜积液,他可能没有任何不适,但父母(或孩子本人)有可能发现其阴囊一侧肿胀。出现交通性鞘膜积液的男婴或小男孩的阴囊肿胀可能在他活动或哭闹的时候加重,在躺下或休息的时候减轻。有时候父母无法观察到肿胀的轻重变化。为了确诊,儿科医生会给孩子做透光试验:用一营养吸收障碍束光照射孩子的阴囊,看看睾丸旁边是否充满了液体。如果肿胀严重,或阴囊摸上去较硬,医生则有可能给孩子安排一次超声检查。 如果孩子从出生就出现了交通性鞘膜积液,医生就会在每次常规体检的时候格外注意这方面的检查,直到孩子满1岁。到这个时候,孩子的阴囊和附近区域应该不再有不适感了。然而,如果孩子的这个部位似乎还有触痛感,或者存在难以描述的不适感,伴有恶心和呕吐,父母就应立即带他就医,这可能提示有嵌顿疝(见第544页)。如果的确是肠道被嵌顿了,孩子就需要接受紧急手术治疗。手术一方面可以释放被嵌顿的肠道,另一方面可以修补腹腔和阴囊之间的裂口。 如果鞘膜积液持续存在1年以上,没有引起疼痛,医生也会建议精索睾丸鞘膜积液孩子进行手术。这样做的一个目的是消除阴囊内所积聚的液体,另一个目的也是修补腹腔和阴囊之间的裂口。 【营养吸收障碍】 有时候,一个饮食均衡的孩子也有可能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孩子有营养吸收障碍,也就是机体无法将消化系统内的营养物质吸收到血液中。 正常情况下,食物的营养成分会在消化过程中被分解为很多小分子,它们会穿过肠道内壁到达血液,血液再将它们运输到人体的各个细胞中。如果肠道内壁因感染(来自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或免疫功能紊乱(如乳糜泻或炎症性肠病)受损,营养成分就不能穿过肠道内壁进入血液。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孩子从饮食中获得的营养就不能被身体利用,而只能随大便排出体外。 通常,营养吸收障碍发生在孩子患了严重的胃肠道病毒感染时,往往只持续1~2天。因为肠道内壁在没有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可以很快自愈,所以营养吸收障碍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营养吸收障碍不值得我们担心。然而,如果孩子出现了下述症状和体征中的2种或更多,就意味着病情可能发展成慢性营养吸收障碍,父母需要带孩子就医。 【症状和体征】 慢性营养吸收障碍可能表现出的症状和体征包括以下几种。 ■持续性腹痛并伴有呕吐。 ■大便稀并且带有酸臭味,排便频率高,排便量增多。 ■易感染。 ■因脂肪和肌肉减少而体重减轻。 ■身体容易出现瘀斑。 ■易骨折。 ■皮肤干燥、有鳞屑。 ■性格改变。 【■体重和身高增长缓慢(甚至】 好几个月都观察不到生长迹象)。 【治疗】 当孩子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时,营养吸收障碍很可能只是原因之一。原因还可能是孩子的饮食搭配不当,或者孩子存在消化问题,身体无法正常消化食物。另外,孩子还有可能存在别的一些问题。在实施治疗前,儿科医生必须弄清楚真正的病因。为了做出诊断,医生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请家长列出一张清单,了解孩子吃了什么。 ■采集孩子的大便来做化验分析。健康的人每天的大便中都有少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但如果大便中的脂肪含量过高,就提示孩子存在营养吸收障碍。 ■通过从孩子的皮肤上采集一些汗液,可以检查出孩子是否患有囊性纤维化(见第623页)。如果患了囊性纤维化,机体就会缺少一些消化酶。 ■在某些病例中,儿科医生可能需要小儿消化科医生为孩子取一块肠道内壁组织来进行活检。医生会在显微镜下仔细检查这块组织,看看是否有感染、发炎或者其他损伤的征兆。 一般来说,这些检查会在治疗开始前就全部做完。不过,一些重症患儿可能会先住院,在诊断阶段呕吐接受特殊喂养。 医生一旦确诊孩子存在营养吸收障碍,就会进一步明确引起该疾病的具体原因。如果根本病因是感染,治疗方案就有可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果病因是肠道运动过于活跃,医生就会开相应的药物以保证肠道有足够的时间来吸收营养。 有时候,营养吸收障碍没有明确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需要改变饮食,吃易耐受和易吸收的食物或特殊的营养配方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