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思想家王夫之先生“六然”养心诀,恰是拥有快乐的秘诀。
⊙一、“自处超然”。自处时超逸洒脱。这是人生的一种至高境界。
⊙自处难,难在抵不住孤独;超然更难,难在不会享受孤独。要能够消除寂寞,享受孤独,关键就是你必须欣赏自己,能够和自己快乐地和平相处。只有学会享受孤独,才能真正在自处中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让心灵充分舒展,做到超逸洒脱,乐由心生。
⊙二、“处人蔼然”。待人和气、和善、和蔼,让人感到可亲可近。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人品、气质,是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基本准则。
⊙尽管简单,但并非人人都能做到。现实生活中,有人总是盛气凌人,心高气傲,让人难以接近;也有人总是冷漠无情,心灰脸寒,让人无法接受。只有心存善良、心平气和、心胸宽阔之人,方能做到蔼然处人、坦诚待人、平易近人。
⊙三、“无事澄然”。没事做时,心中与有事做时不仅一样踏实,而且更加清静怡然。这是修身养性的一条基本途径。卡耐基先生说:“为了工作而工作,对我们是有害的,会使我们变得不健全,无法享受美好的人生。”整日忙忙碌碌,生活很充实,但也不乏疲惫;无事可做,却是一种极好的身心调整过程与休闲方式。坦然地面对无事的生活,在有风或无风的日子里,做到不急不躁,不气不馁,不杞人忧天,更不惹是生非,就能始终坚守宁静安然、清朗明净的心灵阵地。yipinjiankang.com
⊙四、“处事断然”。处理事情干练利索,果断坚决,当断则断,不优柔寡断,不拖泥带水。这是一个人良好心态的具体体现,断然处事的风格,源自一个人良好的心态和气质;而处事断然,又有利于人们始终保持富有激情和乐观向上的生存心态。
⊙五、“得意淡然”。当生活、事业、爱情等方面取得成功或收获时,也就是春风得意、心想事成时,不要忘乎所以.不要太高兴,要把这一切看得淡一些,不做功利主义的奴隶。这是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人品修养。要做到得意淡然,必须学会满足,只有知足才能常乐。
⊙六、“失意泰然”。当你遇到挫折或失败时,仍然保持败不馁、气不泄的平和心态和大将风度。这是完美人生的绝妙之笔。要做到失意泰然,必须心胸宽广,豁达大度,能放得开、抛得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迎接否极泰来的时刻。
⊙王夫之的“六然”养心诀,归根结底就是“一然”,那就是回归“自然”。保持平常人的心态,努力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刻,全身心地投入每一件事情中,深刻地体会生活中的各种感受,你就会有发自内心的快乐。
【白居易养生之道】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当时的医学水平和卫生条件下,竞享有75岁的高寿是极不容易的,故后人称白居易为修性养生的楷模。
⊙白居易生逢乱世,命运坎坷。青年时代,因家境贫困而长期流浪。
⊙步入仕途后,又因得罪权贵而数度遭贬,以致年方四十就发白齿落,未老先衰。但是他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始终保持淡泊名利与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欣赏到许多关于保健养生的经验,其中不乏可资参考、借鉴的精警之言,读来饶有兴味。
⊙衰老是生物的自然规律,谁也不能例外,老年病接踵而来,视力下降,这对一位诗人来说,该是多么痛苦的事。可是白居易面对现实,设法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静心修养,以获取精神上的补偿。他在《眼暗》一诗中写道:“……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长疑镜未磨。千药万药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这是何等豁达的心胸,一般人是难以做到的,人往住在逆境中难以解脱自己,精神上的折磨对人摧残最大,白居易善于让自己的思维从困境中走出来,同样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
⊙白居易能用哲学的观念去认识老年,分析老年,正确地对待老年,他认为人生是个很自然的过程,不要为生生死死所羁绊,应坦然处之。
⊙他在《逸老》一诗中写道:“白日浸浸下,青天高浩浩。人生在其中,适时即为好。”他的观点是自然规律应该自觉顺应。他还将一生中的少壮与衰老,比作一天中的劳与逸,人累了就必须休息,把休息也当成一种享受,衰老既然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注意保养才是,正如他在诗中写的“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顺之多吉寿,违之多凶天”。
⊙白居易的精神养生法给世人许多启迪。人的精神状态与健康关系极大,知足则乐,不知足则不能全生,并且招致疾患灾祸,这种观念毋庸置疑。他被贬杭州后,虽然失意于官场,却寄情于山水,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并轻松吟出“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闲心对定水,清静两无尘。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纶巾。兴尽下山去,知我是何人”的千古绝唱。
⊙在那湛蓝清澈的山水之间,他的心就像是悠然飘浮的白云,闲情雅兴之中,看着晶莹碧纯的泉水,自己也觉得心静如水、超然脱俗了。诗人陶醉在这迷人的景色中是多么怡然自得,诗人保持着这种富有朝气的生活方式,足以垂范后世。
【叶天士养生之道】
清代名医叶天士对防治衰老和治疗老年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所著的《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了老年病案300余例,可以说叶天士又是一位老年医学专家。叶天士养生防老的“颐养功夫”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节饮食。他常常对人们讲:“老年饮食当薄味静调”,“力戒酒肉厚味”。因为“饮酒聚湿,太阴脾阳受伤”。痰湿堆积体内,人就变成个大胖子,所以说“胖人多痰”。肥胖人最容易患“痰火”“中风”一类疾病。他还主张“戒烟”,认为“吸烟上热助壅”,容易引起老年咳嗽、气喘之病。
⊙二、适寒湿。叶天士发现每当气候变化的时候,就诊的老年人就多了起来,深感《内经》五运六气所论述的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有道理,于是他告诉人们:“顺天之气,是老年调理之法。”时时提醒要“加意于寒暄保摄”,而且不要等到气候变化之时,须在气候变化之前就“预宜特护”。特别对于“暴热暴寒”的天气,更要注意。
⊙三、戒嗔怒。叶天士在临床上看到很多病是由“内伤七情”的精神因素引起的,或是由于忧郁、嗔怒加重了病情。所以,他遇到这类病人,总是规劝“务宜怡悦开怀”“戒嗔怒”,并明确指出“药物不能令其欢悦”,“唯怡悦开爽”,病才容易痊愈。即使是无病的老人,也强调“有年最宜开怀”。
⊙四、防劳累。在叶天士医案中,“劳倦内伤”的病例占有相当比重。他亲眼看到“老年积劳内伤”而成噎膈症(食道癌)的;也看到劳累过度而吐血的。因而主张“节劳”。节劳,就是防止过度劳累,正如《内经》所说“形劳而不倦”。古人创造的防老保健延年益寿的体操、拳术,如五禽戏、太极拳等等,动而不疲、劳而不倦的锻炼方法对老人是很适宜的。
【吕洞宾养生之道】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吕洞宾,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唐代河中府(今山西永济人)。吕洞宾两次考进士不第,后遇到钟离权(道教高人,八仙之一)授予丹道,是道家内丹功的奠基人。
⊙他写过多篇养生诗,《全唐诗》中载有吕岩诗五卷。这些养生诗文字通俗、易于理解,且有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今山西芮城的永乐宫,就是元代人给他建造的大纯阳万寿官。其养生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修心养生。“有人问我修行法,只种心田养此身!”种心田即加强思想修养,养德才能养生。一个思想境界高尚的人,不动邪念、歪念,不做恶事、坏事,精神上是坦然的,心胸也是舒畅的。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健康十项标准,包括体魄健全、心理健全和良好的处世态度三大方面。当代人养生只注重躯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其实心因性养生比身因性养生更有重要意义。“种好心田便是人生福田”,古代的养生家注意从思想、精神、意识上人手,十分确切。
⊙我国著名的医学家曾昭耆教授在《善待生命》一书中说:“当前导致疾病发生的诸因素中,心理行为因素已居主要地位!”可见心情的作用,吕洞宾在养生诗中首先注意到了这一点。
⊙二、强调自身。“忠孝义慈行方便,不需求我自然真。”养生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是一门体行性学问。假如只停留于“口头”的层次上,是收不到效果的,吕洞宾强调努力实践才能强身,是针对人类普遍存在的“懒”性开出的好处方。
⊙三、修炼自身。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高峰,也是养生诗词的丰产期。诗家群星灿烂,养生界高人辈出。道家出现了两位高峰人物:钟离权和吕洞宾。他们一反外丹派的神秘色彩,首创性命双修。吕洞宾提出“我命由我不由天”“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等内丹修炼的精义。反对乞神弄鬼、算命占卦的迷信活动,反对“闭门引气”“头上安头”的一类旁门左道,强调修炼自身的精、气、神等,是有进步意义的。吕洞宾的这些理论和实践是科学的,在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上,都有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