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正骨术第五代传人罗有明,1904年出生在河南省夏邑县东南的罗楼村。如今她已成为世纪老人,仍精神矍铄,步履稳健,生活能够自理。非但如此,每周她还为病人正骨、按摩、推拿。老人往方凳上一坐,腰板倍直,手劲颇大,要是和一般的年轻人掰腕子,她是不会输的。罗有明老人真可谓健康老人,并自有一套养生之道。
⊙一、不图名利。罗有明老人不图名、不图利、心胸宽阔。她曾三次推掉有关部门赠予她的小轿车;日本一位骨科专家要用年薪20万元聘她赴日开办诊所也被婉言拒绝。
⊙二、坚持运动。老人每天生活极有规律,早晨四五点钟起床,跑步、踢腿、抡胳膊,做一遍自己编的体操。为病人正骨、按摩、推拿也颇需要气力,在治病过程中也是种种体力付出。这些都是有益的运动。
⊙三、粗茶淡饭。老人自幼吃苦,粗茶淡饭惯了,五谷杂粮兼收并蓄。
⊙四、为人造福。老人关心国家大事,胸怀坦荡,每日的新闻广播是必听的;办培训班医术悉数尽教,不保守、不自傲。老人说:“经我手治好的病人有千万,大概上苍念我经常行善事、治病救人才赐给我一副好身板,让我多活几年,好给人们造福吧。”
【沈砥如养生经】yipinjiankang.com
吉林铁路局副局长沈砥如80多岁时依然腰板硬朗,步履稳健。
⊙沈砥如16岁就参加了革命,1983年离休,几十年来为我国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
⊙沈老对养生保健,体会颇深。他总结出四条经验。
⊙一、淡泊名利。在位时,前呼后拥;离休后,门庭冷落,难免心理不平衡,产生失落感,这是领导干部退下来后常见的心理状态。而沈老不到离休年龄就主动让贤,并积极适应平静的生活。他离休后,除参加火车头体协工作外,按照“四个忘掉”安排生活:一是忘掉职务。放下架子,过普通人的生活,既没有鲜花掌声,也没有负担和压力。二是忘掉年龄。按照承认老又不服老的原则,开创人生第二个春天。三是忘掉疾病。对于病痛,做到心里有数,积极治疗,但不要总给自己不良暗示。四是忘掉烦恼。要心清意静,愉快生活。不与别人比和争,追求理智与高尚。这样,就能活得愉快,活得潇洒,活得健康,活得幸福。
⊙二、按摩健身。多年来沈老根据《易筋经》和中医理论,总结了几套按摩健身操。每天早晨起床前,干洗头、干洗脸、干沐浴,从头到脚按摩40分钟。晚上边看新闻边按摩7个穴位:内关、合谷、神门、劳官、足三里、三阴交、商丘,长期坚持睡觉前用冷水擦身40分钟左右;顺便“兜裆”,按摩腹股沟,可防治前列腺肥大。
⊙三、适当锻炼。沈老在战争年代落下了风湿病和关节疼痛的毛病。
⊙为战胜病痛,他从年轻时起就经常滑冰,坚持跑步等运动,并且每天做下蹲起立活动,每次做50-70次。离休以后则改为打门球、钓鱼等活动。由于常年坚持体育锻炼,他的风湿关节痛得到了有效控制。
⊙四、生活规律。沈老离休后坚持每天按时睡觉、起床,并午休1小时。在饮食上,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荤素搭配。平时多吃蔬菜、水果,爱吃红薯、小米、玉米等粗粮。他还养成了适量少吃的好习惯,每餐都保持七八成饱。
⊙沈老的与众不同之处是早上不出门晨练,而是在家做按摩保健操,早饭后才出门活动。
【马三立养生经】
相声艺术家马三立先生年近八旬在首届中国曲艺节上一连说了20多分钟的几个相声小段时,观众实在难以相信他的年龄。他诙谐、幽默的言语,不时激起全场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我再过一年半就80岁了,你们别看我这么瘦,我没病,我从小就这么瘦。到现在也没退休,还在天津市文化局的艺术咨询委员会上班。就我自己这么多年的体会吧,身体要健康,首先是讲究生活规律,戒除不良习惯。我40岁之前不抽烟,40岁以后才抽一点。喝酒也不过量,醉酒的感觉没体会过。第二是很注意吃喝拉撒睡。其中最注意睡,每天中午要睡到3点半钟。吃七八成饱,但一天吃四回饭,早晨锻炼后7点吃一顿,然后是中午12点、下午2点和晚上10点,如果晚上演出回来晚,就吃得晚一点。总之不暴饮暴食。”
⊙马老先生还饶有兴致地总结出养身之道的四字法则。这就是:“动、静、学、乐。”马老说:“动,就是活动、劳动。大的事做不了,洗洗手绢这些小事可以做。再就在平台上活动,冷天在屋里来回走20趟背词。我每天早起搓头发。我72岁老伴没有后才有白发。漱口前叩牙32下,到现在我没用假牙;再就是搓耳朵。把浑身上下‘打一顿’,把各个‘轴承’、关节处活动一下。
⊙“静,是说每天要找一段时间静一下,达到悠闲优哉的体力支付能力。
⊙“学和乐就是自己给自己找精神寄托。我没一天不动笔,学业务,也学画画,想法给自己找乐趣。
⊙“我觉得老年人保持心情愉快最重要。怎么愉快?要多想好事,多看看书。也要找法子玩,比如买一张有奖彩券。虽然你明知中奖可能性很小,但给人一种精神鼓励,一种盼望。”
⊙马老在首届中国曲艺节上接连演出三个晚上、不同内容的六七个相声小段,每次在台上要站立20分钟之久,他依然神采奕奕,妙语连珠。他为观众带来了发自心底的快乐。
【赵永昌养生经】
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主任医师赵永昌,1920年生,北京人。1990年他被确认为国家级中医药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擅长治疗骨结核、骨髓炎、慢性溃疡、脉管炎、丹毒、红斑狼疮等疑难杂症。
⊙看到满面红光、步履矫健的老中医赵永昌,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关于养生之道,赵老谦和地说:“稍加留心,每个人都能做自己的健康医生。”
⊙赵老说,现代饮食习惯不足取。20世纪60年代门诊很少见到糖尿病病人,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一句话,嘴巴管不了:饮酒无度,饮食无度。殊不知,过犹不及。从中医上讲,酒能活血通络,但喝多了就成了害人的慢性毒药;同样,再有营养的食物也得吃得适度。美国科学家经大量研究发现,过量饮食会使人的大脑早衰,从而加速人的自然衰老。所以,俗语“饱食催人老”是很有道理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吃八成饱,既能满足生理需要,又能使身体机能处于最佳状态。
⊙赵老建议,人一天的睡眠至少应保持在6小时。睡眠充足不仅能使人精神饱满,更能使人长寿。国外有权威统计资料显示:每天睡眠不到6小时的人,死亡率较睡眠在8小时左右的人高70%多。所以,长期睡眠不是,实际上是在人为透支自己的生命。
⊙赵老不主张吃各种各样的补品,他认为最好的补品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并信手拈来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方子:“红枣、薏米、莲子、核桃仁熬粥喝,能健脾养胃;荷叶扣在粥上能清心火;马齿苋能清热解毒,既可以凉拌,又可以做饺子馅。”
⊙195.蒋锡金养生经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蒋锡金先生已90多岁高龄了。虽年事已高,但他仍旧思维敏捷,非常健谈。
⊙蒋先生出生于江苏宜兴。幼年时,他的身体十分虚弱。一位老中医曾悲观地对蒋先生的父母断言:这孩子活不过30岁。蒋锡金在吃药和上学中度过了少年和青年时代。上大学期间,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之一。青年时期,他的另一个体育爱好是长跑。每天晚自习后,他都在操场上跑出一身汗,然后才去睡觉。
⊙蒋老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他的书架、书桌、床上都是书,随时可以翻阅。他说:“人难免有烦闷、苦恼的时候,一进入书的海洋,我就什么忧愁事儿都扔到一边去了。”
⊙蒋老的大女儿说,父亲经常给他们说这样三句话:生气不能解决问题,不生气;害怕不能解决问题,不害怕;犯愁不能解决问题,不犯愁。
⊙家庭的精心照顾、儿女们的孝顺是蒋老健康长寿的又一条重要原因。蒋老的夫人在世时,每年夏天都剥出许多豌豆,放到冰箱中冻起来,冬天单给蒋老吃。老夫人去世两年了,儿女们仍坚持这一做法。
⊙他的大女儿拿出来好几本笔记本,上面记录着蒋老每天的体温、脉搏、吐痰、大便、用药等情况。大女儿说:“母亲在世时,坚持记录了8年,哥嫂记录了2年.10年来没有间断过。患病住院时,医生将这些记录视为珍贵的参考资料,大为称赞。”每当老人不高兴时,儿子、儿媳总是想方设法把老人逗乐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