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见”即“定见”,是指对人或事物所持的固定不变的看法。受某种价值观影响,一旦认知僵化,就容易形成偏见,产生先入为主的观点,导致决策出现偏差。
格局练习:聚焦核心特质,走出成长困境的正确姿势换句话说,成见是思维朝着固定化方向靠拢,这种固定思维具有一种无形的引力,成为人们自我预定的潜规则;最后也正是这些自我设定的规则把自我套住,让人失去了原本与生俱来的创造力。
思维定式或者思维惯性,是形成科学认知的敌人。每个人的世界观、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都能够影响到自我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思维方式,但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那些过去的经验;只有打破它,才能摈弃思维的成见,进入一个新天地。
伟大的法兰西皇帝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走向衰败。其实,他曾经有过卷土重来的机会,但是因为陷入常规思维的窠臼中,最后失去了改写历史的可能。
遭遇滑铁卢战役重创之后,拿破仑被终生流放到了圣赫勒拿岛。在那里,他过着寂寞和孤独的生活。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密友偷偷赠给拿破仑一副象棋。他对这副精美的象棋爱不释手,经常一个人默默地把玩,打发孤独和寂寞的时光,直到最后慢慢地死去。yipinjiankang.com
等到拿破仑死后,那副象棋多次高价转手拍卖。有一天,那位象棋的拥有者偶然发现,象棋中的一个棋子底部居然可以打开。更令人震惊的是,里面竟然密密麻麻地写着如何从圣赫勒拿岛逃生的详细计划。
令人惋惜的是,当时拿破仑并没有领悟到朋友的良苦用心,以及这副象棋隐藏的秘密。伟大的法兰西皇帝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死在了常规思维的陷阱里。当时,如果拿破仑能够用南征北战时期兵不厌诈的思维方法思考一下象棋中可能隐藏的机密,也许上帝会再一次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有大格局的人眼界宽广,不局限于某个角落。即便陷入困境,他们也懂得灵活变通,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懂得因事制宜、顺势而动,制定最佳行动策略,这是有所作为的前提。前面已经是死胡同,还要硬着头皮往里闯,那就只能撞南墙。
“执着”是对一个人的褒奖,然而过分执拗于某件事,就会成为“偏执"或“成见"。偏执情绪是一种过激心理体验,如果长期得不到排解,有可能成为一种人格障碍,降低幸福感与舒适度。
在生活中,遇到障碍的时候要学会换个思路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做到客观、冷静地分析事情,敢于打破常规的传统观念,能够通过崭新的眼光寻找出最佳解决问题的途径。对待人和事,要摒弃固有的成见,有一颗开放、包容的心,让个人见识、视野高人一筹。
如果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愿放弃固有的僵化的观点,那么曾经的优势也会转变为劣势,被时代淘汰。有大格局的人与时偕行,他们放宽眼界、包容万物,因此总能追随时代发展的脉搏,甚至预测未来,创造机遇。
【“大视野”成就“大事业”】
视野宽广的人,目力所及的范围超越常人。王维说"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苏辙说“窗中缟练舒眼界,枕上雷霆惊耳门",如果想有所作为,乃至成就大事业,首先要成为一个有见识的人。
眼界的大小决定了成就的高低,眼界广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狭者其作为必小。“江海不与坎井争其清,雷霆不与乌雀争其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没有广远的目光,人只会蜗居于自己的眼界之内,永远无法超脱自身的界限,变得平庸不堪。
此外,眼界大小还决定境界高低。境界是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表现为特定的人生感悟。作为一种微妙的感觉,不同领域的人们对境界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清末民初,一代鸿儒王国维在其著作《人间词话》里写道:“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格局练习:聚焦核心特质,走出成长困境的正确姿势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成大事之人所达到的这三个层次修为,即境界,具有明显的递次而进的意义。眼界有宽窄、长远、高低之分,境界有不同层次,境界与眼界相互依偎,提升眼界自然会提高境界。
井底之蛙永远都不知道天空的广阔,只有那翱翔长空的雄鹰,才能看到无限的天地。这正是眼界广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狭者其作为必微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人的眼界决定了人生的全部。
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说过这样一句话:“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你看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生意;看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生意。"由此看来,"大视野"成就“大事业”。
做事的眼光与眼界高远,几乎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点之一。当所有人都沉迷于眼前,而不敢继续迈进之时,眼界长远之人却勇于前行,并不断地尝试走出一条别人尚未走过的路,这是他们超越普通人的根本原因。
人生的结局由眼界而定,这体现了一个人的格局大小。人不能困于一隅、注目于一角,也不能自高自大,妄图以已之力登得九霄以凌云,只有先着眼自己的实力,再放眼面前的道路,才可以走出最平坦的一生,才可能走出最辉煌的一生。
眼界决定境界,王国维所说的成大事之人的三种境界,其实质是成功人士在奋斗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彰显了成大事者应有的格局。培养大格局,需要扩大视野,拓宽眼界。
楚汉争霸的时候,刘邦“文不过萧何、治国不如张良、行军布阵不如韩信”,但是这三个人都为他所用,最终一统天下;而项羽虽然有范增、英布这样的文臣武将,但是因为刚愎自用导致一败涂地。有大格局的人拥有大气度、大胸怀、大追求,因此事业兴旺发达。
你可以不聪明,但一定要大气什么是大气?大气即胸怀天下、包容万物,它是一种从容大方、自然天成、胸有成竹的气量,是一种成熟宽厚、宁静和谐的气度。
生活中,大气的人拿得起、放得下,说话办事干脆利落,具有君子风范。他们有宽厚、博大的胸怀,也有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的雅量。在他们身上,你可以看到堂堂正正、坦坦荡荡、信得过靠得住的人格魅力。
宋太宗是一个气度恢弘的人。有一次,殿前虐侯孔守正和大臣王荣陪宋太宗喝酒。两个人喝得大醉,就当着宋太宗的面争论秋季守卫边境的功劳,完全忘记了君臣的礼仪。在当时,这种行为是"大不敬罪",按照法律应该交有关部门治罪,但是宋太宗并没有这么做第二天,孔守正和王荣清醒过来,听别人说起自己昨天在宋太宗面前的失礼行为,都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于是两个人一起到金殿上向宋太宗请罪,但是宋太宗若无其事地说:“我当时也喝多了,有许多事情根本记不起来了,你们不用在这里打扰我了。"宋太宗故意装糊涂,免除了两人的过失,不但使他们心怀感激,更显示了自己的大度。身为领导者,如果缺少容人之量,恐怕难有大的作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气是做人的风范。泰山不辞细壤故成其大,河海不拒细流故成其长。做人大气,做事才能纵横捭阖。
缺少做人的气度,是一种小聪明,这样的人既没有容人之量,也不会被他人所容。小气的人容易招致妒忌、非议,因小聪明而招致麻烦,做什么都毫无进展。欲求大气就要弃小气,摒弃小肚鸡肠、鼠目寸光的做法,懂得包容身边的人和事。
在职场上,有的人耍小聪明,缺乏团队精神,过分看重自己的利益和感受,忽视他人的需求和组织的要求,结果成为不受欢迎的人,寸步格局练习:聚焦核心特质,走出成长困境的正确姿势难行。明确岗位责任,懂得努力付出,在展示个人能力的同时,让外界看到你是一个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自然会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气的人充满自信,他们神定气闲、意志坚定,对生活和人生的目标静静地追寻,无论多么繁忙、疲惫也会充满笑容,事情再紧张也露出微笑。与他人相处、合作,感觉非常舒服,令人放心。
此外,大气的人没有忧愁,每天都充满快乐。他们不会锱铢必较,懂得宽容的真谛,乐观开朗。他们懂得,烦恼不可怕,关键是面对烦恼时要有淡然的态度、宽容的的心境。
生活中,你可以不聪明,但一定要大气。大气是一种境界,能让你进入宠辱不惊、物我俱忘的状态超然,对人和事保持达观的态度。大气后面就是静气,一种心灵的宁静与超脱,是悟透了天地玄机的智慧,这样的人拥有更大的格局。
大气是稳重、沉静、执着,任何时候都坚韧不拔。大气的人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烦恼和困难,真正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对万事万物都有深刻的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