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养生 > 养生知识

【李炳法养生经】

作者:一品健康 来源:www.yipinjiankang.com 时间:2024-09-13 14:19:47分类:养生知识

简介  老战士李炳法,1901年7月出生于安徽省宿县(今宿州市)佳洁乡兰杆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37年在大别山区参加地下革命工作。
⊙1938年6月由地下转而公开打击日本侵略者,期间任

【李炳法养生经】

老战士李炳法,1901年7月出生于安徽省宿县(今宿州市)佳洁乡兰杆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37年在大别山区参加地下革命工作。

1938年6月由地下转而公开打击日本侵略者,期间任抗日救国会主任。1941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李炳法养生经】

⊙解放战争期间,李炳法跟随张爱萍、韦国清将军转战南北,先后参加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被安排在宿县地区人民医院,从事行政工作,享受行政17级待遇。

1965年,李炳法老人离休后,被铜山矿街道安排在街道党支部任支部书记。除参加街道正常工作外,他常带领干部群众开展公益活动。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期间,他共发动群众义务植树1200余亩,使铜山矿区90%的荒山都得到了绿化,受到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

⊙李炳法老人一生没有得过大病,只是在1998年(98岁)因风湿性关节炎导致双腿麻木,不能行走,子女们为他请了一位护理工,用轮椅推他出入。2000年,护理工在推李老外出途中,不慎将他连人带车翻到山沟里。李老摔断了3根肋骨。因李老是高龄骨折,经医生会诊,决定不做手术治疗,而是采用胸带固定;另外在营养上进行调配,还须进行轻微功能训练。经过两个多月精心护理、调养,李老的骨伤得到愈合,饭量大增,恢复了健康。yipinjiankang.com

⊙李炳法老人不抽烟,不酗酒,不挑食,不急躁,性格温和而开朗,从不跟家人和邻居争吵,是个受人尊敬和爱戴的老人。

⊙李老现在最大的爱好是看风景。只要能去看风景,心情就特别舒畅。就是在住院期间,只要能下床走动,他便叫人推他出去看风景,上午一趟,下午一趟,雷打不动;直到现在双腿不能走,他的儿女们仍坚持每天用轮椅推他出去看风景。

⊙李老的长寿之道,概括起来说:一是心态平和;二是与世无争;三是不急不躁;四是吃素食、多运动。

冯玉祥养生有道】

冯玉祥是著名的爱国将领。1941年冯玉祥60岁生日时,周恩来撰文祝贺。文中称:“先生今届六十,犹自称为小伙子,而先生的体魄亦实称得起老少年。”

⊙冯玉祥之所以老而弥壮,与他信奉的养生方法大有关系。冯玉祥少人行伍,长期艰苦紧张的生活和行军打仗的磨炼,使他拥有了一副魁梧健壮的好体魄。在当上高级将领以后,治军作战之余,每天坚持散步一两个小时,是他锻炼身体的主要方法。

⊙冯玉祥散步有两大特点。一是喜欢走崎岖的小路,不走出一身汗来不痛快。他曾在一篇日记里写道:“我一面挥汗走着,一面心里想,我是穷小子出身,我是一个平民,我应时时督促自己,多走路多活动,不可变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官僚,也不可变成书呆子。”他散步的第二个特点是,从不把散步当作无聊的消磨,而是在散步时心中想着老百姓的疾苦。他的日记中记载着他散步途中许多与农民生活有关的见闻,而正是这种心有所系、忧国忧民的思想使他的精神稳定、乐观,与运动一起促进了他的健康。

李梦甲长寿经】

老战士、老寿星李梦甲,生于光绪二十年(1896),祖籍江苏仪征,现居河南郑州,他的一生跨越了3个世纪。2000年,他被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中国老龄协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评为“第五届全国健康老人”。

⊙李梦甲老人不仅是位老寿星,还是位老革命、老党员。

1939年11月,李梦甲怀着一腔热血投身到党领导的抗日战争事业之中。

1943年6月,李梦甲调至苏皖边区行署,先后担任行政处处长、经济处处长,一直到抗战胜利。解放战争时期,他继续从事行政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李梦甲调到河南。1954年12月,他参加组建郑州肉类联合加工厂(现郑荣集团)的工作,任副厂长,直到1964年离休。

⊙当问起长寿秘诀时,老人说出了他的人生“三乐”:一是知足常乐。革命一生,老人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从没向组织伸手要过名誉地位。二是助人为乐。虽然离休多年,但他始终不忘天下受苦人,每逢自然灾害发生,都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三是大家同乐。李梦甲老人性格开朗,平易近人,每天坚持散步,与厂内外离退休老人谈古论今,打牌下棋,还和外孙女、重外孙女及其女婿一起玩麻将,讲故事。

⊙饮食粗细搭配,生活起居有节。老人一生爱吃蔬菜与粗粮,但每周要吃两次红烧肉,并有晚睡晚起习惯。他一生爱干净讲卫生,90岁前洗衣服、打扫房间等家务都和子女一起干,步人百岁之后,一切家务才由子孙们料理。

⊙老人一生爱党爱国,关心国家大事,95岁前每天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跨进百岁以后,仍能看清报纸的大标题,选题让晚辈们读给他听。

2003年四五月份,“非典”蔓延,曾一度引起人们的恐慌。老人以自己的一生经历现身说法,告诉大家不要怕,要勇于斗争,激发人们战胜“非典”的信心。当他了解到“抗非”一线医护人员的事迹后,深受感动,自己口述并由家人代笔了一封《百岁老人“抗非”请战书》,并动员子女加入到“抗非”斗争中去。

⊙党和人民也没有忘记李梦甲老人在抗击“非典”中的特殊贡献。

6月份,在他108岁生日时,老人被评为郑州市当月的文明市民。

王越养生要诀】

1902年12月2旧,王越教授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县一个清贫的农家。1921年,他考入南京东南大学教育系学习,毕业后先后在梅县师范和兴宁兴民中学任教。4年后,他又进入燕京大学研究院攻读心理学。1933年到1988年,王越先后在中山大学和暨南大学任教。王老一生无欲无求,生活俭朴,最大的财富是藏书。2003年,101岁的王老说话声音洪亮,思维清晰,语言精练,仍具当年讲学时代的风采。王教授将养生概括为“活到老,学到老,常用脑,勤思考”。

于光远养生有道】

于老居住在北京一个普通的四合院里。他爱用电脑打字,写文章如醉如痴。有位记者头一天去他家,看到电脑里的文章是3.8万字,第二天再去便成了4.5万字。他辛勤工作,按键盘只用左手食指,是典型的“一指禅”,节奏不快不慢,透着一股娴熟、利索。

⊙于老从1999年84岁生日起,在家里掀起了“现代化”行动——学电脑。他说:“再不学,真要落后于时代了。”艰辛和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到了2001年于老生日那天,他的“现代化”进程升到更高层次——他开通了于光远网站。他高兴地说,利用现代化手段,交流便捷多了。

⊙多年来,于老笔耕不辍,用电脑写文章,既开动脑筋,又手眼兼顾,于老称之为“现代化保健”。

⊙于老说,古代一位物理学家说:“上帝厌恶真空。”灯泡是真空的,遇到外界压力,“啪”的一声就碎了。人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具备抵御外界侵袭的能力。当然,谁都不可能不做错事,于老给自己立了一个规定:做了不太好的事,只能“后悔半小时”。

⊙于光远的外孙女8岁,活泼可爱,于老视为“掌上明珠”。于老说:“非非小时候,我总抱着她,现在她长大了,抱是抱不动了,可心贴得更近了,原因是我们之间有了交流。有时她跑到我跟前,给我讲一个幽默小故事,有时我给她讲一个小笑话。她经常会告诉我学校里发生的一些事,我也给她讲我经历的有意思的趣闻。我没有刻意对非非进行教育,教育孩子是她爸爸妈妈的事情。写文章累了,跟她聊聊天,换换脑筋,是一种放松。通过与她交谈,我觉得自己变年轻了,有生气,充满活力,与她交流,胜过吃补药。这就是我的外孙女疗法。”

汪培娲养生之道】

百岁女博士汪培娲,1904年出生于安徽省宣城一个书香门第,2004年适值百岁之寿。

⊙汪培娲系天津市文史研究馆第一位女馆员,被誉为“女翰林”,天津市政协第三至八届皆被选为委员。

⊙汪培娲早年立志于“起死济贫”,于1924年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班,得学士学位后,又进入协和医学院攻读妇产科,获博士学位。后留在协和医院做女产科医生。

1934年,汪培娲与我国脑外科奠基人赵以成结为伉俪。

⊙“文革”中,汪培娲为赵以成所蒙受的不白之冤和无端迫害所激愤,毅然进京上访……在周总理的直接关怀下,赵以成得以从迫害中解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赵以成虽已先逝,但汪培娲矢志祖国医学,她继续失业,教育子女,并与赵以成之门生共同努力,终于建成以脑神经外科为主的天津环湖医院。

⊙步入晚年后,汪培娲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联系海外亲友故旧,宣传祖国的大好形势,做了很多工作,受到了人们普遍的赞誉。

⊙汪老的长寿之道,可概括为两点:一是动静结合,二是笑对人生。

⊙汪培娲自幼爱好文体运动,如习拳练剑、打球散步以动,弹奏琴弦、钟情书画以静,动静结合。

⊙她善于情绪的自我转化。不快时,也能制怒,化悲愤为力量;高兴时,也不得意忘形。她始终待人以诚,助人为乐,心系社会,笑对人生。

⊙汪培娲一生无不良生活嗜好。她不沾烟酒,不好牌戏;相信科学,从不迷信;家中居室,一年四季通风换气;常晒太阳,喜喝开水(夏日水中加少许盐);饮食营养,五谷杂粮;侍弄花草,怡养性情,颐养天年。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李炳法养生经】:http://www.yulujidi.com/jiankangyangsheng/yangshengzhishi/23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