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办公室里的同事是由性格、志趣、爱好、习惯和工作作风互有差异的个体组成的。在密集型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往,有时由于认识上的不同或个人的性格、作风、习惯上的差异,难免会产生某些矛盾,在言谈话语上发生或明或暗、或强或弱的冲撞。
产生矛盾,发生冲撞,一般来说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如能正确对待,大都可以“有惊无险”。但双方产生了矛盾,反而附加一些意气用事的做法,如嘲讽、责问、谩骂、嗤之以鼻等,就可能激化矛盾,由一般的语言不和发展到感情破裂,甚至反目成仇。
同事之间的语言相撞,常见的有三种情况:第一是高压冲撞。多发生在资格老、后台硬、能力强的人身上,他们面对资历浅、无根基者,不能平等相待,而是自以为高人一头、居高临下,在态度、语言上冲撞对方。第二是挑衅式冲撞。多发生在有成见、有私怨的同级之间。他们为出心头之气,报“一箭之仇”,或主动进攻,或借机发难。第三是暗喻式冲撞。多在老谋深算者中出现。这种方式在女性中也不鲜见,她们有话不讲在明处,而是通过暗示性、比喻性的语言形式,旁敲侧击,“吹冷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不满。 同事之间不管什么样的语言冲撞,都是有害的。当主动冲撞者实施冲撞,被冲撞者由于自尊心的作用和保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势必采取自卫措施。这样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同事之间一定要竭力避免语言相撞。为此,首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学会理解人、尊重人,真正平等待人,让他人从自身的修养、语言、气质等理解自己、尊重自己,而不可言语无状、盛气凌人、以势压人。一旦发生了言语冲撞,也要有正确的态度,妥善处理后果。心平气和地谈心,交换意见,融洽感情,避免把意见积存起来,久而久之变为成见。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嫉妒者所受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都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使他痛苦万分!”嫉妒就是这样“害人又害已",但女性又恰是一种善嫉妒的动物。 嫉妒之心一经产生,便要在语言上或明或暗地表现出来,严重者甚至会不择手段,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结果既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 大凡不协调的群体,多半是因为其中某些成员嫉妒心很强所致。他们互存意见、互不服气,在语言上互相指责,如说: “我不行,你更不行!""你有什么了不起的,就会臭美!"在这样令人窒息的环境中工作,人的心情不会舒畅,其才能自然得不到发挥,工作很难取得成绩。 嫉妒对一个人的处世为人是非常有害的,对此必须警惕。 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同事可能在某件事情或某项工作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成了失败者。对此,其他同事不要冷嘲热讽,幸灾乐祸。这时讽刺挖苦无异于火上浇油,给人伤口上撒盐,其结果是于己无益,于事无补。如果对其给予必要的同情和关心,帮助其总结教训以防重蹈覆辙,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团结了同事。美国大企业家洛克菲勒的同僚贝德福,一次在南美洲错做了一宗生意,赔了一百万美元,他为此懊恼不已。而洛克菲勒不仅没有指责他,反而更加尊重和信任他,并鼓励他道:“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成功与失败都是正常的。振作起来,从头开始,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这使贝德福十分感动,后来他终于获得了成功。 这里有几个方法可让你的同事既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又能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干劲。 首先,向他们描绘远景。当有一天,你的同级情绪低落、缺乏干劲的时候,他可能是对公司的前途没有信心,认为这样干下去自己不会有多大出息。这时,你要做的就是向他描绘一下公司未来的远景,让他感到自己的前途与公司的发展是多么密切相关,从而激发他投身事业的热情。你可以告诉他:“我们公司虽然小了些,目前也还不能与其他公司抗衡,但要看到,这几年我们公司发展还是很快的,尤其是新的总经理上任以来,在公司内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照这样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我们就可以和那些大公司一争高下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公司的领导很重视年轻人,不论资排辈,像你这样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肯定会受到重用的。”相信这一说,他的心情一定会畅快许多。 当然,描绘远景不仅限于描绘公司的远景,这其中包括描绘个人的远景、家庭的远景等。 其次,给他好的评价。某个人的悲观失望,常常是悲观失望,常常是由于他对自己没有信心,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这时,最好的激励方法就是帮他重新评价自己,找回自信。其实,任何人的身上都有其他人所缺乏而自己所独有的优点,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你同级身上的“闪光点”。当你的同级因某次谈判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懊恼时,你可以对他说:“其实你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要太自责了。你对自己不满意,这正说明你有责任心,其实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只要有责任心,就不怕工作干不好。好了,现在我们该分析一下谈判失败的原因了。"好的评价不仅可以使对方重树信心,而且可以融洽同级间的相互关系,因为在对方眼里,你就是他的“知音”。 最后,听他们诉苦。由于工作、生活的压力,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些苦衷要向别人倾诉。如果同级找到了你,向你讲述他的烦恼,你就要做一个忠实的听众,表现出你最大的同情。同时,不要一言不发,这样会使他觉得你对他的讲述缺乏兴趣或有所怀疑。你要适时地表明一下你的态度,话语不可太多,不能喧宾夺主,比如,你可以说:“哦,是这样啊!"同时露出惊讶的神色,或者说:"真是想不到的事情,真是太遗憾了!我也有同样的遭遇。”向别人表示你的同情,这也是获得友谊的一种有效方法。 听别人诉苦,让他释放心中的郁闷与不满,就可以使他的心情归于平静,重新积聚起对生活和工作的信心,这其实是一种不作为的作用,是一种特殊的激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