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中医 > 中医中药

探索美文之魅,对人生无奈的经典的短句

作者:一品健康 来源:www.yipinjiankang.com 时间:2024-10-10 16:32:51分类:中医中药

简介  1、【经典语录】聪明人看得懂,精明人看得准,高明人看得远。智者的声音是愚者的方向,无法放弃过去的无知,就无法走进智慧的殿堂。偏见比无知更可怕。
2、【经

探索美文之魅,对人生无奈的经典的短句

1、 【经典语录】聪明人看得懂,精明人看得准,高明人看得远。智者的声音是愚者的方向,无法放弃过去的无知,就无法走进智慧的殿堂。偏见比无知更可怕。

2、 【经典语录】聪明人善于向别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用别人的智慧充实自己,用别人的成功激励自己,用别人的错误提醒自己。

探索美文之魅,对人生无奈的经典的短句

3、 【经典语录】聪明是智慧者的天敌,傻瓜用嘴讲话,聪明的人用脑袋讲话,智慧的人用心讲话。yipinjiankang.com

4、 【经典语录】聪明是智慧者的天敌,傻瓜用嘴讲话,聪明的人用脑袋讲话,智慧的人用心讲话。所以永远记住,不要把自己当成最聪明的,最聪明的人相信总有别人比自己更聪明。

5、 【经典语录】从诞生的那一天就注定会死亡,惟有透过慧定审视死亡,才能超越死亡和对死亡的恐惧。平时不要把大多精力放在吃住和装饰我们的身体上,应该对心灵的问题多做些思考。

6、 【经典语录】从工作人员变成退休人员,是人生阶段中的一大转换,能不能转换得好,能不能通过这一次的转换,而继续有效地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从而使晚年的生活更有质量,这是对人生智慧的一种考验。

7、 【经典语录】从六祖到南岳怀让、马祖道百丈怀海、沩山灵佑,这些慧师在见到了智性之后,见到了法身之后,都有长期的保任功夫。见性可以顿见,顿见智性;保任则是长期的功夫,甚至于是一辈子的功夫。

8、 【经典语录】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做什么事?——这三问被人们称为三大人生哲学问题。

9、 【经典语录】从那以后,慧远慧师不再舞文弄墨、习字赋诗,而且放弃了一切与慧无关的东西,一心参悟,终于成为了一代著名的慧宗大师。

10、 【经典语录】从知福中培养感恩,从惜福中培养关怀,从造福中培养智慧。

11、 【经典语录】从做中得欢喜,慧从善解得自在。

12、 【经典语录】粗者与人斗力,愚者与人斗气,慧者与人斗智,智者与人斗志。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13、 【经典语录】翠岩慧师正是看到智门中存在的弊端,所以要求出家人一定要和合团结,不论人非,不逞己能,安心于道业。

14、 【经典语录】存在主义是西方文化接通东方文化的桥梁,前者强调具体生活和慧家强调切身经验,颇有相似之处。然而,存在主义在生活中得到的是苦闷,慧悟得到的是喜悦。

15、 【经典语录】挫折自己的锐气,化解自己的忿怒,收敛自己的智慧光芒,不使自己显得太特殊,即所谓和光同尘,韬光养德。

16、 【经典语录】达到生活的最高境界______证悟空性、溶解万物,靠的是一棵慈悲心和淸贫的美德,而不是欲望的满足,更不仅仅是慧定的加深。

17、 【经典语录】达真堪布:一心不能二用,人只有一个心,一个心里应该只有一个位置。我没有把智当神,而是当一种究竟的智慧,所以一心一意地信智。有些人心里装的很多,这种人很难成就啊。

18、 【经典语录】大师年幼即慧发天真,深悲早现。身栖小乘之域,而雅好大乘,志存敷广,故生发“身当炉镬,利彼忘躯”之弘誓,只身前往东土。大师在汉地虽然声名远布,流芳国史,但其弘法却历尽坎坷。

19、 【经典语录】大事不糊涂,小事不渗漏,得拿起时则拿起,得放下时且放下。做人要懂得拿得起是一种胆略,放得下则是一种智慧。

20、 【经典语录】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舍群得,看智慧;做大做小,看格局;可快可慢,看点悟。

21、 【经典语录】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22、 【经典语录】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化入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慧,离性无别慧。

23、 【经典语录】大珠慧海师曾言:本自无缚,不问求解,直用直行,是无等等。智者又云:忧生于执着,惧生于执着;凡无执着心,亦无所忧惧。面对贪嗔痴及诸烦恼时,我们能够悠游法界,心灵自由,就会当下自在。

24、 【经典语录】大自然的智慧在运作之时无不显示出其自在无为、和谐慈爱的风范。当我们驾乘和谐、喜悦和慈爱之力的时候,我们就以自在无为的方式创造了成功与好运。

25、 【经典语录】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步,在人生道中就会活得很快乐。人不一定信智,但一定要有智性,智性,即“自觉”,和“觉他”的德行。智性,最讲一个“善”字;慧境,最讲一个“淡”字。用智待人,自己即智;用智性悟人,人可兼智。善心,点亮心灯;慧心;使心灯长明。

26、 【经典语录】但有果必有因,有问题也定有答案,因此大家不要气馁。唯有把心静下来思惟,就可以找到明确的答案。圣人言:「众生悉有智性。」智性即是觉性,觉性能生智慧,只有智慧才可解决烦恼。

27、 【经典语录】但在客观上,未开悟的人就是未开悟,不容置喙。夹山对弟子说明不用开悟的原因:「明明没有开悟的法,你却当成有,东奔西走追求开悟,像这样的话,即使踏破铁鞋也无觅处,你则因此失去智慧,成了迷人。如果你心中无事,把追求开悟的念头放下,不执着真也不以为假,这就是悟境。」

28、 【经典语录】但这是两个概念,智者的道德除了指善良正直外,还要持戒清静,不生嗔念。而这种品质,就需要跟定力和智慧一样,通过止观慧修来获得圆满。

29、 【经典语录】淡如菊,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温婉如玉,闲看风云的姿态,是一种清透优雅的水质般皎洁的灵慧。菊花是隐士的象征,它高洁闲雅,平和冲淡,极似南山忘机之士,陶然闲适,无争于碌碌红尘。

30、 【经典语录】当烦恼降临,总希望当前这个烦恼尽快过去,于是咬紧牙关,费尽心机,总算得以圆满解决;谁知还没安稳两天,又一个烦恼接踵来临,一番折腾后刚喘口气,新烦恼又来了。只要还在轮回中,不要奢求不再有烦恼。认识到了,就是开智慧;想开了,就会无所求;做到了,就是修行人;游戏烦恼,就会得自在。

31、 【经典语录】当慧修达到一定阶段,身心会获得一种纯然的喜乐,是任何世间快乐都无法比拟的。

32、 【经典语录】当慧修者在进入慧定的时间内,他的心不会出现任何的烦恼,甚至连杂念都不会生起。其间,困扰性烦恼完全被强大的定力所镇伏。

33、 【经典语录】当怜悯转为慈悲,当世情转为智慧,当一颗心与智法澄然相映时,这蜉蝣过客般的人生,这感恩回馈的人生,才有了意义。

34、 【经典语录】当你把所有的爱和智慧都融入当下的生活,真真实实地感受生命的存在时,你的存在就是一种幸福。

35、 【经典语录】当你的心充满祥和,人到哪里都一样欢喜自在;当你的心充满智慧,一花一草都令你见到真理。

36、 【经典语录】当你对轮回没有出离心时,生起虔诚心是多余的。当你没有远离对物质的攀缘时,思维空性是多余的。当你没有远离渴望时,修慧定是多余的。当你没有远离贪与嗔时,讲述口诀是多余的。

37、 【经典语录】当你静下心来的时候,你的慈悲和智慧油然而生,你的爱就像饱满的稻穗,你只想给予,你的喜悦,就像腾飞的鸽子,溢满虚空。

38、 【经典语录】当你没有妄念,只有正知正见的时候,事事能不顺利吗?若是你有智慧,有正知正见,该想的都能想到,该做的都能做到,你的工作能不圆满吗?能不顺利吗?一定是当下一切圆满。

39、 【经典语录】当你深入慧定后、将会发现世间任何事物对你都是多余的、你不会留恋世间任何事物在你心头,你只会随缘做事、既不是消业、也不是结缘、而是一种爱心、智慧、责任的使然。

40、 【经典语录】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41、 【经典语录】当人活着的时候,无穷的创造力就会出来,无穷的智慧就会出来,无穷的福气就会出来,生命中的一切美好都会出来,这就是真正地活着。

42、 【经典语录】当人家用慈悲可以原谅你的时候,却用智慧不再信任你了。你偷了他的东西还是丢了你的信誉?凡夫就是这样,总以为自己赢得某些东西的时候,自己已经失去了更重要的。

43、 【经典语录】当时的闻谛法师是茗老的学生,他不上堂,我就去他宿舍喊他到大殿。闻谛不理我,我又喊他,派两个师父把他拉过来。他不跪下,我就蹬他的腿,让他跪下忏悔。等香跪完了,闻谛就去茗老那里告状。茗老就说:“吉慧呀,你不能对学生这个样子啊。”我就说:“我知道他是您的徒弟,这个智学院也是您的,您是院长,我是老师。智学院教得好,是您的名誉,人家都会说是方丈和尚好。”

44、 【经典语录】当死亡袭击我们的时候,无论子女、父母、亲戚或朋友,都帮不上一点忙。有信仰、有智慧的人,深知死亡的意义,而能立即扫净安心立命的道路。

45、 【经典语录】当我们处于顺境之时,如果顺境成为修行的障碍,我们不应心安理得地享乐,应以惭愧之心好好忏悔;当我们处于逆境之时,如果逆境成为修行的助缘,我们不应灰心丧气,应以坚强之心勇往直前。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凡是圆满福德资粮与增长智慧资粮的事情,我们都乐意接受。

46、 【经典语录】当我们的心有光明的时候,黑暗就不在了,当我内心追求智慧的时候,烦恼就会被消弱。如果智慧已经成为你心的一种相的时候,烦恼就没有办法再来,因为烦恼一过来,就会变成智慧。

47、 【经典语录】当我们感到痛苦的时候,与其到哭吧去哭,到发泄吧去发泄,到酒吧去喝酒,都不如到慧堂去修一座慧。尝尝慧的滋味儿,宁静和喜悦将不请自来。

48、 【经典语录】当我们遇到外境时,它给我们带来的是快乐还是痛苦,愉快还是烦恼,都取决于自己内在的心态。分别念少,执著轻的人,即使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也会很从容、善巧地化解,并从中体现出他的宽容与智慧;分别念大,执著强的人,哪怕是遇到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使他烦闷忧郁,并导致发生害人害己的事。

49、 【经典语录】当我们知道,慧在方寸,智在方寸,百千法门同归方寸。就使我们了解三件事情,一是慧是非常有创造性的,二是慧并不是抹去个人风格的修行,三是慧没有固定的形式。

50、 【经典语录】当现实需要考验你内心的智慧时,一定要去尝试自己想要尝试的东西,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相信自己的直觉。不要接受错误的建议,不要让别人困扰你的想法。如果自我感觉良好,就去做吧,否则你永远也不会知道结局会有多么完美。乔布斯就讲过:“不要让别人的议论淹没你内心的声音,你的想法,和你的直觉。因为它们已经知道你的梦想,别的一切都是次要的。”

51、 【经典语录】当战胜了自己内心的烦恼时,无论对待哪一位众生,你都能够给予他们慈悲和智慧。

52、 【经典语录】当智慧未开时,要远远避开世间名和利。地位愈高,名声愈大,就愈危险。要彻底放下,放得愈干净,愈容易成就。

53、 【经典语录】道德用于为人处事,智慧用于明辨是非,礼仪用于接人待物,技巧用于买卖交易。

54、 【经典语录】道业也分为两种,一是慧业,一是福业,若能福慧双具,就是最理想的道业。道一定要以德来完成,要具备美善的德行则必定要下工夫。

55、 【经典语录】道一慧师大约在开元十年(722)离开南岳,后住洪州开元寺,大弘南宗慧法,四方学人争相归依,一时座下法将如林。道一慧师入寂于唐德宗贞元四年(7春秋八十岁,谥大寂慧师。

56、 【经典语录】等待是一种智慧。等待是一种积蓄。等待是一种信念。人们之所以等待,是因为时机还没成熟。

57、 【经典语录】低处修心,高处成事所谓的智慧,并不是把自己摆在很高的位置让自己飘飘其然,而是来到低处以一颗谦卑的心去仰视芸芸众生。只有在低处修心,才能在高处成事。

58、 【经典语录】低得下头是一种智慧,直得起腰是一种骨气。有智慧无骨气的是庸人,有骨气无智慧的是蠢人。

59、 【经典语录】低调,取舍间,必有得失。学会放弃,拽的越紧,痛苦的是自己。付出不一定有结果。过火坚持可能会导致失去更多。不要试图给自己找任何借口,错误面前没人爱听那些借口。困难来临时,用微笑去面对,用智慧去解决。要快乐,要开朗,要坚韧,要温暖,对人要真诚。

60、 【经典语录】敌意的能量升华后变成了友谊的能量。愚昧的能量升华后变成了智慧的能量。贪婪的能量升华后变成了奉献的能量。懒惰的能量升华后变成了勤劳的能量。

61、 【经典语录】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议,汝之慈悲不可思议,汝之智慧不可思议,汝之辩才不可思议,正使十方诸智赞叹宣说汝之不思议事,千万劫中,不能得尽。

62、 【经典语录】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尽多少本份,就得多少本事。屋宽不如心宽。人生最大成就是无私的成就别人。真正的爱心是照顾好自己这颗心,不忘本。忘功不忘过,忘怨不忘恩。不怕事多,就怕多事。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63、 【经典语录】弟子问慧:“如何区别世间人的智愚之分?”慧师笑:“愚者在诸事不顺时,满心哀愁,神情沮丧,一旦事事如意时,则又雀跃不已。这就是愚痴的特性;智者早已看清生命的本质,不会因所谓得失而动摇心志。”弟子问“师父,生命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慧师答:“生命的意义在于超越生命。”

64、 【经典语录】第“无有诸天、魔。世人能于我所戒具足胜、三昧胜、智慧胜、解脱胜、解脱知见胜,令我恭敬宗重,奉事供养,依彼而住者。唯有正法令我自觉,成三藐三智者者,我当于彼恭敬宗重,奉事供养,依彼而住。所以者何?过去如来、应、等正觉亦于正法恭敬宗重,奉事供养,依彼而住;诸当来世如来、应、等正觉亦于正法恭敬宗重,奉事供养,依彼而住。”

65、 【经典语录】第十种“解脱成熟”。是人人都希望得到的一种好处。解脱成熟就是没有障碍了,没有障碍就是清净法身,这是第十种的参慧的利益。

66、 【经典语录】第一是摄持自心,令狂乱之心不外驰,止息宁静,寂然安住,犹如明镜。如果是获得明净的静定之心,智慧的力量自然就产生了。

67、 【经典语录】殿后,大众同赴斋堂,法师又于班首位置一一为诸堂主师父安坐具,问讯坐定。斋堂、慧房,送位规矩一如智殿。

68、 【经典语录】鼎州慧师的捡落叶,不如说是捡去心中的妄想烦恼。大地山河有多少落叶且不必去管它,而人心里的落叶则是捡一片少一片;慧者,只要当下安心,就立刻拥有了大千世界的一切。

69、 【经典语录】鼎州慧师与一位小沙弥在庭院里散步,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从树上落下了好多树叶,鼎州慧师就弯下腰,将树叶一片片地捡了起来,放在口袋里。站在一旁的小沙弥忍不住劝说道:“师父。您老不要捡了,反正明天一大早,我们都会把它打扫干净的。您没必要这么辛苦的。”

70、 【经典语录】东阳看到师兄们每天早晚都分别到大师的房中请求参慧开示,师父给他们公案,于是他也请求师父指点。

71、 【经典语录】东阳往默雷慧师那里一连跑了十多次,每次各以一种不同的声音提出应对,但都未获认可。到底什么是只手之声呢?他想了近一年的时间,始终找不出答案。

72、 【经典语录】独处不是孤立,是为了有更多的时空,将身口意投入修养;使得自己不至沦于智慧的贫穷,做一个同于凡俗的出世行者。

73、 【经典语录】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74、 【经典语录】读书不理解而死读,不如不读;求知而不行,不如不求。人生真正的快乐在于读而解之,知而行之。学做合知行合一是自我修养和完善的基础;信解行证,是获得智慧的必经之路。

75、 【经典语录】对啜得趣:邀一知交好友相对品茗,心有灵犀,倾心相谈便是人生乐事;众饮得慧:众人品饮,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尽在满室清幽,不经意得人生百味。

76、 【经典语录】对老和尚来说,每一个境界都是使他觉醒的。所以说,会用功的人,好坏的境界都可以生智慧,不会用功的人,处处都会生起贪嗔痴。

77、 【经典语录】对于别人的丑恶隐私充耳不闻、闭眼不见、一心不想、闭口不说,名大智慧的人。

78、 【经典语录】对于慧修之所,智者的指定是“前往林野,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闲处”,要求环境的绝对安静、清静,充斥着各种声色诱惑的尘世显然是不适合的。

79、 【经典语录】对于这类人,一行慧师指出:“我们常常谈论社会服务,为人群服务,为人类服务,为遥远的他人服务,帮助世界带来和平——但是我们常常会忘记,我们首先恰恰应当为我们身边的那些人而活。如果你不能为你妻子、丈夫、孩子或父母服务,你又怎么能够服务社会呢?”

80、 【经典语录】顿悟——慧,不以敬畏,而是拈花微笑,去顿悟。汲取瞬间的领悟,不经意间,便可得之法门,参透生命的玄机:能由一物而知天下,能由小事而识大理。

81、 【经典语录】多去尊重理解别人,常怀宽容和感激之心,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海纳百川才有了海的广阔,感激你的朋友,是他们给了你帮助:感激你的敌人,是他们让你变得坚强。懂得宽容和感恩。

82、 【经典语录】多少的悲观把人世活成一场乏味的旅程,甚至是一场伤痛的陪伴,那些对生活中的目标,所有的奢望与期待,把人生活成了一场疲于奔命辛苦应付,生活并不是用一份麻木沉迷其中,它需要一份细细的体味,排遣抑郁,纠正短视。#延参法师海月慧林开示#

83、 【经典语录】多做功德事:凡是对众生有利益的事,尽力而为之,这是修福。读诵经典,研究经典,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这是修慧。福慧是由栽培而来,若不栽培,始终没有福慧。

84、 【经典语录】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锁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见,何劳向什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坛经》

85、 【经典语录】而那牵绊我们的渴爱,具有将人的理性和智慧全部焚烧、殆尽的强大力量。不将它消除,就永远也得不到人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

86、 【经典语录】二人走了很长一段路,来到了一片果林前。慧师递给行者一只硕大的口袋,说:“现在你可以到果林里尽情地采摘鲜美诱人的水果,但必须把它们带回寺庙才可以享用。”说罢转身离去。

87、 【经典语录】发怒时,智慧不起作用;嫉妒时,信仰不起作用;贪婪时廉耻不起作用;背谈、诋毁时善行不起作用。

88、 【经典语录】法观念处:以法为所缘而慧修,并且如实见到这些法只是法,不是实有、不是实体、也不是自我,它们既非我亦非它。

89、 【经典语录】法国哲学家蒙田说:“一个人因发生的事情所受到的伤害,比不上因他对发生事情所拥有的偏见来得深。”所以,我们对所发生的一切事情要正确对待。

90、 【经典语录】法无高下,对机者优。能忍辱负重的人,心里有依靠。具惭愧心,是我们的圣财,七圣财指信财、戒财、多闻财,舍财、智慧财,惭财,愧财。当自己不顺的时候,需要回光返照的。

91、 【经典语录】凡夫的心始终在相对中攀缘活动,始终没有自己的存在,假使悟了「慧」的道理,相对也好,绝对也好,顺境也好,逆境也好,白天、晚上、生死老少、出家、在家,都是如如不动,就是欢喜愉快。

92、 【经典语录】凡夫我慢深重,自恃高于他人,不肯低头、曲躬。由于心不谦下,贡高我慢,令我执坚固,导致生死轮转,无有了期。现在欲修普贤广大行愿,成就如来功德,首先就要对治我慢。如果不修礼敬折服慢幢,后面的称赞、供养、忏悔等普贤行愿都无法成办,一切性德都无法显现,所谓“我慢高山,不出德水”。所以,修持礼敬应放在一切修行的首位。礼敬修的圆满就会显发性德,它是能开启性德的钥匙。近代印光大师常说:“欲得智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93、 【经典语录】凡人要断嗔心,就要保持淡定,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心如止水,以不动治百动。保持沉默,再大的毁谤和中伤都会不攻自破。嗔心不起,心灵就不会迷失,这是大智慧。

94、 【经典语录】凡事别过分,没什么好处的,中庸是一种智慧,强制留人是一种愚蠢的双输行为,别用“高标准”折磨自己,更不要为难别人。

95、 【经典语录】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随缘自适,烦恼即去”。随缘,是一种胸怀,是一种成熟,是对自我内心的一种自信和把握,是人生的智慧。

96、 【经典语录】凡事都像云在蓝天上,水在瓶子里一样,应该是各得其所。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由其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相对的位置,就像鸟在天上飞,鱼在水中游……认识到这一点,对人对事顺其自然,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97、 【经典语录】凡事都要有个限度,过量的需求不但不利于身心健康,更会在冥冥中减损自己的福报。折福就会多灾多病,折福就会折寿,要想健康长寿,就要从觉悟奉献中培福修慧。

98、 【经典语录】凡事要脚踏实地,用生命落实慧命。

99、 【经典语录】凡是你想控制的,其实都控制了你;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如果我们无法做大事,那么就怀着大爱做小事;妄求大喜而易悲,略过小悲而易喜。

100、 【经典语录】烦恼不除,慧不生;不造福,则福不生。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探索美文之魅,对人生无奈的经典的短句:http://www.yulujidi.com/jiankangzhongyi/zhongyizhongyao/25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