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多岁的胡政夫是中科院应用生态所离休干部、老红军。老人身体硬朗,充满活力。
⊙从1997年的春天开始,胡老就参加了沈阳市小南文化活动中心老年合唱团,那时他已86岁。与此同时,胡老的所在单位也成立了老年合唱团,胡老又欣然加入。单位合唱团规定每周四下午为练歌日。
⊙每到这一天,胡老上午去小南老年合唱团练歌,下午又去单位老年合唱团练歌,风雨无阻。
⊙胡老在青年时代就爱唱歌,因此,他广泛搜集歌片,他家有手抄的、油印的、复印的各个历史时期歌片六大本、约400多首歌曲。还有《中国名曲大全》《中华歌星成名曲》和《中国歌王》等歌本。受胡老爱唱歌的影响,他的儿子、儿媳、女儿、孙子、孙女、外孙女都爱唱歌。
⊙每逢过年过节或家人过生日,大家欢聚一堂时就边吃饭边唱歌,自发地形成了“家庭演唱会”。
【杨国泽长寿经】yipinjiankang.com
杨国泽老人,生于1897年,已跨越3个世纪。他的听力已基本丧失,靠书写交流。
⊙老人的头脑比较清醒,记忆力还不错。从老人的回忆中得知,他一生都在为党工作,在村干部的岗位上一直干到70多岁才退下来。
⊙老人特别爱好打枪,并且枪法极准。他年轻时,还和日本鬼子面对面地干过。打枪的爱好,老人一直保持到70多岁。到90多岁时,老人有了一个非常特别的爱好——编织。他找来麦秸、竹篾、旧毛绒等,自己琢磨着,编织出精美别致的花篮、灯笼、鸟笼及各种动物造型的玩具,这可把他的重孙、曾孙及邻居的小孩乐坏了,他们纷纷跑过来讨要。
⊙老人一生不沾烟酒,饭菜上荤素都吃,特别喜欢吃山芋和豆油泡饭。老人身体基本健康,不咳不喘,没有大的毛病。他在起居上没有特别的规律,属于正常农村人的生活。
⊙正所谓“大道无道”,长寿之道也是如此。老人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向我们证明了:只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活过百岁。
【秦含章长寿经】
1908年2月19日出生的秦含章老人,生长在江苏省无锡市张舍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童年时由于家中贫困,他常帮着家人放牛、养蚕、种桑、养猪和种菜等,没有上过一天学。直到16岁时,张舍镇国民小学举办免费暑期学习班,秦老才第一次有机会读书学习,并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考入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从此秦老学习更加用功,凭借在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学习时的优异表现,1931年被举荐出国学习,开始了漫长的海外求学之旅。1936年秦老结束了异乡游学生涯回到祖国,先后担任复旦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历任食品工业部、轻工业部的参事。由于长期从事食品发酵和食品工业的教学,尤其是对中国白酒的研究做出过重大贡献,秦老被誉为中国食品业的权威和“酒界泰斗”。
⊙虽然如此,被问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时,秦老谦虚而沉静地望着自己的老伴——索颖教授(著名营养学专家),说:“她是我的保护神,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二老同是留学异乡回到国内报效祖国,索老学的是营养学,因此对于一日三餐的营养搭配十分注意。索老介绍,老年人一日三餐就本着一个原则,那就是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早餐一般老年人吃面包配搭奶制品。午餐一般是蔬菜、排骨汤或蔬菜鱼汤,配上软软的米饭和菜泥。“对于老年人,吃饭有规律,定时定量是很重要的。”索老微笑着补充道。
⊙秦老的胃口很好,他笑着说这与他每天的运动分不开。秦老把自己每天的运动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体力劳动是每天坚持写一到两篇毛笔字,最多的时候一天写4篇。秦老一生笔耕不辍,这也正是老人家自己最引以为豪的脑力劳动。尽管现在已经100岁了,但秦老每天仍要工作5到6个小时,写书、写诗或帮别人审稿。自1990年退休至今,秦老已经出版了几百万字的著作。
⊙秦老虽然听力和视力已不太好,但每晚都要听索老一字一句地“翻译”电视播报的新闻。老人说话中气十足,评论国家大事,关心身边小事,思维十分敏捷,索老把这归功于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二老心胸开阔,凡事都为别人着想,这可能也是二老长寿的原因之一。
【游本昌养生经】
著名艺术家游本昌生于1933年,他在电视连续剧《济公》中饰演济公一角,以诙谐自如、妙趣横生的表演征服了广大观众,红遍大江南北。
⊙游本昌小时候身体并不好,有人说他活不过13岁,只有皈依佛门才能闯过这一劫。于是父母在他6岁时,把他送到上海的法藏寺拜兴慈法师为师,此后他经常打坐和练拳术。回顾这段历史,游本昌说:“运动使我充满活力,运动铸就了我的高寿。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身体老是不动就会生锈,就会得病,就会衰老。”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在工作单位,游本昌一直坚持身体锻炼,常常练到大汗淋漓时才罢休。他还有个爱游泳的好习惯,已坚持10余年。他说:游泳这玩意,几乎让身体的每个关节都动了起来,能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对老年人来说,这项运动特别有益,能减缓衰老,延年益寿。
⊙游本昌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筋骨好,这是他常年来坚持自我按摩的结果。游本昌的老伴是位老中医,按摩这一招就是她教的。游老边做动作边介绍起了他的“游氏按摩术”:手心手背摩擦,干沐浴,跟洗澡似的,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灵活性;脸部自我按摩,这样能使人清醒;头部按摩,前后都需要;按摩鼻旁的迎香穴、按摩眼睛,按住穴位转圈,有利于鼻、眼的保健。“按摩这东西一天两天看不出效果.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出成效。”
⊙“要保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一条是心态要好,要做到得志不张狂,失志不颓废。”游本昌的艺术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他演济公大获成功后,便投资百万元拍摄了52集的哑剧《尤先生哑然失笑》,结果无人问津,血本无归。但游老并没有过度失落,而是重振旗鼓再出手,拍摄了20集的电视连续剧《了凡》,参加上海电视节并获得了成功。
⊙游老说:“人的精神状态与健康息息相关,只有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才能获得事业、健康双丰收。精神颓废,身体垮了,将一事无成。”
【魏述徵长寿经】
医界名宿魏述徵已百岁高龄了。他从医72载,仍鹤发童颜,精神健旺。
⊙魏述徵1907年出生于华宁卖锅巷,1935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医工大学医学本科,后从事医疗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从医,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医疗卫生事业。
⊙魏老虽为西医出身,但他一贯主张中西医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互相沟通。经过数十年临床实践,魏老成为省内知名的中西医结合的眼科专家,来求诊的患者络绎不绝。1996年开远有一患者名李诗迪,两岁零九个月时因从四楼跌至一楼,脑部受伤,昏迷不醒,经各方抢救后,虽然活了下来,但两眼丧失光感,行动呆滞。昆明各大医院诊治均无结果,经人介绍找到魏老后,魏老一方面安抚患者家属,一方面用中西医结合办法,用药12剂,患者即有了光感,经三次诊治后,视力完全恢复,能下地跑跳了。全家三代到门诊部千恩万谢,并摄影留念。
⊙在改革开放时期,政府推出了允许创办集体和私营性质的民营诊所的政策。魏老看到许多老医生退休后在家没事做,而公立医院又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便提出以省中医学会的名义创办民营诊所,作为学会下属的经济实体,自己不避风险,担任法人代表。
⊙魏老百岁高龄尚能精神健旺,跟他重视养生是分不开的。他以“无欲便是安身法,勿饱乃是祛病方”为座右铭,胸怀坦荡,性格谦让,遇事不着急,对人不发火,人际关系比较和谐。
⊙他勤于动脑,对生活充满乐观,对新鲜事物饱含兴趣,每天看报纸、听广播,遇到有兴趣的事还要摘录笔记。
⊙他起居定时,饮食有节。生活节奏从不打乱,忌食烟酒,忌食海鲜和辛辣食物,平时只喝白开水,不食任何保健品和补品,现除左耳要借助助听器外,视力正常,行动自如。
⊙2006年9月13日,魏老百岁华诞。省中医院为他举行隆重庆典,并应魏老要求在医院门口设案义诊,患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省委书记白恩培亲临魏老家慰问,握着他的手亲切地夸他是“云南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光辉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