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肉多豆。这似乎已成了众人皆知的“秘密”。患有肥胖、心脏病、高血压等的人,应少吃肉,多吃豆制品。豆子被称为“地里长出来的肉”,特别是用大豆做的各种豆制品,比如水豆腐、豆腐丝、豆腐干、豆腐皮之类,都是提供蛋白质的好食品。
二、少盐多醋。盐不仅会偷走你身体里的钙,还会带走正常的血压。自家做饭时,除了少放盐,也要尽量控制酱油、番茄酱、辣椒酱、咖喱等调味品的摄入量。更要小心看不见的盐,比如餐馆中红烧菜、炖菜等菜品,薯片、罐头及快餐方便食品中都含较多的盐。醋则称得上是厨房里的保健调味品了,炒菜时不妨放一点,用米醋腌泡菜可以降血脂,用陈醋配着面食吃能助消化,还有助于钙质的吸收。
三、少衣多浴。一提到少穿,自会让人想到“春捂秋冻”。其实,秋冻不是让人挨冻,而是指缓缓添衣。适当的凉爽刺激,有助于促进身体代谢,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当户外早晚气温降低到10℃左右时,就应该结束“秋冻”了。洗个热水澡既能解乏,又助睡眠,最重要的是在洗澡时做点“小动作”,比如用手掌在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并淋浴腹部,可以防便秘,在水流中搓脸能加速血液流动,能缓解疲劳。早晨起来最适合淋浴,可以唤醒身心,而睡前1至2个小时,最好在浴盆里泡个澡。水温应在40—50摄氏度,比体温略高。
四、少食多嚼。想管住自己的嘴,不妨尝试以下几招:在感到有点儿饿时开始吃饭,而且每餐在固定时间吃;每次少盛一点,或使用浅盘和透明餐具;吃饭至少保证20分钟,因为从吃饭开始,经过20分钟后,大脑才会接收到吃饱的信号。一般来说,每口食物咀嚼15—20次,有助消化,避免发胖,还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不妨用小汤匙代替筷子,或者轮流使用勺子和筷子吃饭,即使想快也快不起来,保证每口食物都能充分咀嚼。 五、少药多练。不管平时多大方,吃药时最该“抠门点”,遇到伤风感冒这样的小病,最好扛一扛,别随便吃药。老年人还应遵守“岁加量减”的原则,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用药量相当于成人用药量的3/4,不可自行增加,并且同时最多只能服4种药。如果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吃药也等于白吃。最新研究显示,只要每天坚持锻炼15分钟,平均可延寿3年,比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都称得上最好的“药物”。 六、少车多步。一项研究显示,有车一族越来越多,大约25%的人已经丢掉了走路的习惯。研究发现,整天开车到处走的人比喜欢走路的人,生病的时间长2倍。现代人以工作忙为借口逃避运动,其实,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免疫系统的工作效率更高。 七、少欲多施。平时不妨多给予别人帮助,如借给陌生人纸、笔,给街头乞讨者食物或钱,参与募捐活动等等。小小的善行能让你感到自己生存的社会价值,给你带来情感满足,烦恼自然就烟消云散。另外,好吃的东西不要自己独享,分点给别人,不但与他人分享美味,一方面也控制了自己的热量摄入;别犯懒让同事帮你带饭捎东西,离开座位,自己跑一趟,看看可以为别人顺手做些什么。这样一来,不仅能活动筋骨,防止肥肉上身,还赚了个好人缘。 八、少虑多笑。太看重位子,总想着票子,倒腾着房子,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眷顾着孩子……焦虑挂在每个人的脸上。为什么不尝试换种表情呢?4岁的孩子每隔4分钟就会笑一次,成人也应每小时都笑一笑。笑不仅能增进肺活量,还能帮你减肥,给心脏松绑。开怀大笑15分钟能够消耗40卡热量。如果每天都如此,一年可以减轻至少1.8公斤的体重。任何人都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不妨准备一个“心情急救箱”,比如看场电影、跑几圈、到某个地方吃点心、和孩子们在一起、购物排队时与别人分享笑容,让笑容如阳光般照亮生活,同时也“温暖”心脏。 九、少言多行。健康计划不能只是口上说说,动辄以“没时间”、“坚持不下去”等当作借口。与其整日抱怨体重降不下来、啤酒肚渐渐隆起,不如利用这些时间行动起来吧!不然的话,你永远只能看着别人的好身材、好气色干瞪眼。从今天起,每天努力改掉一个坏习惯,就当给自己储存一份健康保险。 女性的血液循环较差,因而比男性更怕冷,且女性身体的某些部位易受冷空气侵袭。所以,冬天里女性一定要护好易受寒部位,做到“八暖”。 脚暖 脚部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又远离心脏,易血液循环不畅。脚一旦受寒冷侵袭,就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 腰暖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喜温恶寒,加上“带脉”又环绕腰部,若腰部遭受风寒后,易引起腰部冷痛和月经紊乱、痛经、白带异常等妇科病。冬天除了护好腰部外,可用双手搓腰,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可起到温煦肾阳、畅达气血、疏通带脉、强壮腰脊的作用。 头暖 中医认为,头为一身之主宰,诸阳所会,百脉相通,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都汇聚于头部。头部受到冷风侵袭,很容易使阳气从头部散发掉,引发感冒、鼻炎、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等病。因此,冬天一定要注重头部保暖。 耳暖 “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由于耳朵的皮肤很薄,耳廓的血管表浅,皮下组织较少,缺少脂肪保护,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易发生缺血缺氧而致冻伤,还会引发感冒等疾病。因此,冬天要注意保护好耳朵。 鼻暖 鼻为肺之窍,如鼻子受寒冷刺激易伤风感冒,所以冬天要护好鼻子。遇到寒潮过境的天气,外出戴上口罩。早晚各按摩一次鼻部,用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有热感时,用双手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接着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在鼻翼外侧缘旁0.5厘米)15~20次。可疏通经络,增强局部气血流通,大大加强鼻的耐寒能力,有效地预防感冒和鼻病。 颈暖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上承头颅,下接躯干,既是脊椎中活动最多的部位,也是神经中枢最重要的部位,更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路,如果受寒,不仅会加重颈椎病,还会引发其他疾病。 因此,冬天最好穿立领装,外出时戴围巾,可防范颈部血管因受寒风侵袭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等都有一定的好处。 背暖 中医认为,督脉是循行背部之主干,总督人体阳气,“背为阳中之阳”,为“阳脉之海”。如忽视背部保暖,易受风寒之邪入侵,耗伤人体阳气,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引起疾病。 所以,冬天最好加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保护背部。风和日丽时,应到外边晒晒太阳,让阳光照射背部,温暖的热流不仅能使人感到熨帖舒服,更是防范冬季抑郁情绪的灵丹妙药。 膝暖 冬令时节,持续寒冷,温度反差巨大,膝部容易受凉,导致关节局部肌肉和血管的收缩,引起关节疼痛。保护膝关节的关键是保暖防寒,戴上护膝,并注意运动不过量。 保健,时下最热时尚词汇之一。对保健,人们趋之若骛,特别是中老年。也难怪,健康,人人希望,人人追求,而保健,就是保护健康,保持健康,保证健康,怎能不为人人所喜爱?怎能不为中老年所特别喜爱? 但是,已经宣扬的保健方法,实在太多,令人无所适从。而据说能够达到保健的食品、保健品与药物,更不计其数,叫人吃都吃不过来,当然也不敢随便就吃。怎么办?我倒有一条办法,相对讲,简便些,即:养成和保持好习惯。 什么叫习惯?就个人而言,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也就是个人的自然而然的行为,自觉不自觉地都会去做的事情。由于习惯是一种长期坚持的行为,日积月累,便会对人的身心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好的习惯,令人终身受益,能够保持许多重要的好习惯的人,身体一般都比较健康。 习惯经长期实行而逐步形成,但也并不是很长的那种“长”,有些习惯,只须几天或者个把月就形成了,问题在于你的心理状态,是否愿意适应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你先前尚未做过的事情。而不好的习惯,要改变,有时也并不需要很多时间。如果你已经有了不少好的习惯,那么,你就应该珍惜它,不要轻易改变。如果你尚未形成一些应该有的良好习惯,那么,你就应该下定决心,刻意地去形成它。如果你有了一些不好的习惯,你就应该下决心去改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