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出生在印度加尔各答一个有教养的望族。他的祖辈不但以学识与家风饮誉乡里,而且以颐享天年的高寿令人羡慕。泰戈尔继承了父辈的诗人气质,他从佛学的超然中领悟了寻求内心平静的崇高境界。泰戈尔超人之处就在于他有特殊的平衡感,善于控制喜、怒、哀乐的各种感情,使精神状态经常处于相对稳定的程度。诗人的长子罗梯德拉纳特在谈到这一点时曾说:“父亲心里的平衡从来没有因生活的沉浮、痛苦和惶惑而被破坏过,任何不幸都没有动摇过他内心的平静,不管是多么深沉的痛苦。”
⊙20世纪初是泰戈尔家的“死期”,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死神从他身边夺走了5位至亲的人:慈父、贤妻、爱子、高徒。精神打击像浪涛袭来,要置诗人于死地。但是泰戈尔并没有被击垮,他凭借坚强的毅力和感情的调摄渡过了难关。
⊙转移法。泰戈尔说,人们为了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像被黑暗围困的幼苗,总是拼命地想撕破黑幕,投身到光明中去”。1907年11月,诗人最小的儿子萨明德拉染上了霍乱而不幸病死,年仅13岁。这个孩子聪颖好学,富有其父风格,备受泰戈尔的喜爱。他的死无异于摘去了诗人的心肝,泰戈尔精神上的创伤是非常沉痛的。为了从命运的磨难中尽快地解脱出来,恢复正常生活,泰戈尔将全部精力暂时投入到他所创办的桑地尼克坦学校的教务工作中。他细心地编写教材,给孩子们写诗、讲课,带领他们游戏。1908年初,他为孩子剧团写了戏剧《秋天节日》,热情赞颂了生活的欢乐与幸福,看过戏的人谁也不会想到剧本是出自失子数月的诗人之手。这个戏在泰戈尔的故乡还常演不衰。诗人对孩子们倾注了慈父般的爱,他虽然失去了一个儿子,但在学校他找到了众多的“儿子”,孩子们的欢笑抚平了泰戈尔内心的伤痛,给予他抗衡和超越不幸的力量。诗人又开始了紧张的写作,这一年他发表了6本论文集、2个剧本、1部长篇小说。
⊙排遣法。悲哀也是一种能量,在心中郁闷久了,精神是会崩溃的。
⊙西方的一位哲学家曾说,人的最大悲哀无疑就是精神的堕落与崩溃。
⊙因此,应当让悲哀以恰当的方式释放出来。泰戈尔排遣悲伤的重要方法就是写诗,用诗寄托哀思,消释块垒。1902年末,泰戈尔的爱妻姆莉娜丽妮患病去世。诗人的妻子纯朴贤惠,是他生活和创作的最好助手。妻子病重的两个月里,诗人放弃了一切工作,日夜守护在她床前,照顾饮食休息,摇着扇子为妻子纳凉。他非常爱妻子,所以从不肯把这些事交给看护去做。妻子离去后,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悲痛,通宵达旦地在阳台上踱步,他不许家人打扰他,这种痛彻心扉的悲怆凝成了27首悼亡诗,诗人取名叫《追忆》。“在无望的希望中,我在房里每一个角落找她,我找不到她”,“我通宵达旦地醒着,坐在痛苦的床边,长夜逝去,晨曦莅临”。诗人以悲歌当泣,深沉地表达了对妻子的挚爱和怀念。当他完成这些诗作,椎心泣血的悲痛才缓和下来,才能在几个月后有精力带着患病的女儿去喜马拉雅山的阿尔莫拉疗养,并为儿女写下了被称之为“可以与世界上用任何语言写成的优秀儿童诗歌相媲美的”诗集《儿童》。yipinjiankang.com
⊙超脱法。泰戈尔是这样看待生活中的痛苦与欢乐的:“生命的悲剧猛烈地震撼着我们的感情,但生命从整体上看是极其乐观的。悲剧只是生命的欢乐赖以表现自己韵律的一部分。”只有超越痛苦才能获得欢乐,诗人正因为对什么都看得很开,才能摆脱生活压在他心头的重负,在猝不及防的打击面前泰然自若。泰戈尔的长子曾回忆,暮年的诗人曾在睡觉时被一个大蝎子蜇了,疼痛异常。但他不愿惊动家人,强行自己忍住,伸开脚,平静地坐着,并极力把自己和肉体区别开来,心想疼的是这个肉体,不是自己本身。这样一来,痛苦果然减轻,终于完全停止。他还用这个经验对待晚年的病痛,临去世前,他只能进食稀粥,当得知他的饭量仅是两个月婴儿的食量时,他竟感到十分快活。每次吃饭,他都笑着问:“现在我成了两个月的婴孩吗?”表现了生死关头诗人谈笑自若的幽默气质和超然风度。《生辰集》《劳动者》就是诗人去世前口述的两本诗集。
⊙泰戈尔既不陷入悲愁,也不沉湎欢乐。1913年的《吉檀迦利》以其“心灵的清澈、风格的优美和自然的激情,揭示出一种完美的、深刻的、罕见的精神美”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世界惊呆了,不相信一个非白种人能享此殊荣;印度沸腾了,欢呼自己的同胞赢得世界声誉。
⊙获奖对泰戈尔来说无疑是兴奋和欢愉的,他毕竟为印度文学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但此时,诗人的头脑十分冷静,并未被狂热冲昏头脑。
⊙他写信给罗森斯坦:“这是荣誉中的王冠……然而,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更加艰巨的考验。奖金将使公众产生兴奋的汹涌浪潮。这几乎是那样的不幸,犹如把一条狗尾巴绑在洋铁罐上,以便使它不能叫喊,不能相聚,一步不也不能动弹。过去一些天来,我被压在电报和书信堆里喘不过气来,有些人没有读过我作品的一字一句却最卖劲地显露自己的快乐。其实,那些人的心里对我是不存在任何友情的。我如何对您说呢?我多么讨厌那些嘈杂声。这些不真实的举止真使我惊骇。
⊙实际上这些人不是为我而是为我的荣誉而尊敬我。”泰戈尔看重的是文学的价值。他不为名誉所累,不为公众的狂热所裹挟,在加尔各答各界知名人士500人组成大型代表团,乘车前来和平之乡表示祝贺时,诗人拒绝接受他们的祝词。泰戈尔将全部奖金献给了桑地尼克坦学校,重新投入了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