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百科

【周而复养生经】

作者:一品健康 来源:www.yipinjiankang.com 时间:2024-09-13 14:26:17分类:健康百科

简介  历经风雨的老作家周而复说:“人生常有顺逆,应力求‘祸至不惧,福至不喜’。遇事要乐观自信,忧烦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有害健康。中医《内经》云‘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就能‘

【周而复养生经】

历经风雨的老作家周而复说:“人生常有顺逆,应力求‘祸至不惧,福至不喜’。遇事要乐观自信,忧烦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有害健康。中医《内经》云‘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就能‘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这话颇有道理。”周老以乐观坚毅的生活态度,投入了三百数十万言的《长城万里图》(六部曲)的创作。

⊙少时即为南京“青年会中学”篮球和网球校队选手的周而复,其爱好体育运动之情,虽年老而未衰。他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勤动则身康健。在坚持脑力劳动的同时,还应参加适量的体育活动,这样就十分有助于舒筋活血,愉情怡性,从而改善并增强脑的功能。”故而他除了不定期的旅游观光外,还坚持每天运动一小时,或网球,或游泳,或跳舞,或散步,可谓乐在其中。他说:“奋腕挥毫半小时,浑身就出汗了。练习书法也是一种脑体结合、舒心养性的益寿活动。”

【周而复养生经】

⊙良好的生活习惯乃养生一要。周老每晚10时前必上床,翌日晨6时左右即起身,保证7小时的睡眠。他爱听京剧和音乐。他说,凡事均须适度,过分必然坏事;劳逸亦宜适度,贵在“顺其自然”,累了就去歇息,决不熬夜硬挺。当然,还要记住:饮食清淡勿过饱,水果尝鲜不吸烟。

张琪养生经】

著名中医学家张琪教授可谓深谙养生之道。半个多世纪来,他始终坚持用中医理论指导日常生活,虽年逾80岁仍黑发童颜。

⊙就拿饮食来说吧,中医讲求“食饮有节”。张老解释“节”有个含义,一是不过量,二是不嗜“膏粱厚味”,即鱼肉等高脂肪、高蛋白的东西。尤其是老年人更应该注意。他主张膳食均衡“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因为“想吃”是身体发出的缺乏警报,不要以好恶选之。yipinjiankang.com

⊙张老嗜茶。杯子是陶砂的,小巧玲珑。看得出张老饮茶是非常讲究的。他说,茶可以促消化,清脑明目,利尿,帮助清除体内有害物质,“有百利而无一害”。

⊙“生命在于运动”,张老指出运动包括体力和脑力两方面。张老天天坚持晨练,过去练“三浴功”,现在跳老年迪斯科。伴随着节奏明快的音乐,他一跳就是1小时,直至大汗淋漓。运动后,能吃能睡,“一天不出去就难受”。张老认为退休人员衰老快,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停止了脑力锻炼。“脑子和身体一样,不用就迟钝。”因此,退休10年来,张老照常开诊、搞科研、带研究生,还著书立说。他承认自己记忆力减退,但思维和文笔仍不逊当年。中医认为百病都源于“七情六欲”,即人的健康与精神面貌息息相关。张老最爱听京剧、音乐,看电影。“电台、电视台有好的文艺节目从不放过”。累的时候,他听段京剧,看一段电视剧,立刻神清气爽,精力倍增。

⊙对保健品热,张老觉得应正确对待,不要盲目听信宣传。“养生必须靠自己”,中医讲“药物之偏济人身之全”,有病才补,没病而补,容易矫枉过正。因为没有一药可治百病,药物有利也有弊,所以才有“人参杀人”“毒药救人”论,我们必须择利用之。“长寿不是用药补出来的”。

六龄童养生经】

蜚声海内外主演《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六龄童,6岁从艺,12岁登台演出,2014年去世,享年89岁。

⊙七八十岁时的六龄童养生有术,看起来只有60岁。这位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陈老总生前喜欢的“美猴王”,精力不减当年,他身兼多职:浙江省绍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剧协理事、浙江省剧协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委员、绍兴市对外友协理事……

⊙六龄童说:作为一个艺术家,心地坦诚第一需要,他认为古人言的“仁者寿”有其科学道理,因为心宽体健,处世从容,“好人一生平安”。

⊙正是平时的修身养性、广交益友及武生生活使六龄童练就了一副铁骨架。毛主席、周总理多次看六龄童的戏,多次赞誉过他。六龄童主张“和为贵”,他对旧时代的“文人相轻”很有看法,文艺界的不少悲剧来自于忌妒,如果能过这关,便可以“仁者长寿”了。

⊙作为猴戏艺术大师,六龄童靠武工吃饭。退休后的六龄童,平时还习武不断,而且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严格要求自己。六龄童还常常外出,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都去,而且一点儿也不觉得累。他还为浙江电视台录制了艺术片《六龄童与猴子戏》,作为中国民族艺术团代表出国演出《两代猴王迎巨龙》,并有自传《取经路上五十年》和《两代美猴王》出版。六龄童深有体会地讲,演戏、写书对—个老年人讲是吃力的,这靠“底子”,“底子”则靠平时养成。

⊙六龄童是个正宗的艺术家,他认为“武生”要节怒、节酒。他不但自己力行,对儿子六小龄童要求也这样。六小龄童在拍《西游记》时,六龄童要求他不能谈恋爱。六小龄童直到拍完《西游记》才结婚,足见六龄童家教的严谨。

谢肇长寿经】

103岁的谢肇是延安“保小”的保育员。延安“保小”诞生于烽火年代。1937年,大批革命干部响应党中央、毛主席“抗日救国”的号召,奔向抗日前线,许多人的子女留在了延安。党中央为了这些孩子的健康和成长,便创办了这所招收干部子弟和烈士遗孤的学校。谢肇是这所学校年龄最长的保育员,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谢奶奶。

⊙谢肇祖籍广东潮州。1941年8月,她正在重庆女儿家,听女儿女婿说要去延安,便说:“我也去!”

⊙临行的前一天,周恩来为去延安的同志饯行。他见到年过半百的谢肇,先是一怔,然后劝阻道:“老同志,延安是很苦的,您这么大年纪了,就留下吧!”“我是苦出身,不怕苦。”谢肇爽快地回答。周副主席又说:“那里吃小米,还带沙子哩!”“我最喜欢吃带沙子的小米了!”谢肇担心周恩来不允,连忙恳求:“我年龄虽然大些,但我的心和年轻人一样向往延安,向往光明,我一定要同他们一道去。”

⊙到了延安,谢肇被安排到了延安“保小”。

⊙常言说,爱子莫过慈母心。可谢肇,将自己的孩子撇在了重庆,却把心血献给了“保小”的孩子。哪个孩子有尿床的毛病,夜间她就叫醒撒尿去;哪个孩子患了病,她就守护在身边煎汤喂药;哪个孩子食欲不振了,哪个孩子打蔫了……她都了如指掌。她的出色工作,受到周恩来的赞扬。

⊙五十多个春秋过去了,谢肇用心血浇灌培育过的革命后代,许多人走上了党和国家的重要岗位,而她变成了年过百岁的老寿星。

⊙谢肇思维敏捷,行动自如,精神矍铄,谈笑风生。这样的高龄竟如此健康,相知者无不想寻其秘诀妙方。然而,虽说谢肇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健身法,但还谈不上有什么神奇。她每天早上醒来,先坐在床头做手脚按摩;接着,坐在床边摆腿和手扶庆头原地跳跃;最后,下蹲100-500次。平时在室内,她从不久坐和躺卧,而是不断地走动。不知是过惯了军事生活的原因,还是因为老有童心的缘故,在走动中,她不时地操练着军人的走步姿势:挺胸、昂首、甩臂,偶尔还靠在墙角、门旁暗自打挺。这些健身法难道出自哪位名师?不。这里有的是她从报纸上、广播里、电视中学的,更多的则是她自己的创造。

⊙健康的体魄离不开愉悦的心境。在谢肇的生活里,既透视不出她有“老之已至”的心态,也寻觅不到她有忧虑寿命的愁丝,能看到的是她热烈地对待生活,尤其注意自己的装束和仪表。平时在居室里,凡遇有玻璃和镜子,她总要对着仔细欣赏一番自己,不时地还要拿着自己的小镜子,检查自己的脸沾没沾上什么、头发梳理得顺不顺、眼镜戴得正不正。谢肇虽说出身贫苦,但在穿戴上并不向传统老年装束上打扮,也许正是苦出身的原因,更增添了她尝试“美”的欲望。她喜欢穿色泽明快或带些花色的服装。一次她见一位50多岁的妇女穿着橘黄色毛衫,她就要亲人也为她购置一件。谢肇还有一个多年的习惯,不论春夏秋冬,总喜欢戴帽子,因而各式各样的帽子也不知她有多少顶。

⊙良好的精神状态,说到底,源于充实丰富的精神生活。谢肇居室的床头上,堆满了报纸,桌子上放着毛泽东著作和许多其他书籍。虽说她小时当童养媳没念过书,而她却一天也离不开书报。她读书看报那股专注劲儿,简直就像个小学生,而且还要一字一句地读出声来。

⊙遇有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就问个没完。她不仅爱学习,而且还善动脑。一次,她从电视中看到越南政府官员访华的报道,立时眼睛一亮,脱口说道:“看来中越关系要好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谢肇外出活动相对有了减少,但她的精神生活是充实的。“因为报纸和广播使我眼睛看得远了,耳朵听得远了,党中央有什么新精神,我们国家发生了什么新变化,很快就知道了。我还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我的乐观主义精神是从报纸和广播中得来的。”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周而复养生经】:http://www.yulujidi.com/jiankangbaike/23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