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二十年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仿生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成果完全可以运用于企业管理中来。大自然的生命系统中蕴藏着不可预测的管理理念的精髓。企业管理仿生学通过剖析生物界一切对企业管理学有启发意义的现象,揭示其生存机制及与环境的共生共进关系。2004年,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科学中国人》第4期上发表题为《仿生学的意义与发展》的研讨文章,提出了现代仿生学的四大前沿领域。网格化、智能化是如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神经发育生物学也取得很大进展,认识仿生学、经济可持续发展仿生学、企业管理仿生学将成为仿生学研究的重点领域。期待越来越多有志于研究企业管理仿生学的人参与进来,为21世纪中国企业的腾飞作贡献。
企业管理仿生学研究的领域包括生物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仿生实现法则、各种现象效应等。研究生物个体或群体的生存特征,以及个体、群体与环境的共存共进关系,揭示其个体行为结构和群体行为特性。发现其互动、激励、竞争、调适等客观规律,提炼具有管理学意义的认知与理解,找到与企业管理的嫁接点,通过某种思路移植于企业管理中。要使仿生理论可信可靠有效有用,依据必须科学,研究路径必须规范。
科学规范主要指下面四个方面。
【一是规范研究视角与内容】
企业管理仿生学以企业管理学为“主体”、众多相关学科理论为“应用”、生物仿生学为“镜鉴”,分清各种学科的主次关系及各种理论的价值排位。如此规范之后,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就十分明晰,注意力分配就纯粹高效。yipinjiankang.com
【二是规范研究途径和形式】
企业管理理论研究主要采取总结和演绎的方法,而仿生学研究则主要采取考察和归纳的方法。研究思路不同,研究方法也不一样。企业管理仿生学需要整合两者的研究成果,戒牵强附会和毫无根据的臆想,要强调二者之间的逻辑关联性。没有公理的支撑,强拉硬扯搭建起来的所谓仿生学理论是没有说服力的。
【三是规范研究工具和手段】
企业管理仿生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工具和手段与人文科学完全不同,作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交融的企业管理仿生学,其研究工具和手段需要整合,仪器测量、数据统计、量表说明、逻辑推理、总结归纳、分析判断……这些工具都要运用。目的就是理论的严谨科学,禁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与此同时,根据企业管理仿生学的学科特点,开发新的工具,研创新的手段。
【四是规范研究校验和评判】
企业管理仿生学可以说是一门尚未正式起步的新兴学科,白思维的力量——财富是思维能力的产物纸一张。建立一套对研究各个环节的校检流程及评判标准极其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研究规划、执行过程以及各种评估中,要科学规范。规划要合理,评估要科学。
【蜜蜂型思维与苍蝇型思维】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桌上放一只瓶子,瓶底朝向光亮的方向,瓶口敞开。放几只蜜蜂进去,只见它们一次次冲着瓶底撞击,试图脱离困境。经过无数次的努力,它们精疲力竭,木然地在瓶底徘徊。接下来,放几只苍蝇进去。开始的时候,与蜜蜂一样,苍蝇也是试图冲向瓶底寻找出路。努力无果后,它们的节奏慢下来了,在瓶子四周到处寻找,最后发现了敞开的瓶口。没多长时间,所有苍蝇都从敞开的瓶口顺利脱逃。
对这个小实验,解读的角度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肯定的是蜜蜂和苍蝇肯定没有思维能力,有的仅仅是求生的本能及物种的基因特性。所以,假如从智力角度分析就显得牵强附会。前面讲过企业管理仿生学要科学规范,当然,允许探索研究的思路、形式、路径、工具等。构建企业管理仿生学理论体系需思维的力量—财富是思维能力的产物要各种探索。
假如将光明视作企业的战略目标或者发展愿景,那么这个小实验告诉企业老板,在现实与目标这“两点之间”并非“直线最短"。走直线有可能会遇到难以逾越的阻碍,目标不能变,但实现目标的路径则有很多,要依据客观情况灵活调整。首先,遇到阻碍的时候,要做到不气馁,不焦躁,静下心来想办法。不要像蜜蜂那样盲动,盲动只会消耗宝贵的能量,没有任何好处。其次,不要像蜜蜂那样“坚持不懈”和“执着”,而要像苍蝇那样四处寻求其他的出口。最后,刚柔相济,进退得法,不要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为了前进的后退是某些特殊情形下最好的策略。像苍蝇那样退回瓶口,再回身飞向光明。
假如蜜蜂和苍蝇手中有电钻,那么问题就很好解决,打穿瓶底就能顺利脱逃。它们之所以面对瓶底无可奈何,就是因为它们没有电钻。对于企业、老板、员工而言,这个电钻就是战胜前进路上“拦路虎”的武器。这个武器可以是知识技能,也可以是某些资源。要想一路顺风,不能靠期盼而要靠本事。有本事,逢山才有能力开路,遇水才有工具搭桥。本事不足智慧补,思想力也是战斗力。蜜蜂找不到出路,而苍蝇则成功突围了。
“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影响成败。”“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屡败屡战”“做事执着”……这些形容词并不是绝对的褒义词,这些蜜蜂都做到了,但却找不到出路。苍蝇碰壁之后,迅速妥协了,但它最终却成功了。企业老板要多用灵活机变的“苍蝇型”员工,少用那些看起来似乎一身“优点”的“蜜蜂型”员工。同样的道理,企业老板要向苍蝇学习,不要像蜜蜂那样固执己见,缺乏灵活性,一条道走到黑。
①蜜蜂型思维。固执己见,钻牛角尖,一根筋,倔强,固执,因循守旧,不愿做新尝试,按部就班,不善创新。一条道走到黑,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这种思维的人不适合做挑战性、开拓性、创新性的工作。适合做需要责任心、耐心、忍耐力的工作。②苍蝇型思维。此路不通,另辟蹊径。头脑灵活,不保守。敢想敢创敢干,不受条条框框束缚。思路对了头,一步一层楼。这样的员工适合做研发工作,也适合做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