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百科

【张湮养生经】

作者:一品健康 来源:www.yipinjiankang.com 时间:2024-09-13 14:26:17分类:健康百科

简介  诗人张湮近80岁,他先后在《西南工人日报》《四川日报》当编辑,又是《文摘周报》的创始人之一。他擅长写诗,出版过两本诗集,还精通篆刻、书法和散文、杂文写作。他年逾古稀,但身体硬朗

【张湮养生经】

诗人张湮近80岁,他先后在《西南工人日报》《四川日报》当编辑,又是《文摘周报》的创始人之一。他擅长写诗,出版过两本诗集,还精通篆刻、书法和散文、杂文写作。他年逾古稀,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很少生病。“杂食、乐观、锻炼”,便是他的养生之道。

⊙一、杂食。美国杰出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保持健康的唯一办法是:吃你所不愿吃的东西,喝你所不愿喝的饮料,做你所不想做的事情。”张湮深明此言之真谛,凡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食物,无论酸甜苦辣麻,他都来者不拒,吃得津津有味,而且饮食均匀,从不暴饮暴食。

【张湮养生经】

⊙二、乐观。张湮人生经历十分坎坷,但他常常用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大海越是布满着暗礁,越是以险恶出名,我越觉得通过重重危难去寻求不朽是一件赏心乐事”这段话来激励自己战胜忧愤和痛苦,驱除冬日的严寒,迎接阳光明媚的春天。每当工作、生活不顺心时,他总是以宽容、洒脱的态度坦然处之,用幽默、风趣的话语自慰和自嘲,用欢笑驱散愁云,不让忧郁伤身体。

⊙三、锻炼。张湮多年坚持晨跑、洗冷水浴、做俯卧撑等体育锻炼,每日散步10余公里,风雨无阻,因而他显得比同龄人更加健康。

周大风养生经】

浙江音协名誉主席周大风,年近八旬,是一名著名音乐家。他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创作的《采茶舞曲》,被誉为是我国民乐创作中的经典之作。yipinjiankang.com

⊙周老的养生之道。他说他作为一个艺术家,比较重视个性释放。

⊙故而,他的养生原则是崇尚随心所欲,但不逾矩。

⊙周老说的这个养生原则,原是脱胎于我国儒学鼻祖孔老夫子提出的一个处世主张。原话见于《论语·为政》篇。因老年人容易抑郁和孤独,因而孔子主张“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说人过了七十,可以在礼教法度的范围之内,遂着自己的心意自由地行动处世。

⊙后来,人们看到此言对养生极为有利,就将它专门作为一句养生格言来加以对待。

⊙周老介绍,他非常赞赏这句养生格言。因人到七十,人体的生理功能皆已退化。悄然而至的是寂寞和孤独。此时,老年人如果不注意及时改变生活心态,努力追求一点“心理愉悦”,而仍是过着拘谨和呆板的生活,那就有可能会使自己衰老的心灵受到进一步压抑而危害健康。再加上他是一个艺术家,比较重视追求个性,因而他是随心所欲,想啥就做啥。文思涌时提笔疾书,兴致好时抚琴一曲,真可谓“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好不快活。更何况,人体又有个体差异,他喜欢迟睡、杂吃,所以,他是“起居无常,饮食无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得十分舒心、惬意!

⊙当然,周大风的所谓“随心所欲”,并不是为所欲为;他的“个性释放”也并不是漫无边际,而是“随心所欲”,有规矩,“个性释放”,有范围。换句话说,就是他的“随心所欲”,是有“制约”因素的。这种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神领域”的制约。这是指他的思想建设,定位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准则上,什么思想值得提倡,什么念头要加以抵制,他都以这个“思想定位”作为衡量标准,对的就发扬,正确的就摈弃。如他为了发扬“人梯”精神,扶持后人,就主动辞去许多职务,就是一例。二是“法纪范畴”的制约。这是指他的行为规范,皆以各种法纪和法规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什么可做,什么不能做,他都铭记于心,决不越雷池一步,就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百岁夫妇长寿经】

上海市卢湾区瞿溪路第一对百岁夫妇王云秋和王秀珍于1985年已先后去世。静安区又一对百岁夫妇袁敦梓和毛惠琴于1992年、1993年也先后去世,年龄为104岁和105岁。南市区制造局路又出现了上海第三对百岁夫妇,丈夫柯诚甫101岁和妻子卞静惠102岁,这对百岁夫妇原来居住简陋棚户,随着城市居民住房改革,他们迁入多层朝南一室户公房。男寿星原是天津国棉一厂技师,1957年退休后来沪定居,女寿星从未参加工作。这一对老人婚龄已达80年,耳鬓厮磨、朝夕相伴。

⊙目前男寿星除听力降低外,腰背挺健,颌下美髯飘动,精神饱满,态度和蔼谦逊,犹如童颜鹤发的八旬老人。他的生活基本自理,能吃饭,洗漱,大小便自理,室内走动,尚能和客人介绍以住在纱厂当技师的情况,凡纺织机故障,别人无法修理,他却能从机器运转声中找出故障及部位,进行修理,并对同行修理工谆谆点道修理诀窍。他终生心胸坦荡,淡泊名利,与人和睦相处。女寿星耳聋失明,已卧床二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目前仅吃流质、半流质。子女用臼碾成的米汤或菜汤进行喂食,大小便只能在床上进行,但由于丈夫关心、76岁儿子和68岁女儿精心护理,居然又能健康起来。为了消除父母孤独寂寞感,儿子前些时间花费了400多元钱购买了一辆三轮车,亲自踏载两位百岁父母上街观景。

梁书长寿经】

国画家梁书先生已90多岁高龄,仍然保持着活动高频率,做事高效率,饮食高饭量,说话高嗓音,走路高速度,每天像在机关上班一样,读书看报,作画写信,按时作息,精力充沛。庆祝他九十华诞时,人们问他为什么有这么好的体力和精力,他说:“生命在于运动,身体在于活动,饮食在于饭量,睡眠在于安寝。”

⊙的确,这是他一贯的生活规律。1905年,他出生在江西省万安县罗圹湾,那是赣江上游的一个小山村。他从小喜欢爬山,喜欢玩水,经常在沙滩上画这画那,人们说他是“小画家”“小泥猴”。20世纪20年代考入上海美专,30年代成为国画系教授,经常外出写生作画,足迹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40年代在战争烽火中流离奔波,50年代曾一登泰山、二登峨嵋、四上黄山、十上庐山和井冈山。年轻时的活动和锻炼,为他的长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他每天晚上按时就寝,早上按时起床,起床后跑步、做操、打太极拳,经常步行三五公里走亲访友,看望儿孙,爬山观光,写生作画。

⊙他一生不吸烟,也很少喝酒,从不暴饮暴食,也不多吃油腻食品,最大的特点是饭量大,每餐两大碗,菜多菜少都一样,直到现在还保持这种规律。有一次在他家里吃饭,他既递烟,也敬酒,但又说:“酒要适量,烟要少抽,饭要多吃。”送给他一点营养补品,他说:“要什么补品,人是铁,饭是钢,多吃饭就是最好的补品。”梁老一生不讲吃,不讲穿,不讲享受,只讲多奉献,多培养人才,多出精神产品。他每天看书作画写笔记,热心辅导业余作者,时间紧张,生活充实。最近,他又挑选了100幅精品准备装裱,并正在联系去深圳和香港举办个人画展。

⊙有人劝他说:“你年纪这么大了,要多休息。”他爽朗地笑着说:“七十八十小弟弟,九十一百不稀奇。粗茶淡饭营养高,经常活动身体好!”

草明养生经】

著名女作家草明,80多岁高龄,辛勤笔耕为工人写作了一辈子,如今仍然在笔走龙蛇。

⊙年过耄耋之年的草明虽然显得人很瘦小,但是身体还不错,精神很好,精力也充沛,没有得过什么大病。问其原因,她说她比较注意体育锻炼,经常在室内做一套她自己编的操,还坚持练气功。天气好时,草明还坚持到她家附近的地坛公园去散步或做操,以此来调节她的写作生活。目前,她只是耳朵有些背,其他均不错。

⊙然而,草明更注重精神上和人生观的锻炼。尽管她经历坎坷,饱经沧桑,但她一辈子从来没有灰心过、颓唐过、丧气过,总是精神很好,心平如镜。草明称自己是“清心寡欲无所求”,既不图名,也不图利,也不追求物质享受,因此便不会有什么烦恼。草明的家里没有铺地毯,也没有什么豪华的家具摆设,连录像机都没有买。她对人说,为什么非要铺地毯不可呢?她喜欢朴素的生活,喜欢家里养几盆花,对现在社会上不少人千方百计奔钱忙,她感到很奇怪。草明认为,生活上不要去追求那么高标准,够吃够穿就行了。高消费的人并不见得精神上就那么充实,人的快乐和幸福建立在精神上要比建立在物质上更重要…‘草明目前除了坚持为人继续写作外,她的生活和作息时间很有规律。她每天早上6点至6点半起床,从不贪睡,以此来锻炼自己的意志,而晚上10点至10点半也一定上床睡觉。早上草明只吃一个鸡蛋、一片面包,喝一杯牛奶,中午和晚上也都吃得不多,一般仅吃二两饭。不写作的时候她喜欢看看报纸和杂志,看电视草明只看《新闻联播》,了解一下国内和世界上的大事,另外就是看《动物世界》,让可爱的动物形象陶冶自己的心胸,其他电视节目她都不看。草明几十年来孑然一身,独立生活。而这种“清心寡欲无所求”的生活,她已感到很习惯,而且身心很快乐。她把最大的乐趣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为工人写作中去了。这种把个人欲望置之度外的“养生之道”,草明说她是受了老一辈人的影响。她之所以感到满足,没有什么缺憾,原因就在于她是生活在今天这伟大的时代,因此感到很幸福,心情总是那么愉快。

阿沛·阿旺晋美养生经】

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这位近90岁高龄的长者,每天清晨,在北京西城区的一条大街上,健步于晨曦中。他每天散步约一个半小时,往返达6公里。

⊙散步健身,是这位要人喜爱的体育活动。他认为,散步有两种形式,一是饭后慢步走,一种就是清晨散步。在散步中,与街坊们擦肩而过,打打招呼,唠上几句,也增加了不少生活情趣。

⊙他的工作十分繁忙,有时甚至到午夜2点后才能回家。但是,每天早晨6点半的健身慢步,仍然确保“正点运行”。

⊙年轻时,他当过兵,在兵营生活中,他十分注重锻炼。在西藏高原空气稀薄的河湖中,他能长距离地游泳。喜爱体育活动,为他健壮的体魄打下了坚实的底子。

⊙爱运动的习惯,使他对体育赛事十分关注。晚上的电视节目,每当有足球、排球赛的实况转播,他便和家人争睹为快。

⊙和儿孙辈摆开牌局,打上几局桥牌,也是阿沛·阿旺晋美得意的消遣方式。他感到,经常打桥牌,能使思维更加敏捷,受益匪浅。有时,他还出征参加桥牌比赛,每次激战4个小时,老人却毫无倦意。

⊙休息时,他还热衷于下围棋、看体育报刊等,对桥牌、围棋类的杂志,更是兴致浓厚。

⊙练习书法的爱好也如影随形地伴随着阿沛·阿旺晋美。他对藏文书法和汉字书法都能来两下子,尺余长的条幅能一挥而就。他从书法中获益甚多,修身养性、乐以忘忧,增加了对祖国书法艺术的挚爱。

⊙还有一个“副产品”,是他的手腕的灵活性及腕力明显增强了。

⊙他不怎么相信“养生之道以食为首”的说法,饮食讲求简单。加奶的红茶和几片面包,是他经常的早餐;中午,常弄点面食,饮茶是少不了的;晚餐时只炒一两种川菜或藏菜。这些家常便饭,一家人围坐一堂,气氛温馨,吃起来味道特别香。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张湮养生经】:http://www.yulujidi.com/jiankangbaike/23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