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月20日,老红军战士向多本,在他的家乡愉快地度过了110岁生日。
⊙1951年,63岁的向多本在贺龙元帅的外甥廖汉生的关怀下,与新疆军区八一子弟学校缝纫员陈玉华结婚,现有一子一女。1966年,向多本在新疆军区退休,享受副师职待遇。1997年,离开家乡40多年的向多本携妻子儿女回石门老家定居。
⊙目前,向多本老人身体十分硬朗,一点不像百岁老人。他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行走自如,精神矍铄。医生曾对他做全面检查,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各项指标的相当于70岁的健康老人。向老80岁以前,每天黎明即起,跑步3000米;80岁以后直到现在,每天清晨打拳半小时,然后洗漱。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他坚持一日吃两餐,现在早餐要吃一碗稀饭、5个馒头或者半斤面条,中餐吃米饭三大碗,以吃蔬菜为主。儿媳和孙子出去后,他一人在家,看电视、打拳、读书报,每天还坚持高声朗读《毛泽东选集》。
【杨振宁养生经】
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是第一位摘取诺贝尔奖桂冠的美籍华人,他除了在科技领域有惊人的创举,在养生健身方面也有独到的认识。
⊙杨振宁童年时代是在北京清华园长大的,他的父亲是清华大学数学系的教授。他在清华园内成志学校上学时,成绩一直很好。平时他除了看课内书外,还大量阅读课外书。后来上大学,读博士,去留学,搞科研,他不忘博览群书。他认为,读书不仅可以增知识、长学问、博学多才,也可以防治疾病、养德健身。他说,许多疾病来源于不良情绪和不良的品行。读书是最好的心理疗法和道德规范。读万卷书,等于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活百个人生,使自己精神、品行不断进入新的境界,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有道德修养的健康人。有人说,好人无长寿,歹人活百年。其实,好人长寿的例子太多了。孔子一贯提倡道德修养,认为大德必有其寿。孔子活到73岁,在“人到70古来稀”的封建社会可算是有德有寿了。唐代药王孙思邈,也主张养生须养德,他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孙思邀活到102岁,是养生须养德的典范。相反,歹人活百年的很少,《金瓶梅》中的西门庆,纵然有一身好武功,可他酒色过度,财气伤身,只活37岁就暴病而亡。yipinjiankang.com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为人刁钻,心狠手毒,20多岁就命归西天。这些人的不良品行,不良情绪,违背良心道德,必然摧残健康,缩短寿命。
⊙杨振宁每天学习、工作十几个小时,几十年如一日。按理说,生命在于运动,一直是我们认作健康的信条,杨振宁则是一个很少活动的人。他认为,过度的运动会影响寿命,心静才是最好的养生、长寿之道。高僧长期坐禅,很少运动的作家、书画家和科学家,终生处于“静态”中,寿命都比运动员高,相反,运动员的健康状况并不很好,不少运动员40来岁就患心脏病,多数人的寿命还不及普通人。这说明,过量的运动是有损健康的,长期的剧烈运动会破坏人体内的生理平衡,加速器官的磨损和某些生理功能的失调,直接影响寿命。杨振宁说的“静”,当然不是过度的“静”,过度的“静”,也不利于健康。他说的“静”,是指陶冶性情的运动和恬淡养心静处相结合,一张一弛,使人的情志得以和谐,身心得以调摄。
【吴祖光养生经】
我国著名的剧作家吴祖光自幼喜欢体育运动。在小学读书时,他特别喜爱溜冰。每天早晨上学,他总不忘带上一双冰鞋。放学后就和伙伴们一同跑向溜冰场。在零下30多度的寒冷天气里,他和伙伴们在冰上欢快地玩着,你追我赶,十分有趣,有时,直玩到天黑才各自回家。
⊙那时,吴祖光对溜冰简直着了迷,他和伙伴们都喜欢过冬天,盼着学校早点放寒假,因为放了假,他们就会有更充足的时间到溜冰场玩个痛快。成为作家后,吴祖光曾对自己少年时代这段有趣的生活作过描述,他写道:“……冰场在露天,北风呼啸,有时甚至雪花飞舞,我们反而脱去了外衣,穿得很单薄,跑啊!跑啊!不但不冷,还暖和得很。”这段生活对作家来说,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从中学时代起,吴祖光又喜欢上了骑自行车。他曾几次向父母要钱买车,可家里总是不给他买,原因是怕他年纪小,骑车有危险。虽说家里没给他买车,但他抵不住同学们骑车的诱惑,竟背着父母,偷偷地学会了骑车。后来,父亲终于答应给他买车了,他欣喜得欢蹦乱跳,手舞足蹈。他用父亲给他的50元钱,买了一台狮轮牌的英国自行车。
⊙回到家里,他看着崭新发光的自行车,竟兴奋得一夜没有睡觉。
⊙直到1949年,他又在香港买了第二辆车。这车质量好又轻快,伴随他度过了近30年。在北京城里,吴祖光不论去什么地方,或办事或开会或去朋友家做客,他总是骑自行车满街跑。
⊙数十年来,吴祖光始终把骑自行车看作健身的一种方式。直至晚年,有朋友见他经常骑自行车上街,就劝他说:“街上车多,有危险,你年纪大了,不要再骑车了。”吴祖光很感激朋友的关心,可他依旧照骑不误。他认为骑自行车的好处太多了,既自由方便,不受限制,又能锻炼身体,一举多得。他还说:“好天气里骑车简直是一种最大的享受,使人心旷神怡。”
⊙吴祖光80多岁时,每天仍坚持读书、写文章、练书法、听戏,与朋友和家人聊天,没有一点老之将至的感觉。他把这归功于长期热爱体育运动的结果。他说人老了,不能过多地参加体育活动,但他对体育还是一往情深的。
【蒋维乔养生经】
蒋维乔,生于1873年,卒手1958年,是近代著名的哲学家、佛学家。
⊙蒋氏幼年瘦弱多病,据说当时的人寿保险公司曾拒绝他的人寿投保,怕会赔本。但他靠长年坚持静坐的方法,不仅改善、增强了体质,而且活到86岁高龄,知果不是家庭变故,受到刺激,可能寿龄还会更长。
⊙蒋氏总结的静坐之法,简便易行,具体修炼时需要注意三点:一、静。静是安坐的前提,又是打坐的目的。静的含义有三个方面:一是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新鲜;二是形静,坐时自然,以形体四肢舒适为度;三是神静,排除杂念,心无所想,意定神凝。
⊙二、坐。坐有坐姿、坐法。儒家的“正襟危坐”,道家的“仙人坐”,佛家的“七支坐”,是典型的坐法。三教的坐法繁多,据说总数有96种,但要点无外端直平坐,双目微闭,两手自然下垂置于膝上,或配以咽津嗽液等。
⊙三、恒。静坐的关键是持之以恒,不仅每天规定静坐半小时至一小时,而且要长年坚持,不可一日偏废。
⊙以上三点,是就静坐的要点而言,还有许多具体、细微的环节,读者诸君可以参看蒋维乔的《因是子静坐法》等有关著作。前些年有合刊的《因是子静坐法提要汇编》出版,是静坐法的集大成之作,对研习静坐养生颇有益处。
【李默然养生经】
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已年近古稀,魁梧的身躯毫无龙钟老态,仍然是那样潇洒、稳健,充满活力。
⊙谈起健身体会,他娓娓道来:“生活规律,坚持锻炼,饮食得当,心情舒畅……”李默然习惯早睡早起。每天清晨,他先到早市逛一圈,买菜、散步一举两得。回来后他做一套自编的健身操,这套操动作舒缓,套路多变,轻松、随意。
⊙这位声名显赫的大艺术家经常亲自下厨,而且还练就了一手“绝活”,他尤其擅长做豆腐。他笑着说:“演奏‘锅碗瓢盆交响曲’也是极好的运动,还可以享受到不少的乐趣哩!豆制品的营养价值很高,我们家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久而久之,我的手艺也大有长进。”
⊙在饮食方面,他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特别注重早餐的营养成分。
⊙零食从不问津,一天两羹匙陈醋,一周三顿粗粮是必不可少的。他认为陈醋可以软化血管,预防血栓;粗粮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常吃方能保安康。
⊙品茗是他的一大雅兴。他对茶颇有研究,称得上是行家里手。春夏喝绿茶,秋冬喝花茶,用他的话说:没茶吃饭都不香。
⊙打桥牌是他最喜欢的娱乐休闲方式。每当和牌友对局时,从他那全神贯注的表情便可以猜中,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听李默然侃侃而谈,你一定会被他那清晰洪亮、极富感染力的嗓音所震撼。如此嗓音难道他有什么保养秘诀?夫人龙潮说:“他呀,天生一副大嗓门,从来不会说悄悄话,一说话就跟吵架似的。他要是打电话,好家伙!站在楼下都听得见。”
⊙老伴的话引得他哈哈大笑:“这可不能怪我,职业造成的,但我说话从不觉得累,也没有声嘶力竭之感。‘秘诀’谈不上,只不过年轻时练过两年气功,实际上就是演员练发声的基本功,气是声的‘底座’,有气才有声。这两年的锻炼使我获益匪浅,直到现在我的底气还特别足。”
⊙李默然的精神生活非常充实,他每年要花一千多元钱订阅报刊,读书看报是他每天的必修课。
⊙从他当选为党的十五大代表后,难得在家赋闲,繁忙的社会活动令他应接不暇,他却兴致极高,乐此不疲。北方汉子所特有的豪爽、直率、洒脱,在李默然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心胸宽广,为人坦诚,从不压抑自己,也从不为繁文缛节伤脑筋。
⊙“君子坦荡荡。”这就是李默然良好心境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