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曾经讲述他的经历:“在感情里,当我发现她在撒谎后,一切都变了。我会觉得一切都是假的,包括以前她对我的好,我觉得眼前这个人好陌生。”
如果说撒谎是一根刺,那么欺骗就是一把刀。欺骗和撒谎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掩盖事实的真相,只是程度上有差别,比起撒谎,欺骗的程度更深,伤害也更大。一般我们说欺骗的时候,往往是说触及了道德甚至法律的事情,比如婚外情。
网络上有一个短视频特别火,这个视频讲了男生在纪念日的那天跑到女朋友的城市,想给对方一个惊喜,却发现她竟然跟别的异性在一起,原来女朋友一直在欺骗他。来自最亲密的人的欺骗,是最伤人心的。当我们发现伴侣在撒谎,甚至是欺骗时,我们该怎么办?050 你对Ta说过谎吗?一项研究显示,在参与心理实验的人当中,有92%的人承认他们曾对爱人说过谎,而剩下8%的人说没有对爱人说过谎,而这8%的人是不是都如实回答就不得而知了(Cole,2001)。根据这个统计数字来看,好像大多数人都在爱情中说过谎。同时,很多人都抱有一种侥幸心理:"我跟Ta说个谎,只要不被发现不就行了吗?"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一方面,当你撒谎后,即使Ta对你没有一点怀疑,你心里也非常清楚自己撒谎了,这就很容易产生欺骗者猜疑的心态,也就是,你作为一个撒谎者,也会怀疑你的另一半也是撒谎者,大有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的感觉(Sagarin et al.,1998)。而这种心态无疑会给你的内心种下一颗不信任的种子,在某一天真切地伤害到你们的关系。
另一方面,人们出于自我服务偏差,当自己犯错时会倾向于给自己脱罪,就会认为是对方的错,我撒个谎也没什么,时间一长,就会加剧说谎频率,进一步损害与另一半的信任感。 【三种谎言】 撒谎也有很多类型,从小谎到弥天大谎,从善意谎言到恶意的欺骗,处理的方式都应当有所区别。 第一种谎言,我们不仅不拆穿,还要享受——那就是出于爱和关怀的谎言。当你娇嗔地问男友,“我漂亮还是抖音上的小姐姐漂亮"时,诚实的男友每次都像魔镜一样告诉你真相:“你的脸太大了,胸有点小,腿再长点就好了。”你会因为他的诚实而感到开心吗?当你一脸自信地跟女友秀出肌肉,自豪地说“我恐怕是世界上最帅的男人了",女友像魔镜一样诚实地说:“你让吴彦祖的脸往哪儿搁?”你会因为她的诚实而感到欣慰吗?很显然不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伴侣有点违心的夸赞、刻意的赞同以及假装理解,这样的谎言对亲密关系不仅没有威胁,反而具有一定的情感支持的效果(Watzlawick,Beavin,&Jackson,1967)。所以,大胆地接受和享受Ta的夸赞、认同和理解,哪怕是有一点点的小瑕疵,真相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事。 第二种谎言,是一方不想损害另一方的期望而撒的谎,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类谎言(Millar, K. U.,&Lesser,A.,1988)。当我们觉察后,需要挖掘它背后的真正需求。女生给男生打电话,希望他能陪着出去逛街,男生说自己特别忙,因为论文马上要交了。结果女生发现男生的游戏账号处于在线状态,一气之下吵着要分手。当我们察觉另一半这一类的谎言时,我们需要注意两点:1.这一类的谎言本质上是出于维护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并052 没有太大的恶意。当你能意识这一点时,就能快速冷静下来,避免过于冲动,说出一些伤害对方的话,而导致问题升级。 2.关注谎言背后的需求。比如上述那个案例,男生骗女友在赶论文结果却是在打游戏。在这个情境下需要思考两个问题:男生撒谎的初级动机是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你可以看到男生的需求是打游戏,女生的需求是去逛街,所以男生撒谎的初级动机是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男生完全可以选择直接告诉女生:“我今天已经答应舍友要一起打游戏了,明天再陪你逛街好不好?"为什么要撒谎呢?这就是撒谎的深层次原因。现实情况有很多,比如男生如果选择直接拒绝,女生会直接发飙,或者男生认为女生会强制他去逛街。我们可以看到,撒谎的终极原因是沟通和相处模式的问题。 当你能分析到上面两点,事情就很明了了,基本可以锁定解决此类冲突的方向。那就是解决沟通双方的需求和逐渐改变相处模式。 第三种谎言,是最严重的谎言,也就是涉及情感上的欺骗行为,比如背叛、劈腿,是对亲密关系伤害最大的欺骗行为。 遭遇背叛,要原谅吗遭遇背叛到底是否应该继续这段感情?当人遭遇背叛,理性化的处理方式当然是离开这个人,重新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但在现实中,有太多的人困于生活的壁垒中,无法完全独立于家庭生活或者独立于另一半。因此,对于到底要不要原谅或者要不要继续,更多的是一种个人选择。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清楚,不管是否要继续这段感情,都可以尝试去原谅,去宽恕。但原谅不代表隐忍,不代表忽视我们受到的伤害,更不代表彻底忘记对方犯的错,而是意味着自我关照式的原谅。 自我关照式的原谅,是基于关爱自己、有原则的原谅。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女性,当发现自己的伴侣有背叛的欺骗行为后,往往会陷入矛盾中,一开始是各种歇斯底里,冷静一点后又开始想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甚至沦为无条件的原谅、讨好对方。这样的做法会让自尊再一次受挫,让情感遭遇二次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