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国度总有温暖的事。善良的人群总有善良的行。随意浏览,环顾左右,这样的事儿,竟如此之多,如此之靓。
例如,有媒体报道,温州东门附近有个“红日亭”施粥摊,九年如一日,免费为拾荒者、失业民工、困难群众及路人送上热粥。撑起这个粥棚的,是20多位老人。粥棚所用的锅碗瓢盆,是老人们自己筹钱购置的。熬粥用的米和买小菜的钱,是市民们自发捐的。老人们介绍说,以前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没想到,每天总会有人送钱送米来, “下顿”总有着落。这真是:善心启善心,善行结善果。
再如,北京市朝阳门北小街与东四七条胡同交叉口,每天早晨上学前,都有一群小孩子为过往路人的自行车免费打气,而且一干就是19年。尽管19年来年年貌不同,但19年来岁岁声相似: “打气,打气,学雷锋义务打气。"这支来自东四七条小学的“学雷锋义务打气队”,被居民们称为“七条小雷锋”。这真是:人小善心在,善花接茬开。yipinjiankang.com
还如,湖北宜昌有位73岁的老人黎开仕,退休15年来,一直靠捡破烂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令人想不到的是,他竟资助了全国200多位需受助之人。直到日前一位受助人托媒体感谢他多年资助之恩,人们才恍然大悟:拾荒的老人,精神竟如此富有。这真是:行善不自扬,善果照四方。
完全可以这样说,这样的事儿,在我们国家,如天上之星,看得见,数不清。
完全可以这样言,这样的事儿,在我们身旁,似地上之卉,三步内,有芳草。
一句话,凡人多善举,善举百卉荣。
凡人者,世人也。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无论本领能破天,无论技艺能翻海,无论金箍棒多神奇,都不在此列。
凡人者,众人也。众人有众相。无论是圆脸、长脸,无论是大眼、小眼,站成一堆难辨认,排成一行认不准。
凡人者,常人也。常人有常规,常规不弃小。就如上述的20多位老人、一群小朋友和那位“古来稀”的73岁老人那样,善积细流为江河,善积细土为高山,善积小善为大善,善积微德为巨德。
凡人多善举,是一种现实,也是一种传统。早在两千多年前,当得知家中马厩失火时,被后人称为“圣人”的孔子(其实,他当时也是凡人,周游列国前后达13年而未获任用,60岁时还被人讥为"累累若丧家之犬")的第一反应是: “伤人乎?"不问马。这是善言!这是善举!新中国成立前,翻译家黄源曾到哲人、伟人也是凡人的鲁迅家吃饭,鲁迅在日记中对此却只字未提,只写道: “晚三弟来、河清(黄源先生别名)来。”但有次黄源先生买了两盒点心去鲁迅家,边吃点心边聊天,鲁迅却在日记中记得清清楚楚: “夜河清来并赠蛋糕两盒。"付出的,不记在心上;得到的,却永远记得。这种行为,是善行,更是善举。
凡人多善举,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文化。无论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是孟子的“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无论是管仲的“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或是班固的"趋人之急,甚于己私”;无论是陶潜的“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或是陆游的“有过当相规,有善当相告",等等,都是一脉相承的中华善文化。这种善文化,教人如何待人、如何处事,其精义是:让人心思善,让人多善举。
凡人多善举,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自强。他们坚信:世界无论多么复杂,还是好人多。他们相信:好人一定会有好报,善行一定会结善果。他们执信“朝来庭树有鸣禽”, “春在千门万户中”。正因学习的春天如此,温州那20多位老人,将施粥摊一摆就是9年;北京东四七条小学一茬又一茬的小朋友,帮路人免费打气,一干就是19年;宜昌那位退休15年的老人,靠捡破烂资助了200多位需助之人。更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当代雷锋”的郭明义,仅个人微博“粉丝”就多达720多万人……这些充分说明:人心思善,人行向善。
凡人多善举,令人感动,促人赶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多极,思想观念多元,这种肯替别人想、乐助别人难的第一等善举、第一等学问,尤需政府倡之、媒体扬之、法律护之、全民学之。如此,社会和谐的基座会更稳固,社会发展的车轮会更快捷,社会善举的氛围会更浓烈,社会快乐的基因会更繁多。
凡人常有不凡事。这个不凡事,就是善举,就是共富,就是大同。
相信,凡人多善举,会越一举”越多,越“举”越高,会蔚成风气,形成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