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迷雾”说:“作为管理者,我在处理客户投诉方面一直做得不理想,不知在这方面您有没有好的经验可以分享?”
李元芳说:“您在这方面的主要困惑是什么?”
“心如迷雾”说:“我今年一共处理了四起客户投诉,但没有一起最终是让客户满意的。客户不是不满意我接收他们的投诉,就是不满意我处理他们的投诉。所以我想问问您,如何接收和处理客户投诉,才能让客户既满意我对他们投诉的接收和处理过程,又满意我对他们投诉的处理结果?”
李元芳说:“我曾经也有您这样的经历。有时客户不满意我接收他们投诉时的表现,有时客户不满意我处理他们投诉的过程和结果。后来,我把我处理过的客户投诉的案例全部拿出来,对接收过程、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发现是因为我没有一套科学的接收和处理客户投诉的流程和方法,所以出现了客户有时满意有时不满意的情况。”
“心如迷雾”说:“您后来是怎么做的?”yipinjiankang.com
李元芳说:“我后来开发了一个接收和处理客户投诉的流程。”
“心如迷雾”问道:“您采用这个接收和处理客户投诉的流程之后,效果怎样?”
李元芳说:“开始效果并不明显,后来通过逐步改进,最近九个月采用这个流程处理的客户投诉,客户都非常满意。”
“心如迷雾”心中大喜,说:“您的这个接收和处理客户投诉的流程,能给我讲讲吗?”
李元芳说:“我把这个流程的主要内容给您讲讲吧,供您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参考。”
“心如迷雾”给李元芳发了一个“握手”的表情符号表示感谢。
李元芳整理的“接收和处理客户投诉的流程是这样的(如2所示)。
2 接收和处理客户投诉流程
接收和处理客户投诉流程一共包括九个步骤。
第一步 倾听客户的投诉事项和内容:耐心和仔细地倾听客户投诉的具体事项和内容。
第二步 复述并确认客户的投诉事项和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客户投诉的事项和内容,并与客户确认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第三步 真诚道歉:对由此给客户带来的问题或不便真诚地道歉。
第四步 认同客户的感受:移情,认同客户的感受。
第五步 承诺改进:承诺我们将采取什么行动,以及在什么时候纠正错误或偏差。
第六步 真诚感谢:真诚感谢客户提出这些需要我们以后注意和改进的问题。
第七步 按承诺实施改进:严格按第五步给出的承诺不折不扣地落实。
第八步 与客户确认改进效果:与客户确认客户投诉的事项是否已经处理妥当,否则继续进行改进。
第九步 再次致歉和道谢:客户对处理结果满意后,需要再次表示歉意和谢意。
李元芳说:“在接收和处理客户投诉的流程中,前六个步骤可以保证我们接收客户投诉时让客户满意,后三个步骤可以保证客户对他们的投诉被处理的过程和结果满意。”
“心如迷雾”看完“追求进步”发过来的接收和处理客户投诉的流程和对流程的描述之后,说:“我以前在接收和处理客户投诉时,确实没有什么套路,以后我试着这样做,有问题再向您请教,谢谢您。”
* * *
结束了和“心如迷雾”的交谈之后,李元芳想:客户投诉虽然在管理活动中出现得不是很多,但如果不能正确接收和处理客户投诉,对管理者本人及其所管理的部门乃至整个公司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让有这方面困惑的管理者受益,李元芳结合“心如迷雾”提出的问题和自己之前的经验,写了一篇博文,博文的标题是《这样接收和处理客户投诉》,博文的最后一段是这样的。
为数不少的管理者不怎么重视客户投诉,原因是认为客户往往喜欢“小题大做”。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不管我们认为客户的投诉是“小题大做”,还是“无事生非”,都需要认真对待和处理,因为客户的投诉是我们改进工作的机会。同时,我们只有处理好客户的投诉,客户才会对我们更加信赖、更有信心,才会对我们不离不弃,才会长期支持我们。本博文中提到的“接收和处理客户投诉的流程”,希望能让大家受益。
总结是成功之父
时间在两种情况下过得最快:一是工作的时候,一是谈恋爱的时候。不知不觉到了2012年年底,又是一年中回顾和总结的时候了。2012年,除了12月21日那天李元芳心里比较忐忑之外,其他的日子好像都差不多。
静夜,李元芳坐在书桌旁,这三年管理生涯的点点滴滴,一幕幕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李元芳感觉这三年来经历的东西不少,自己也成长了不少,特别是最近一年担任部门经理一职,更加深了自己对管理工作的领悟。
李元芳感觉2012年自己最大的收获来自几乎每天都要做的积累和总结。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李元芳从自己的经验中得出一个新的结论,那就是“总结是成功之父”。
一年来,李元芳的博文已达200多篇,博客的总访问量突破50万人次。李元芳感觉,从这些博文中受益最大的,并不是看博客的人,而是写博客的人——李元芳自己。
通过将自己的工作总结并整理成博文,李元芳整理了自己的思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得到了新的智慧,找到了进步的方向。所以,李元芳认为,用“总结是成功之父”来形容总结的好处,一点都不为过。
经过三年的管理实践,李元芳除了平时通过写博文做总结之外,还重点从如下五个方面进行了认真总结。
第一,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确实存在比较大的差别,这个差别不仅表现在工作内容不同上,还表现在工作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明显不同上。
作为成功从技术走向管理的职场人士,李元芳把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一般特质上的区别整理了一下(如表9所示)。
表9 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般特质对比
第二,作为中层管理者,要做到有效管理,需要实践“三十字方针”。
•(对下属的工作)把关而不设关;
•(对下属的工作)指导而不主导;
•(对下属的失误)包容而不纵容;
•(使用自己的职权)到位而不越位;
•(使用自己的职权)授权而不弃权。
第三,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层管理者,需要具备如下八个特质。
•诚实守信:因为诚信,所以简单。诚信是人际关系的基石。
•阳光心态:激励和感染他人,形成高绩效团队。
•专家能力:指引方向和正确决策,让下属有信心追随。
•关爱下属:“爱出者爱返”,人心的力量胜过千军万马。
•律己宽人:己身正,不令而行。宽容他人是最伟大的智慧。
•懂得分享:分享成功,能将成功放大;分享失败,能让失败消失。
•不断学习:让自己的思想、理念和才干保鲜,让自己从优秀一步一步走向卓越。
•坚持到底:“渠成”才能“水到”,美丽的风景总在路的尽头。想把管理工作做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实践。
第四,要想把团队建设好,需要把握八条原则。
•尊重每一个团队成员。
•耐心倾听团队成员的心声。
•不要当众批评下属。
•真诚听取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建议。
•在团队中提倡合作和信息共享。
•善于了解团队成员的做事风格及他们的优缺点。
•以团队成员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表扬。
•以积极的方式对下属提供指导。
第五,管理者要想处理好人际沟通方面的问题,需要具备“五心”。
•喜悦心:生活是美好的,与人沟通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包容心:海纳白川,有容乃大。包容别人,就是给自己机会。
•同理心:凡事换位思考。事出总有因,换一个角度,海阔天空。
•赞美心:善于和乐于发现对方的优点并给予肯定或表扬。
•爱心:爱人者,人爱之。
李元芳默默地对自己说:总结真是一个好工具,也是一个好习惯,这个好习惯我一定要坚持下去。
————————————————————
(1) 在实际应用时,需要针对不同岗位的不同绩效考核办法,分别编制“绩效考核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