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日子变得简单些,再简单些;让你的幸福沸点变得低一些,再低一些;让你匆忙的步子慢一点,再慢一点。这时,你会欣喜地发现,风景就在你走过的路边。
小区电缆突然坏掉,生活一下子陷入无序慌乱之中:厨房的电磁炉、电饭煲一律罢工,书房的电脑静静地黑着脸,夜晚降临,一向喧嚣热闹的小区楼上一下子静悄悄,没有谁家把音箱的音量调得老大,也没有谁家的电视机里在播报新闻。有三五人家的窗口,透出温馨的烛光,却有更多人家的窗口是黑的。没有电的夜晚,做什么呢?外出散步,或者早早上床休息。
我得承认,停电最初确实给我带来不小的冲击,我担心着远方朋友打不进电话有事找不到我(我用的小灵通,一停电就无法接收信号),我担心有些杂志到了交稿期我无法上网来写来传。可坏掉的电缆维修起来似乎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看到电力公司的人把一台巨大的发电机运送到学院教学楼供上班的应急,我知道,我们要做好停电数日的足够准备。
事已至此,反倒不再急。去商店买回大包蜡烛以供夜晚照明,吃饭到外面随便应付。旋风一样向前向上急奔着的日子,因为停淡淡听风,养一片春光在心中电,脚步一下子被扯住了。白天,不再眼巴巴坐在电脑前,浏览那些永远也浏览不完的网页,不必沙里淘金一样在那些泥沙俱下的消息中细心地挑选出于自己有用的东西;夜晚,不必坐在电脑屏幕前,双目紧瞪,手指飞舞。那些时光,好像一下子从哪里多出来的一样,那么美好,那么富足,让我终于感觉到一回做主人的感觉。 去野外走走吧,天那么蓝,阳光那么好。走出家门,走向不远处的田野,看路边金黄的油菜花正开得灿烂疯狂,看一片片水田里已被农人灌足了水,阳光下镜子一样平整光亮,白色的水鸟三五成群,一会儿飞起,一会儿落下。一头大水牛摔打着尾巴在草滩上吃草,小水牛靠在妈妈身上蹭痒痒……轻轻地沿着那条寂寂长长的铁道向前走,心门心窗似乎全被打开,一片敞亮,却又什么也没想,只任眼睛尽情地看,鼻子尽情地嗅,耳朵尽情地听。 春天,就在眼前,我还要奢求什么。 停电的夜晚也不寂寞。点一支蜡烛,满室的温馨与静谧。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买回许久却一直没有认真拜读的书,轻轻打开。烛光轻轻地跳动着,空气中不时有“啪啪”的灯花爆裂声,还有一丝淡淡的烛烟味儿。此情此景,一下子把我拉回很远的少年时代。那时还没有通上电,那个爱书如命的少年守着一盏小小的煤油灯,如饥似渴地在灯下翻阅着从别处借来的书……黑暗里有烛光,有书,于那时的少年就是最大的幸福。这份幸福,何时已被我们轻而易举地丢弃了。我们有了明亮的日光灯,有了整整一面墙的大书柜,有装订精美的书籍,我们独独少了一样——读书的心。 很感谢那次意外的停电,让我再次找回那种久违的幸福。 没有电的日子,不能跟远方的朋友在网上随心所欲地交流倾谈,遂找出纸笔,坐在春日的窗前写一封久违的书信。黑色的笔身,银色的笔尖,淡淡的墨香里,笔尖如铧,片刻就在洁净的纸上犁出一片淡淡的心事。依旧随心所欲地聊,却不必像在电脑前那样,说完这一句,就急急发送出去,等待对方的回音。那样聊,方便又快捷,却是破碎无序的,失了期待的美好。想象这样一份问候与祝福,在心中酝酿发酵,在纸上开花,然后化成白色的信鸽飞越千山万水,在一个不期然的时刻,轻轻飞抵朋友的案头。想象山水迢迢之外,那个人怀一种惊喜惊奇之心,急迫又小心翼翼地拆开那样一封不期而至的信……只需想到这些,写信的人便笑了。有朋在远方,你的问候祝福有一个栖息的地方,幸福啊。 山水里徜徉,灯下的漫读,静静地坐在桌前给远方友人写一封简短的书信,这些琐碎又简单的幸福,曾经在我们的生活里俯拾皆是,可我们被时代的列车载着,被科技的大手拎着,一路风风火火向前,就在沿途把这些东西一一丢弃了。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足,我们越来越多地享受着高科技带给我们的方便快捷,可我们心中的幸福感却是日渐下降。为什么?“汹涌而来的信息之河将把一切冲毁。这些信息的绝大部分对于一个人而言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对它们悉数接受就是一种灾难。”我的疑惑,在张炜的书里找到答案。他在《封闭》一文中如此说, “一个现代人如果没有能力去封闭自己,思想的触觉终将折断。大多数明智的人不是没有封闭自己的愿望,而是没有这淡淡听风,养一片春光在心中种能力。当然,更多的人愿意敞开,他们认为敞开才是一种智慧。” 我们的幸福,原是被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给绑架了,当然,最终把你的幸福乖乖拱手出让的,还是你心底无尽的欲望。我们敞开了,却不知道如何封闭。 “封闭即是摈弃那些耗氧的东西,使它们不能挤入我们的空间。”还是张炜来告诉我们,如何在这个被信息与欲望充满的时代里寻求一份心灵的宁静与幸福。 封闭不是决绝地与世隔绝,傲立于红尘之外,封闭是有选择地随时关闭那些烦琐之门,那些欲望之门,让日子变得简单些,再简单些;让你的幸福沸点变得低一些,再低一些;让你匆忙的步子慢一点,再慢一点。这时,你会欣喜地发现,风景就在你走过的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