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快】
乐,不是我们不能快乐,而是我们的心理意动不让自己快乐。
到我的咨询中心里来的大多是不快乐的人,他们试图采用各种方法寻找快乐,接近快乐。比如,抽烟、喝酒、跳舞、唱歌,直到最后染上烟瘾、酒瘾、毒瘾、赌瘾等,仍然觉得自己没有接近过快乐,甚至都没有抓到过快乐的影子。
朋友PP是个很有优越感的人,他也有足够的资产供自己享受优越,但他说,不快乐是最大的遗憾。25岁以前一直以为,有了金钱和名利就可以快乐,结果35岁了,一切都有了,却始终没有得到那种长久富足的快乐。他很怅惘,却又无奈至极。没有谁可以让他得到快乐,包括他自己。他说,他不明白,生命难道注定与快乐无缘吗?快乐是什么样子,显然没有人可以回答得精确。在赌徒的眼里,那些堆得高高的筹码被自己尽数赢取的快乐是转瞬即逝的昙花,随时面临着覆灭和枯萎;在烟鬼的嘴里,快乐是一团烟雾,脑子里一片迷蒙,除了虚无还是虚无;在酒鬼的喉舌间,滚动的是混沌意识里仅剩下来的一点苦痛,虽然麻木,却还会有醒来的时刻。
快乐在每个人的心灵体验里,成了一个尤物,可望而不可即。而事实上,快乐是心理个体自身存在的一种能量,当你靠近一朵美丽的花朵,你会发现它那醉人的馨香,那种怡人的风采,无形中你会体会到在那一刻,你的心灵是宁静的,有一种从内到外的喜悦在里边,不足以欢呼,不足以为外人道,但却是那种散发着自然和谐的能量,让我们的心灵仿佛被过滤一般,这种快乐是持久的。它不同于性爱的短暂,不同于金钱,不同于征服的那种患得患失。为什么?因为这就是忘我的状态。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佛陀在祗园精舍修行时,常常为大众讲法。有一天,佛陀正准备讲法时,大王的女儿跋吉梨公主带着一帮小孩子来了。孩子们带来了自己采摘的各种各样的鲜花,公主带来了从宫中采来的一束莲花。佛陀微笑着接受了孩子们献上的鲜花。yipinjiankang.com
孩子们为佛陀献花后,就像大人一样,静静地坐下来,等待着佛陀开口宣讲妙法。只见佛陀微笑着拿起一朵莲花,在众人前举了起来。他并没有开口说法,良久……正当大家迷惑不解时,只见佛陀笑着说:“我有真实的法眼,它是人人本具的真理宝藏,犹如这莲花的美妙一样圆融无碍,已经传授给了摩诃迦叶。希望你好好护持这只有圣者妙心才能体会的真如妙体,令其常住。”
大众都回过头来看着摩诃迦叶,只见他也如佛陀般地微笑着,注视着佛陀手中的鲜花。
佛陀接着对大家说:“摩诃迦叶因为在当下真实地与花融合,见到了花的美丽。而你们用妄心猜度我拈花的用意,就有了花与心的分别,无法真正体验到花。花与世界万物是一样的,微笑即是花,花即是微笑;拈花的手即花,花即拈花的手;花即佛,佛即花。”
“如果被猜度、担忧、嗔恚等烦恼阻障住了,就不能与花在当下真正地接触。除非你亲自去观赏、体会,否则,花的美丽永远不会与你同在。只有在当下直接契入生命——既不陷落于痛苦,亦不迷失于美妙,才能照见人生的无常与生命的辉煌,获得终极的解脱。”
说完,佛陀就将姨母送的金缕袈裟披在大迦叶身上,嘱咐他成为教外别传的一代宗师。
佛陀的大彻大悟并非我们凡人所不可企及的。其实这番真意,来自对世间万物的淡泊和超然。当你在追求的时候,你体会你融入追求的过程,细心体会能量的互动和交汇,不断地积蓄你正面向上的能量,和它融为一体,这也即是快乐的真源所在。
但可惜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少有人会融入其中。因为我们的内心总在不断地脱离事物本身,而猜度其中的荣辱、得失、利益、纷争,有时候我们追求的并非追求本身,而是被强加了许多的自我欲望在里边,在心理学上,这叫意动。
我们的意动大多把能量耗散在一些与我们所做的事情相互背离的地方。比如,我们工作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所在,为了发挥自己的潜质,找到作为人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的真实生存感觉,但随着人的生存日渐繁复,形成了金钱为主宰的荣誉观,以权势为主导的心理安全观。有许多人觉得有了钱心里才安全,有了权势才能实现人生追求,有了所谓的一呼天下应的派头才够真正快乐。而其实这些,距离我们作为心理个体的人来说,那种快乐与其说是快乐,不如说是落寞。你曲高和寡,谁能理解你内心的苦衷?我们不快乐,不是我们不能快乐,而是我们的心理意动不让我们自己快乐。我们用意动的能量,驱赶萦绕在心头的选择的恐惧,在一路前行的心灵中找不到真实的方向,这才是我们不快乐的根源所在。
走在新的一天的门口,你要问问你自己,我的人生真的没有快乐可言吗?觉察七:“我”的可能性Mary在外企工作多年,能力很强,升迁加薪一直都很顺畅。可是这几年,明显有点力不从心,总感觉自己很累很烦躁,没有以前的那种新鲜感。她找到我不是很直截了当地问:“林老师我该怎么办呢?”而是很有期待地静听,问的只有一句:“我,真的只有这一种可能性吗?"*人类具有父母、成人、儿童三类自我状态。
大概是在Mary6岁那年,因为学习比较好,父母极为重视,于是每次考试之前,她都会接到父母潜意识的暗示:“你要是考不好的话,别人就会笑话你,再也不会喜欢你。”她记得很清楚,为了要考得好,每天都要做妈妈给她买的各种资料,并且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再也没有睡过懒觉,也极少在妈妈面前撒娇企图少做复习资料。
在Mary的内心深处,早就有一道看不见的绳索,将她牢牢地捆绑起来,她总感觉自己一有懈怠放松,就会浑身不舒服。当她放松之后,说起5岁那年的情景:那天天气很冷,下着大雪。她和妈妈在街上走着,准备去买一些东西。这个时候她们看见了一个蓬头垢面的疯子走了过来,那人浑身脏兮兮的,她吓坏了。妈妈指着那个疯子说:“你知道他为什么变成这样的吗?就是因为学习不好,没有人要他,没有人愿意和他说话,所以他才会变成疯子的。”Mary在当时深深地记住了妈妈的话,留下了恐惧的印象。当然那种深刻的记忆,并不是在显性的意识里,而是在她深层的潜意识中。
其实和Mary的情形类似,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都会有某些自己理解不了的下意识的行为和感觉。比如,出门的时候,总会莫名其妙地不相信自己,走了好远非要再回头看看门关了没有;比如明明手已经洗干净了,却还是要反反复复地洗手。
为什么会这样做呢?20世纪50年代由加拿大的艾瑞克•伯恩所发明的一种针对个人成长和改变的有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对此问题做出了很有意思的解答。这就是我们在咨询室里常用的一种疗法——TA沟通分析法。
从理论和哲学的角度来说,TA受到精神分析、认识行为流派、存在主义以及人本主义等多种理论流派的影响。它强调童年早期决定对人们的影响,人格个体有做出新决定的能力,其治疗的最终目的就是促成个体的成长和改变,使个体以有意识的、自发的并且亲密的自主性生活方式,取代受到游戏与自我挫败脚本所支配的生活方式。
现在TA早已经超越它最初的应用领域,在组织管理、企业培训、教育等诸多领域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一种人格理论,它更多的是帮助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从人际互动的层面进行分析,推测和理解内心的结构和愿望。
在本书中我也会贯穿一些相关的理论。按照伯恩的理论,他把人的心理分为以下几个模块;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游戏和脚本状态。伯恩为自我状态下了一个定义:一种思想与感觉一致的系统,借由一套相对应的行为模式呈现于外。人类具有父母、成人、儿童三类自我状态。
【在伯恩的理论中阐述了三个事实:】
1.每一个大人都曾经是小孩子。所谓的儿童自我状态就是一套来自个人童年遗留下来的思想、感觉和行为。即儿童自我。
2.每一位长大成人的个体,都有父母和取代父母功能的其他人。父母自我状态就是个体在成长中,从周围主要人物那里,获得并内射出的感觉、思想与行为,即父母自我。
3.每一个脑部机能良好的人,都有适当的、应付现实的潜能。成人自我状态,就是针对现在的情况做出应激。也可以说,去除所有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的成分,剩下的就是成人自我状态。即成人自我,这是最为健康能动的自我。
正常的情况下,一个人在某一时刻会呈现一种自我状态。值得指出的是,没有哪一种状态代表好,哪一种状态代表不好。关键在于你是否能以合理的方式加以运用,且能进一步地察觉应该在何时、何地,选择哪种自我状态以使自己感觉舒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质。
比如,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如果感觉到自己扮演儿童自我,获得对方的呵护和关爱,能够感受到力量和幸福,那就是你对儿童自我有需求。不过,那只是一种心理状态而已,而不应是一种人生态度。你如果一直处于儿童自我状态的话,那就意味着,你习惯了漠视自我的成人能量,不给自己机会成长,不应许自我长大去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通常情况下,生活在父母自我状态下的人,大多会有抱怨、指责、偏见等行为和思想,做事比较保守,而且还很少能接受不同意见,轻易就给他人和自己妄下定论,容易缺乏信心。
从伯恩的理论不难看出,Mary的问题就在于,在这三种状态中不停地陷入混乱。她的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互相交叉在一起,很多时候逾越了当时的情境,这导致了她潜意识中的不自知和约束感。她经常活在父母自我的状态中,对自己的约束过多,条条框框越多,越会制约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她会漠视自己的成人自我的存在,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相信自己可以改变现状。
值得欣慰的是,听了我的理论分析之后,她看到了自己的可能性。在每一个个体“我”的身上,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按照伯恩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童年早期那些遗留下来的模式,也可以看到自己从父母身上因循下来的父母自我。正因为我们深陷在父母自我,或者是儿童自我之中不能自拔,我们才将最最重要的成人自我迷失其中。
那个内在的童年自我可以释放天性的灵感,而父母自我则约束了我们的自由和灵性,那个能够直面现实、控制自我的成人自我才是介于其中的完美状态。只要我们能够适时选择自我,发展自我,一切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心理的问题也就消弥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