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活得是自在的,她说: “我认定了生活本身原质是矛盾的,我只要生活;体验到极端的愉快,灵质的,透明的,美丽的近于神话理想的快活。” “我的主义是要生活,没有情感的生活简直是死,生活必须体验丰富的情感,把自己变成丰富,宽大能优容,能了解,能同情种种‘人性'。"这其实就是林徽因在纯美与现实之间的一种平衡。
做一个精神自由的人,内心永远不要屈服于世俗有研究者这样描述林徽因和她的生活: “她从来没有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事情上,也没有因为需要抚养儿女、支持丈夫、操持家务就放弃自己的专业和追求;也从没有忘记过自己心灵的追求;也没有屈服于社会、他人的舆论而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
她在做好一个妻子和母亲等角色的同时,从没有放弃对心灵的追求,她永远生活在自己定义的状态里,从不见风使舵,从不违背自己的处世原则。
经万千繁华,归山花宁静文学上的林徽因,传递着一颗自由的心,而在现实中,她也难免要承受生活带来的苦痛。诸多家庭事务使她“精疲力竭”,但她仍觉得自己“实际上是一个快乐和幸福的人”,乐观得让人心生佩服之感。
林徽因在散文《窗子以外》中写道:“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是火车的窗子,汽车的窗子,就是客栈逆旅的窗子,再不然就是你自己无形中习惯的窗子,把你搁在里面。”林徽因笔下的“窗子”,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围城”。yipinjiankang.com
任何人的生命中都有这样一个“窗子”,它对人生是一种限制和束缚,它在现实生活中为人们划定了有限的空间,也在精神上规划了一个领地,这个领地有时候就像一座监狱,它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一个人对纯美世界的向往和追求。而林徽因,虽然和许多人一样,生活在窗内,却同时又向往着窗外世界的自由,她更渴望自己生活在窗外。
文学上的林徽因,传递着一颗自由的心,而在现实生活中,她也难免要承受苦痛,在给好友费慰梅的一封信中,她说: “晚上就寝的时候我已精疲力竭,差不多希望我自己死掉或者根本没有降生在这样一个家庭,虽然我知道我实际上是一个快乐和幸福的人。"虽然被家庭等诸多事务缠身,已致“精疲力竭”,但她“实际上是一个快乐和幸福的人",因为她在精神上还是自由的。
林徽因有足够的理由放弃或者暂时放弃事业上的追求,从而让自己活得轻松一些,只是她不想放弃事业,她既追求自我实现又不得不忙碌于现实的无奈中。她当然无法做到不食人间烟火,更不可能超越她的时代和现实生活,所以必然会有烦恼和遗憾。
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不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是自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