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养生 > 养生知识

【孙思邈长寿奥秘】

作者:一品健康 来源:www.yipinjiankang.com 时间:2024-09-13 14:19:47分类:养生知识

简介  孙思邈(581-682),享年101岁,是我国古代寿龄最长的一位医药学家,并被人们誉为“药王”。
⊙孙思邈幼年体弱,因病学医。他读书非常用心、刻苦,7岁能诵经史。由于博览群书,

【孙思邈长寿奥秘】

孙思邈(581-682),享年101岁,是我国古代寿龄最长的一位医药学家,并被人们誉为“药王”。

⊙孙思邈幼年体弱,因病学医。他读书非常用心、刻苦,7岁能诵经史。由于博览群书,通晓诸子百家,孙思邈青年时代便文才出众,医术高明。公元600年他刚满19岁,隋文帝杨坚下诏要他去做“国子博士”,但孙思邈无意仕途,淡于名利而婉言谢绝。

【孙思邈长寿奥秘】

⊙孙思邈46岁时,由于他医术高明,救死扶伤,名气越来越大。这时隋朝已被唐朝所取代,唐太宗李世民很器重孙思邈,派人把他接到长安,要孙思邈做“谏议大夫”,这一次他又婉言谢绝了。他回到家后仍四处行医,为解除人民的疾苦而奔波各地,同时,他精心集单、验、秘方,经过试验筛选,于公元652年,写出了《千金要方》,共30卷,医药方剂4500多个,包括临症各科方面的知识,并倡立脏病、腑病分类,开创新的分类系统。这是继张仲景的《伤寒论》之后,我国医药学史上的一次全面的总结和发展。

⊙公元659年,唐高宗李治又一次召见孙思邈,并留他在朝做“谏议大夫”,但孙思邈又以“年迈少才,不堪胜任”为由,回绝了。高宗不便强留,便赐他良马一匹,放归故里。

⊙孙思邈回到家乡后,仍继续他的事业,更注意临床经验、心得和实用药物的积累。到公元681年孙思邈百岁高龄时,他又完成了第二部医药巨著《千金翼方》,也是30卷,对《千金要方》做了全面补充,其中特别是伤寒、本草、中风、杂病等方面的补充尤为突出。在药物方面他几乎收集了当时本草的全部内容,共800多种。这两部书饱含了孙思邈的毕生心血,是我国医学宝军库中的珍品。

⊙孙思邈年近百岁,身强体健,神采奕奕。因此,不断有人问他“长寿的奥秘”,他总是笑笑说:“四体勤奋,每天劳动,行医看病,上山采药,节制饮食,细嚼缓咽,食不过饱,酒不过量。饭后盥漱,睡不张口,这就是我的养生之道。”孙思邈一生著作颇多,除《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还有《福禄论》《枕中素书》《摄生真录》《银海精微》等,在医学上作出了重大贡献。yipinjiankang.com

⊙公元682年,在孙思邈完成《千金翼方》的第二年,这位伟大的医学家与世长辞。人们把他安葬在五台山上,并修药王庙以为纪念。

陆游养生之道】

南宋大诗人陆游(1125-1280),是我国古代诗坛寿命最长的诗人之一。他诗作颇多,其中不少是健身养生诗。

⊙“食粥”。诗人一生视食粥为养生之妙品,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种花”。诗人察此为老翁重心之举,诗云:“荟兰移取偏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里,老翁七十尚重心。”

⊙“扫地”。诗人为赞“扫地”写了一首诗-:“一帚常在傍,有暇即扫地,既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去,延年直差易。”

⊙“闲嬉”。老年空闲,闲时寻嬉,常动小劳,活跃身心。诗云:“整书指儿当闲嬉,时取曾孙竹马骑;故放小劳君会否,户枢流水即吾师。”

⊙陆游享年85岁,在他坎坷的生涯和9000多首诗中,始终贯穿着、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我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

⊙陆游晚年生活贫困,精神上的迫害使他有时不得不借酒消愁。即使渐渐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意志依然是坚强轩昂的。他曾经这样写道:“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晚年由于政局、年龄、健康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他已不可能再从事政治活动了,但他对创作一直没有放松,依然写下大量的诗词,甚至比以前更加多产了。数十年的读书和写作使他的艺术技巧已经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在艺术境界方面,则由工丽豪宕而趋于朴素自然。在内容方面则主要反映了农村景物和农民生活,以及他那恢复中原的百折不回的爱国欲求。陆游的爱国诗还有一个为古人作品所罕见的特点,那就是他不但抒发爱国忧国的情怀,而且表明自己救国卫国的胆量和决心,甚至老了病了也不灰心。

⊙陆游晚年多病,但他认为病痛并不可怕,人不要被疾病吓倒,而是要与它作斗争。他把这个道理和古人所说的“无敌国外患者恒亡”的道理联系起来,不但鼓舞自己,注意保健,而且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坚强信心。

⊙陆游生长在兵荒马乱、饥荒不断的动荡年代,一生戎马倥偬、坎坷不平,尝自谓:“禀赋本不强,四十已遽衰。药裹不离手,对酒盘无梨。”(《养生》)由于他养生得法,至古稀之年,不但耳不聋,眼不花,而且尚能登山、荷锄。

⊙陆游调摄情志的方法也很特别,颇有“书卷气”。一谓赏梅怡情。

⊙陆游爱梅成癖似林逋,曾写道:“闻道梅花诉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梅花绝句》)可以说,哪里有梅花,哪里就有陆放翁的足迹,而一日见了梅花,则“愁欲破”“睡过春”。

⊙“放翁年来百事惰,惟见梅花愁欲破”,“平生不喜凡桃李,看了梅花睡过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谓读书忘忧。陆游自称“儿时爱书百事废”(《初归杂咏》),77岁时仍“读书犹自力,爱日似儿时”(《自勉》),84岁时作《读书至夜分感叹有赋》:“老人世间百念衰,惟好古书心未称。断碑残刻亦在椟,时时取玩忘朝饥。”读书忘忧,堪称颜回第二。陆游确实从赏梅和读书中获得了良好的心理安慰和心理寄托,而这无疑对养生是大有裨益的。

张三丰养生之道】

据记载,张三丰生于元代,卒于明代,活了100多岁,后“不知所终”。由于他健身有方,常常是“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九州往来,浩乎无岸”,人称“三丰仙”。明太祖朱元璋封之为“德高寿尊之士”,明成祖朱棣帝又封之为“飞龙先生”,“可为百世之师”。英宗时,封为“通微显化真人”。

⊙张三丰健身之道以“内功”传世。清人王渔洋曾说:“拳勇之技,少林为外家,武当张三丰为内家。”这是我国拳技、气功的两大派别。

⊙张三丰所倡导和追求的是“内功”,即“气”。以气养性,以气养心,以气养身,“虚心与静气相依,使人气养其心,心养其气,气盛理充,心安神全”,是他的养身之道,故有“气贯全身自延年”之名句。他将山石土木的雄姿、茂叶,比作人的气质。“夫形者质也”,“质因气而宏之”。

⊙气如“石蕴玉而山辉,沙怀金而川媚,此至精之宝”。在他所著《无根树》词中,劝世人早练气、修心。他指出:“凡树有根,方能生发,树若无根,必不久长。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忽在忽亡,亦如树之无根,无根树以人身气而言。人身百脉皆生于气,气生于虚无之境,故日无根。”

⊙他还说:“花者树之精神焕发;人之身如树,全凭一点真灵气运动。真灵实则人之树根。”他希望世人“于虚无境内养出根”,便是长寿之人,可见养气之重要。

⊙何为养气,张三丰的体会是:第一,潜心。“潜心于渊,神不外游”。这就是“养气忘言守”,即忘言守一。“忘言则气不散,守一则神不出”,故有“澄心宜寡欲,养气戒多言”之说。

⊙第二,静心。凡人心动荡,心事重重则不能养气,心欲静则贵在制伏两眼。练功要“眼视鼻,鼻视脐,上下相顾,心息相依,这样便可降伏思虑”。“心静息自调,静久心自定”,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清心。清心则要寡欲凝神。“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心未清时眼勿乱闭,要自劝自勉,使心理清凉恬淡,始收入气穴”。

⊙凝起神来,如坐高山,清静无我,“方得真清之药物”。

⊙第四,调息。“气功于脐下日调息”。调息即调匀呼吸,“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明”。“调息者要调度阴阳之息与你心中之气相会于气穴中”,调息要心平气和,气和则调息。心不起波谓之平,此乃玄关一窍。可谓“绵绵调呼吸,一阴一阳鼎内煎。”

⊙第五,真心。他认为,“人心有二,一真一妄”。“世有学道数月而不见其寸进”,便无真心;“学不精,功不勤,心不清,神不真,以此之道,万无一成。”

⊙以上是“养气”的必备条件,也是“养气”修心者首先要做到的。

⊙这几条做到了,就要“凝神聚气”。张三丰指出:“凡人养神养气,神即为收气主宰”,“收得一分气,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便得十分宝”。

⊙首先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转悠扬,聚而不散,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运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凡,旋复降下绛官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了”。要做到此,须先闭外三宝——“耳目口”,不逐物而游,才能养其内三宝——“精气神”,聚而不散,直至丹田气满。养气到此,“骨节已开,神水不住,上下周流,往来不息,时时吞咽,谓之玉液还丹”。张三丰认为,如此练下去,不出一年,身自强壮,“饮食多进,疾病消散,头目清利,心腹空快,多力少倦,容颜光泽,肌肤充悦”,胜似“修服药草,拜佛求仙”百倍。为了不使“精泄气散”,他在《水石闲谈》中指出:“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心能安则离火不外荧,肾能养则坎水不外崩。火不外荧,必无神摇之病,心愈安,水不外崩无精泄之患”,“可祛病延年”。他奉劝世人不要“争功名”,“羡人富”而产生妒嫉心情,以损精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起居。如:“夏日宜早起用功,日出后觅微凉处收心静坐,切勿向日中大热处去睡,昏睡者精液化汗而出可惜。”还有“彻夜谈笑,引田丹之气尽纵于口角之间,致使精失其半,遂有泄精症。善保身者,谈笑宜少”。总之,“要寻内快活,勿寻外快活”,“收留义气,聚而不散,凝而至坚,火候至此,则英雄之光气,亘万年而不灭也”。为了使人们都懂得养气健身之法,他在一首诗中写道:“堪叹世人不学仙,四时常怕病来缠。岂知一气原无敌,气满身中命可延。”这就是养气延年的重要哲理。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孙思邈长寿奥秘】:http://www.yulujidi.com/jiankangyangsheng/yangshengzhishi/23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