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存最早的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托名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所著,虽然从古文字、音韵学、训诂学的角度,我们大约可以推断出《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一部中医学著作托名中华民族的初祖所为,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医药文化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诞生而产生的。如果把中医药比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只金鼎,那么,《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就是这只金鼎的三足,而这三部伟大的中医药经典著作到汉末或已成书或已基本成形,这说明至少到两汉时期,中医药已经发展到了高度发达的程度,并在以后近两千年的时间里指导着中医学不断在探索、实践和创新中发展和进步。
数千年来,中医药治疗在减缓疾病的恶化的同时,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中医药的最终目标并不仅仅止于治病,而是更进一步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这就包蕴了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深邃内涵。
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曾说:“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这说明中医药的这种深邃的内涵不仅可以疗疾救人,还可以通过调整人的生活方式进行养生,达到健康的目的,而这正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养生知识和方式,有人说整个中医学就是一门广义的养生学,从一定角度而言是有道理的。
“养生”一词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就已经出现了,《孟子·离娄下》有:“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在这里,“养生”指的是奉养活着的父母或未成年的子女,还不是后世的“养生”概念。但《孟子·尽心下》有“养心莫善于寡欲”,已经谈到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庄子》中则有《养生主》-文,专谈养生的要领,强调养生要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在古代,养生还有另外的说法,叫“摄生”,最早见于《老子·五十章》:“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孔子虽然没有使用“养生”、“摄生”这样的概念谈论养生问题,但《论语·乡党》中所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季氏》所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等等,都表达了孔子在养生方面的主张。从记录先秦诸子思想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先秦诸子百家都非常重视养生,重视养生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yipinjiankang.com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等。养,就是保养、调养、补养;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说文解字》中说:“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凡生之属皆从生。”《易传》也说:“天地之大德日生。”我们大致可以把养生归纳为: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从而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目标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养生强调“治未病”,也就是将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这其实反映了中医养生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即“治未病”。
中医养生关注的并非疾病本身,而是关注如何达到身心健康的状态,《黄帝内经·灵枢·本神》中就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事实上正是在《黄帝内经》这一原则指导下,中医养生形成了自己非常鲜明的特色。
首先,中医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老子·二十五章》中也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要求人遵循犬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法则,依据气候的变化、寒暑的更迭、昼夜的交替等自然情况而生活,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从而健康长寿。正如《吕氏春秋·尽数》中所说:“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
其次,中医养生强调调摄情志。《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所谓“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调摄情志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养心、养性。《道德经》所谓“少私寡欲”,因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干欲得”。《黄帝内经·灵枢·本藏》也强调:“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这说明只有调摄好七情和五志,才不会伤神、伤精,而神安、保精才能形壮、寿长。
第三,中医养生强调节制饮食。一方面不能暴饮暴食,因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黄帝内经·素问·痹论》)。另一方面还要五味调和,也就是要营养均衡。中医认为食物的性味有酸、甜、苦、辛、成的不同,而五味又与五脏有对应关系,“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苦,心气喘满,肾气不衡。味过于甘,脾气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因此五味调和,才能“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从而尽享天年。
第四,中医养生提倡动静结合的健身方法。《庄子·刻意》中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
在传统养生、保健文化中,发展出各种融合调节呼吸、自我按摩和身体动作为一体的导引功法。现存最早的、并且完整地描述呼吸锻炼的,是战国初的《行气玉佩铭》,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在运用一些导引保健功了;而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等动静结合的健身方法也经过漫长的历史时间检验,成为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
当然,正如整个传统文化都具有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情况一样,中医养生也因时代限制和著书立说者个人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需要我们理性批判的内容,如对某些食物、药物或功法的过分推崇乃至依赖,对成仙、成神的不切实际的追求,对房中术、御女经的盲目崇尚等等,在阅读时,读者还是要本着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牢记古人“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告诫。
瑕不掩瑜,中医养生文化所具有的鲜明特点成为在当今国情下我们急需的维护身心健康的精神宝库。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关注养生,但由于中医养生文化以古代汉语为载体,中医古籍文辞古奥、语意深邃,有许多专业术语,并涉及文、史、哲、医等多学科的内容,给现代读者阅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这些著作既包括奠定后世中医养生思想的理论走向和基本理论框架、同时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也包括最早的中医临床百科全书《千金方》;既有世界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食疗本草》,也有中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还有专谈饮食宜忌的《饮食须知》和几世为良医的清末温病大家王士雄的食疗专著《随息居饮食谱》;既有被康熙皇帝和慈禧太后从中年起就随身携带并要求死时用以陪葬的养生秘籍《遵生八笺》,也有名士养生第一书《闲情偶寄》,还有辑录“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苏轼的养生实践经验的《东坡养生集》;既有系统阐述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养生思想的《摄生消息论》,也有元末明初享寿百余岁的多才多艺道士冷谦的健身气功学代表作《修龄要指》;既有“山中宰相”陶弘景采摭前人养生要语加以删弃繁芜、归纳提要而成的《养性廷命录》,也有汇集一百三十余种古籍中养生理论和方法而成的《养生类纂》,还有集清以前养生之大成的《养生三要》;既有博采各家养生论述并总结病后食疗、宜忌的《寿世青编》,也有中国最早的老年养生专书《寿亲养老新书》;既有写作《了凡四训》的明代袁黄的养生学著作《摄生三要》,也有被誉为“六十寿礼”的老年养生专著《老老恒言》,等等。
这些养生著作基本涵盖了中医养生最精华的内容,同时这些著作的作者绝大多数都享寿八十余岁,其中还有数位百岁老人,可见其养生理论和实践经验切实、有效。
中医养生文化如浩瀚的大海,希望这些知识成为读者的渡海之舟筏,带领大家不仅领略中医养生文化的壮美风景,也带领大家驶入健康长寿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