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于天地之间,常常为生计所迫使,东奔西走,艰辛劳碌,能做到云水随缘之心态者又有几人?更莫奢谈逍遥自在了。
一个人对生命之中的一切,总想把握得很牢,其实生命是永远都不会让你完全把握的。人生不可能完全被掌控,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生命中总有些难以预料的事情,有时无须太过执著,正如手中的一捧细沙,握得越紧,越容易流失。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中,一切藏得严严实实,其实却十分不牢靠。
无德禅师一直在四处行脚漂泊,一天经过佛光禅师那里,于是便去拜访他。
佛光禅师惋惜地说:“你是一位很有名的禅者,为什么那么辛苦地四处奔波,不找一个地方隐居起来呢?"无德禅师无可奈何地答道:“我也想隐居,可是我拿不定主意,请问究竟哪里才是我的隐居之处呢?”佛光禅师不客气地指出:“你虽然是一位很好的禅师,可是却连隐居之处都不知道!”无德禅师开玩笑说:“我骑了三十年马,不料今天竟被驴子摔下来。”意思是说我三十年来见过不少大风大浪,今天却被你难住了。于是无德禅师就在佛光禅师这里住了下来。 一天,有一个学僧问道:“我想离开佛教义学,可以吗?请禅师帮我抉择一下。” 无德禅师告诉他:“如果是那样的人,当然可以了。” 学僧刚要礼拜,无德禅师却拦住他说:“你问得很好,问得很好。” 学僧道:“我本想请教禅师,可是我还没有……”无德禅师打断他:“我今天不回答。” 学僧执著地问:“干净得一尘不染时又怎么办呢?”无德禅师答道:“我这个地方不留那种客人。”学僧再问:“禅师,什么是您特别的家风?”无德禅师说:“我不告诉你。” 学僧不满地责问道:“您为什么不告诉我呢?”无德禅师斩钉截铁地答道:“这就是我的家风。” 学僧更加不满了,讥讽道:“您的家风就是没有一句话吗?”无德禅师无奈地随口说道:“打坐!”学僧顶撞道:“街上的乞丐不都在坐着吗?”无德禅师拿出一枚铜钱给学僧。学僧终于省悟。 无德禅师再见佛光禅师,郑重其事地说道:“我现在已找到隐居的地方,那就是当行脚的时候行脚,当隐居的时候隐居!"我们若看待自己的命运如不系之舟,行云流水随他去,便能随时随地,随遇而安。 纳福惜福,生老病死皆有福以自我为舟航释迦牟尼佛在涅槃前曾说:“以自己为岛屿、为舟航、为明灯。”是多么肯定“自皈依”和自己拯救自己的力量啊。 心即那根横木,丢在人生的海中,会奇妙地成为舵和桨。生命之舟的航行没有停歇,你自己就是可靠的灯塔,照亮前行的舟航。 其上有各种承载,我们一起试着做个旁观者来看看,这艘生命之舟执著为何,抛却为何?一只飘摇的生命之舟,从时空的长河中缓缓驶来。 舟中有一个刚刚诞生的生命,他不会说、不会笑、不会跳、不会闹,也不会思考,他只是沉睡着,远处传来一个声音:“你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刚诞生的小生命重复道:“我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生命之舟在时空的长河中默默前行。忽然,又传来一个声音:“等一等!我们想与你一同旅行,请载我们同去!”随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痛苦与欢乐、爱与恨、善与恶、得与失、成功与失败、聪明与愚钝,手拉着手游向生命之舟。 痛苦从左边上了船,欢乐从右边上了船;爱从左边上了船,恨从右边上了船……待这些人生的伴侣们进到了船舱,这只飘摇的生命之舟顿时沉重了许多,舱中的气氛顿时活跃了,哭声和笑声接连从舟中传出来。 忽然,又一个喊声传来:“等一等!等一等,还有我们。”随着声音,只见清醒与糊涂、路人与朋友双双携手游来。清醒从左边上了船,糊涂却迟迟不肯上去。路人从左边上了船,朋友也迟迟不肯上去。 “喂!怎么回事?朋友!糊涂!你们快上来呀!”一个声音招呼着他们。“不!除非糊涂先上去,我才会上去!否则,生命是容不下我的!”朋友说。“不!我也不想上去,我知道我是不受欢迎的!"糊涂说。“请上船吧,糊涂!你知道你在我的一生中多么重要吗?我要得到朋友,首先要得到你,我要成就一番事业,没有你也是万万不行的。”船中的生命呼唤着。 于是,糊涂犹犹豫豫地上了船,朋友紧跟着也上去了。飘摇的生命之舟,在时空长河中满载着前行。 这时,后面又传来了呼唤声:“等一等我,别忘了我!我一直在追随着你哪!”这是死亡的呼喊。 生命之舟没有停下,不知是它没有听见,还是不愿听见死亡的声音。生命之舟继续向它的“去处”驶去。死亡紧紧地在后面追赶着。 生命如船,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要想使船在抵达彼岸之前不在中途搁浅或沉没,就必须轻载,只取需要的东西,把不应该要的就搁下。 无所牵系,各有承载真正幸福的人生,难以圆满。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 “喜欢月圆的明亮,就要接受它有黑暗与不圆满的时候;喜欢水果的甜美,也要容许它通过苦涩成长的过程",人生总是“一半一半",在人生的乐、成、得、生中,包容不完美,才是真正完整的幸福。 “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 白居易曾在《适意》中这样表达过自己对自由生命的向往之情。自古以来,失意的文人墨客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希望能在游玩嬉戏的清逸洒脱中陶冶性情,驱除烦恼。 闲来寄情山水,春鸟林间,秋蝉叶底,淙淙流水过竹林;四山如屏,烟霞无重数,荒径飞花桥自横。这般景象,可谓完美。 很多人都执著于追求完美的人生,凡事要求完美固然很好,以示精益求精,更上层楼。但佛学大师却不断地给世人以警醒:有的人因小小的缺陷而全盘否定人生的意义;有的人因为小小的遗憾而将手中的幸福全部放弃。这样追求完美,有时反而因噎废食,流于吹毛求疵,不管于自己还是于他人,都是一种不必要的辛苦。真正幸福的人生,本来就有缺陷,在追求完美人生的同时,要能够认清人生实相。 人生实相,就如一只飘摇的生命之舟,无所牵系,却有各种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