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能够对自己负责的人,还应该对生育、养育自己的家庭负责。
从照顾未成年的弟弟妹妹到赡养自己的父母,从对自己孩子的抚养培育到对自己的爱人始终如一,都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这是一个做人的最起码道德标准。
然而事实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无家可归的孤儿和无人赡养的老人流落街头,仍然有一些人为了自己寻欢作乐而弃自己的家庭于不顾,有的甚至还抛弃自己的孩子和配偶。我们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应该觉醒一下了。
“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陈红、江涛的一首《常回家看看》在1999年央视春节晚会上让太多的人流下了眼泪。两位歌手唱出了感情,而重要的是歌词写出了我们大多数人的心声,我们无法拒绝它的感染。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也许有太多的理由,儿女们越来越少回家了,对家的概念也越来越淡薄了。但也有太多的理由可以反驳这些原因。至少,家有老父母,回家看看则是我们做儿女的义务。 有人也许很孝顺父母,经常打电话回家,但一年之中又回几次家呢?平时工作没时间,节假日想出去旅游,但有没有想过家中的父母正眼巴巴地等着我们回去呢?感情是起伏不定的,而责任是稳定不变的;感情无法讲回报,而责任则规定着双方的付出与获得;感情不能要求对方而只能要求自己,责任则永远是对双方而言的。 有一个作家对此作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如果说婚姻是河流的话,那么责任感便是这条河流的堤坝。没有责任的婚姻,必然如同没有堤坝的河流一样,迟早会干涸甚至死亡。” 小敏和小宁结婚了,他们都是外企的“白领阶层”,两个人的思想都很开放。婚前,两人就约法三章:婚后不干涉对方的生活,给对方的绝对自由。他们向外界宣称要做一对“新时代夫妻”,而且他们的婚姻将是最宽松的婚姻,不会给对方任何束缚,不去承受“婚姻中不能承受之重”。 婚后,两人的确很自由,不过由于缺乏对这个家庭的责任感,两人的婚姻开始亮起了红灯。他们各自“自由”地交往着异性朋友,家庭成了两人共同的旅社,至于妻子或丈夫应遵守的婚姻责任、彼此的忠诚、共同看望父母亲、商量将来的生活等都抛在了脑后。最后,他们选择了分手。 现代社会充满了太多的诱惑,有时就像有一个陷阱,等着人掉下去。假如失去了责任这道堤坝的约束,任内心的各种私欲膨胀,结果往往是爱情的枯萎、婚姻的死亡。 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这道堤坝的作用,在婚姻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遇事能以家庭为核心,时时考虑到自己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那么,婚姻自会稳固又健康。 有这样一句唐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许多人认为,这两句诗是古人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但是这却是古人总结出的夫妻之道。当走完婚礼的殿堂,长相厮守肯定是大多数夫妻的心愿。 婚姻是神圣的。在西方,很多恋人要结婚必须到教堂举行婚礼,必须有牧师主持,面对十字架发誓。在中国,一对恋人要结婚,必须到民政机关登记,领了结婚证才能叫结婚。在一对恋人面对十字架发誓那一刻起,他们就是从今以后同命运、共患难的夫妻了;在一对有情人领到结婚证那一刻起,双方已经向对方承诺了一辈子的爱,就再也彼此不分离了。 社会在进步,但性观念的开放是前进还是倒退,一句话很难说清,但是婚姻却还是神圣的。不过,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视婚姻为儿戏,今天结婚明天离,婚外恋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这一切,都是因为价值观念在改变,新的价值观尚未成型,仍处在动荡之中。但有时我们又很矛盾:看到一对年轻夫妇恩恩爱爱,我们羡慕;看到一对中年夫妇牵着孩子的手逛公园,我们祝福;看到一对花甲夫妇在黄昏里相互搀扶着走过小路,我们感动;但为何我们自己不去珍惜那一纸契约呢?大家都想要荣华富贵,但如果以夫妻长久分离为代价,那么一定有许多人宁可不要荣华富贵。原因很简单,家庭的责任需要共同承担,感情需要相守在一起才历久弥坚,婚姻需要两人长时间地生活在一起才能长久。家庭生活多半是由一件件小事日积月累而成的,其中的酸甜苦辣必须亲自体会才能知道,而作为夫妻,只有共同体会、共同进退、共同荣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夫妻。 一个人,在选择了成家的同时也别无选择地要承担家庭的责任。不管他愿意与否,责任是不可选择的,不去承担就是逃避。家庭成员之间不是服从与被服从、主要与次要的关系,而是平等、互爱的关系。谁没有自己的理想,又有谁不懂得幸福之甜蜜。家庭不同于社会、单位之处就在于家中充满自觉的爱,而这爱来源于每个家庭成员无私的奉献,这奉献源于对家庭的责任感。家庭的每个成员在自己为对方作出牺牲时,其潜意识中都希望得到爱的回报,包括情感上的、言语上的和物质上的。因此说,家庭中的牺牲和奉献绝不应该是单方面的。在一个家庭中,只受用而无奉献的人是人世间最自私的人。追求个人理想的实现是崇高的,但以牺牲别人来成全自己,是否就显得渺小了。理想可以不去实现,但责任一定要负。不敢、不能负责任的人又何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