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养生 > 养生知识

【郭洁养生经】

作者:一品健康 来源:www.yipinjiankang.com 时间:2024-09-13 14:19:47分类:养生知识

简介  西安体育学院郭洁教授,1936年曾参加过第十一届奥运会,并几十年如一日顽强地坚持锻炼,成效显著。现在他虽年事已高,但仍身体健康、精神抖擞,还被授予健康老人称号,并颁发了奖状。

【郭洁养生经】

西安体育学院郭洁教授,1936年曾参加过第十一届奥运会,并几十年如一日顽强地坚持锻炼,成效显著。现在他虽年事已高,但仍身体健康、精神抖擞,还被授予健康老人称号,并颁发了奖状。

⊙郭老的测试中发现,其多项体能及临床检验指标均超过40-50岁中年人的水平。郭老充满生命活力的突出表现有如下8个特点:1.情绪乐观、精力充沛,食欲良好、睡眠香甜,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2.目光炯炯有神、应变能力强,骑自行车能在街道上来去自如。3.体态良好,体重得当,关节灵活,肌肉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4.心肌发达,心跳缓慢有力,是典型“运动型心”,能有效地发挥自己体力、耐力及运动能力。5.血管富有弹性、血压不高,血脂、血糖值均居正常。6.吸氧充足,肺活量高达4600毫升。7.免疫球蛋白含量居高,具有抵御日常感冒、多发传染病以及抗癌的能力。8.骨质硬度大,有较强的抗压、抗骨折的潜力。

【郭洁养生经】

⊙实践表明,郭老健身的成功经验可具体归纳如下三条:一、力求锻炼方法多样化,不单一。每天除坚持慢跑与快走相交替的有氧耐力性锻炼之外,还要进行增强腹背、四肢肌力、关节柔韧性的练习以及球类活动等。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进行多样化的锻炼,能够综合性地活跃人的生命力,使人体的各种器官功能都得到增强,这对延缓衰老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由中青年时期的竞技锻炼方式,迅速转变为健身性锻炼方式。

⊙通常不再参加剧烈活动和比赛,这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锻炼原则。

⊙三、运动强度相当于中小运动量(运动时心率以不超过100次/分为宜),逐步达到中等强度(心率130次/分)。每次锻炼结束之后手足有温热感。yipinjiankang.com

⊙总之,“动诸关节,使人难老”,“四体不勤,导致衰老”。运动能够取得显著成效,关键在于坚持科学的锻炼方法。

彦涵养生经】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创办了鲁迅艺术学院。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些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幸存者们大都已是耄耋之年,版画家彦涵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拿着彦涵先生自己创作的这幅肖像画给他的朋友去观赏,观者无不啧啧诧异道:“这是彦涵?这么年轻,这么神气。”言外之意是彦涵美化了自己。83岁的彦涵教授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

⊙他不仅思路清晰、声音洪亮,而且语言幽默风趣,更难得的是他如此高龄仍把每天的活动日程安排得很满,除了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外,就是作画,而且所作的绘画作品大都颇有创新的味道,令人无法想象这是一位“曾和死神握过手后又离开了它的人。”

⊙彦老说:“革命老人谢觉哉曾经说过,‘我不怕死,如果怕死可以不死或迟死,可以怕死;怕死反而促死,所以我不怕死’。我赞成谢老的这句话。我20岁时身体就不好,21岁就得过胃溃疡,后来曾多次大出血。当时正处于战争年代,条件十分艰苦,医疗情况更是可想而知,根本就顾不了这些。1960年正逢三年灾害期间我做了大手术,胃切除了3/4。1989年又得了心肌梗塞,是从死亡线上抢救而得以重生的,我不愿意过早地去见马克思。”

⊙彦老说,他的养生之道有“三淡”,即淡忘年龄、淡?白名利、淡于生活。淡忘年龄就是不被年龄所累,不背年龄大的思想包袱;淡泊名利就是不被金钱所迷惑,而是向较高的精神世界去追求;淡于生活就是戒除烟酒,减少大鱼大肉,吃得清淡些。

1957年,他曾被打成右派,且长达21年之久。在受迫害的日子里,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以“乐不可以忘忧,忧要自寻快乐”的座右铭来约束自己,鼓励自己。彦老说:“艰苦的日子过去了,我作为一个革命的幸存者活了下来,今天的牙齿全部是假冒伪劣的,虽然不吃什么补品补药,可心肌梗塞这个东西还是在肌体上筑了个‘据点’。我历来主张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医生的话是不能不听的,饭可以晚吃,而药则必须按时去吃。我现在是每日多餐,每餐少食,基本不吃肉,多吃青菜和豆制品。‘人老先老腿’,对于画家来说更是如此,站都站不住还怎么作画?我每天早晨和傍晚都要去散步,不远,就是围着这座楼转圈,充当一次‘业余保安巡逻队员’的角色。散步回来休息一会儿便开始作画。我认为,写字画画要调整气息才行,这实际上也是另一种形式的锻炼。”

⊙彦老每天还要看三四种报刊,人老了,但思想要跟上,这样才会有现代的语言,才会有年轻的感觉和作用。

王近仁养生经】

湘菜名师王近仁,曾在中南海为毛主席做饭近七年,并给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董必武、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做过饭菜,是烹饪界的名人。八十多岁的老人,身体硬朗,还带徒授艺,活跃在烹饪战线上。问及老人的养生秘诀,老人说:“要有一个平静的心态,生活有度,多运动,胸怀开阔。”

⊙老人不抽烟,饮食以粗茶淡饭为主,不挑食。他最大的嗜好就是喝酒,但不过量。每天中午晚上喝两顿,一天二两白酒,喝酒不挑牌子,只要是白酒就行。他每天读书看报看电视,尤其爱看老故事片。

⊙国庆五十周年之际,中央台播放《开国领袖毛泽东》,他每集必看。老人身体没有什么毛病,脸色红润,记忆力很好,只是六十年来的烹饪生涯,落下点儿职业病,一条腿患了脉管炎。他很健谈,无论妇孺老幼,都谈得来,浓浓的湘音里,不时幽默地调侃几句,他说:“我有什么话不憋在肚里。”他乐观豁达,老伴去世后,他的衣服都是自己洗,而且每天还下厨做饭;中午给两个上学的孙子做饭。剩余的时间,便是休息,在家看电视、读报,调养身体。

⊙他给毛主席和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做过饭。这是他个人辉煌的历史,他可谓是一个名人,但他从不以名人自居,积极将毕生心血传授给徒弟们,并写作出版了《中国湘菜》一书。

⊙平淡是真,宁静而致远,这就是王近仁老人的生活写照。

刘长瑜养生经】

刘长瑜在1951年考进中国戏曲学校时,还是个弱不禁风的女孩子,再加上先天性幽门狭窄,好些人瞧她不起,认为是“跑龙套”的料子。当时,她哭了几晚,向老校长王瑶卿提出退学的要求。可是,作为“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老师,却认为她有学“青衣”的灵气,只要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坚持勤学苦练,日后必能成功。

⊙后来,她果真因为主演《窦娥冤》而一举成名,接着在《玉堂春》《红楼二尤》中大出风采,更因《红灯记》中扮演铁梅,誉满全中国;以至于五次进中南海为中央首长演出,受到毛主席、周总理亲切接见。

⊙不过,名人亦有难念的经。生活中的刘长瑜,经受的折磨和打击够沉重了。1967年才结婚,仅仅4个月后,丈夫就患肺癌撒手人间。

⊙再婚后,爱人又在练功时折断腿骨,长期卧床不起。她本人却因“样板戏”卷入是是非非的政治漩涡中,并一度息影舞台,连一些媒体都认为她一蹶不起,扼腕叹为“日落西山的老太婆”。

⊙多年后的刘长瑜再次在电视中、舞台上献艺时,竟是红颜不减、春色依旧。她对我们“实话实说”:“这没有什么奥秘,主要是从前辈艺术大师身上学会了坦然。‘坦’,是坦诚、坦白、坦荡,‘然’是自然、天然、超然。”她认为人的悲愁喜乐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刘长瑜在最痛苦时,依然没有间断练嗓、练功,依然常哼唱着《达板的石路》,并且书写了“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的“诗训”,勉励自己及家人。她说,坦然既能养生又能健身,要能真正做到可不容易。

⊙由此,刘长瑜奉劝世人:欲想青春不老,外表的美容,远远不及内心的坦然!刘长瑜磊磊落落引用了她的“恩师”苟慧生先生一句话:“心胸坦然葆红颜。”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郭洁养生经】:http://www.yulujidi.com/jiankangyangsheng/yangshengzhishi/23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