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是人人讲,结果往往大不同。其原因,既有客观,更有主观。主观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有人常常埋怨时间不够用。其实,上苍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每天都分配一样的24个小时,每年都赐给同样的365天。时间给已,关键在已。不能认为, “东山日头一大垛”。时间,从来都是光顾那些惜时如金的人。为什么有的人,越忙越有时间,一年下来,不仅职责内的“主业”出色,而且业余爱好的“副业”也出众。说明功夫不负有志人。事情从来是,有志者,事竟成。这个道理,不以顺境、逆境而移之;这种事实,不以赞语、毁语而变之。
学习有学问。善学者,从来是看别人的长处多,从而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最终,自己身上的短处越来越短,别人身上的长处在自己身上倒越显越长。学习,总是学优的。不能像盲人,看什么都不是;也不能像那位“三江大哥”,张口就是“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我乡,我乡文章数我弟,我给我弟改文章”。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是客观事实。善学者,都会牢记在心,虚心以待,闻善言,则拜;见善行,则学。即便是自己学富五车,照样是以能问不能、以多问寡,绝不会有什么以一善而自足。
学习要讲用。空对空,还不如闭目养养神,更不如到公园遛遛腿。用,不仅要学做好事,更要学做好人。做人总是高于做事。毕竟,事在人为。人做不好,事焉能做好?做好人,就是勤学以修身,博文以崇德,明理以力致,而绝不是把学作为口号,只是随口讲讲;更不是把学作为武装嘴巴的利器,只讲给人听,自己并不实行。生活的实践告诉我们,从来貌言华不实,自古巧言用必灭,只有口言实、身行实,才能结出实果,做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善事。
学习有方法。当今世界,书籍林林,网上彩彩。一个人,即便是有三头六臂,书,看不完;网,阅不尽。这就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让大、重、急者站前排,立头位。其实,在这方面,古人的智慧并不比今人差。欧阳修在《归田录》中,曾记叙这样一个人,此人叫钱思公,家中颇有钱: “生长富贵”,但本人却不爱钱:“少所嗜好。”要说有点嗜好,就是“平生唯好读书”。照理说。“好读书”之人历来不少,但这位钱先生读书却有讲究: “坐则读经史”、 "卧则读小说”、 "上厕则阅小辞”,且是“未尝顷刻释卷也”。这充分表明,他并非只读一种书,而是各类书籍都要触及。这样,采百花酿出的蜜也许要比只采一种花酿出的蜜富含的营养要多些。此其一。其二,他读书虽广,但并非半斤八两、平均用力,而是重要的, "坐读”;消遣的, "卧读”;小辞的, "厕读”。如此分配“读法”,使得轻重立见,先后井然。其三,最重要的,是他“未尝顷刻释卷也”。也就是说,他把学习变成了一种生活,使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古人曾讲: “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这位钱老先生是否读到了管仲在《形势解》中讲的这句话而发奋不止呢,不得而知。但他这种学习的劲头和方法值得敬佩与借鉴。毕竟,中国传统“昼躬耕以糊口,夜薪火以修业”的文化精神是需要继承并加以发扬的。
学习莫贪名与利。名与利,虽人皆向之,但绝不可过。过之。不仅不及,反易入俗。俗,倘若只是鄙俚之俗,调侃之类,倒也罢,因为这毕竟无伤于世道人心。而一旦进入纤佻之俗,使庸俗、低俗抢了风头,坐了头把交椅,则难逃“风雅之罪人也”。因为,这正如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好学》中所言: “雅者,正也,与恶俗相反。”当然,学习要始终保持高昂的热情,使之学至于乐,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情操、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信仰。不可否认,也有一定的利益追求。毕竟,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离不开利益。利益与信仰,从来都是人们为之奋斗的强大动力所在。学习也不例外。只是,学习的功利之心不可强,近名之心不可有。理性告诉我们,学习一旦套上功利枷锁,大体已失,尚何所学?(六)学习具有互动性。学习学习,就要一学二习。只学不习,不叫学习;只习不学,也不叫学习。学是读书,习是实践。学的出发点在知,知有深浅;习的出发点在行,行有远近。,知要深,需专一,一才能明;行要远,需有恒,恒才能成。历史上那些有成就之人,大都离不开此道。倘若这山望着那山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永远也难以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永远也难以在自己的地盘上长出一棵参天大树来。
yipinjiank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