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争,则无人可与之争生活中最纷扰的一个字是争。这个世界的吵闹、喧器、摩擦、嫌怨、钩心斗角、尔虞我诈,都是争的结果。明里争、暗地争,大利益争、小便宜争,昨天争、今天争,你也争、我也争,鸡飞狗跳,人仰马翻,争到最后,原本阔大渺远的尘世,也只容得下一颗自私的心了。
其实,生活中可以有无数个不争的理由。心胸开阔一些,争不起来;得失看轻一些,争不起来;目标降低一些,争不起来;功利心稍淡一些,争不起来;为别人考虑略多一些,争不起来……但为名为利,每个人都像一头伏在草丛深处的狮子,按捺不住。
权钱争到手了,幸福不见了;名声争到手了,快乐不见了;非分的东西争到手了,心安不见了。也就是说,你绞尽脑汁,处心积虑,甚至你死我活争到手的,不是快乐,不是幸福,不是心安,而是烦恼、痛苦、仇怨,以及疲倦至极的身心。
争是因为有多余,或有亏损,非自然状态,也非自然品性。要想保持自然而和谐的品性,就需要不争。因此,不争是寡欲,不争是耐得住寂寞,不争是为而不争、适可而止。 严子陵本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同窗,老同学登基端坐龙椅,他却更名换姓,果断地隐居到富春江上做了个渔夫,整日徜徉于青山碧水间,与烟霞云霭为伴,过着闲云野鹤的悠闲日子。 刘秀复国,百废待兴,正是招才纳贤,急需治国栋梁之际,昔日同窗却做了世外人,袖手旁观。 刘秀急得几次下诏,召严子陵回朝做官。但严子陵却固执拒绝,无论如何也不肯出山,并遣人回复说,他其实才疏学浅,能到朝廷做官,完全是靠跟皇上的同窗之谊,这样做会滋长朝廷中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的坏风气,滋生恶果。 刘秀深悟他的良苦用心,大为感动的同时也深受启发,展开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制订并完善了招纳人才的相关制度。官场上的腐败之风因此大为收敛。 在以不可侵犯的皇权为绝对中心的权力旋涡中,作为臣民似乎只有屈从或疏离两种选择。严子陵态度明确,采取了与皇权不合作的态度,我们从他身上看到的是智者所表现出的淡泊与坚持。 严子陵后半生安于做个隐士,青史却情有独钟地给他烙上了一个高尚名士的风雅名号。他追求随心所欲、默默无闻,反而使自己青史留名。 英国诗人兰德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不争,则无人可与之争,乃人生至境。 三国时的曹丕就是深谙此术并获得成功的人。 曹丕是曹操的长子,理所当然被立为了太子,但他的弟弟曹植更有才华,文名满天下,很受曹操器重。曹操因此产生了换太子的念头。 曹丕得知消息后十分恐慌,忙向他的贴身大臣贾诩讨教。贾诩说:“愿您有德性和度量,像个寒士一样做事,兢兢业业,不要违背做儿子的礼数,这样就可以了。”曹丕深以为然。 有一次,曹操亲征,曹植又在高声朗诵自己所作的歌功颂德的文章来讨父亲欢心,并显示自己的才能。曹丕却伏地而泣,跪拜不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曹操问他什么原因,曹丕哽咽着说:“父王年事已高,还要挂帅亲征,作为儿子心里既担忧又难过,所以说不出话来。"一言既出,满朝肃然,都为太子如此仁孝而感动。相反,大家觉得曹植只知道为自己扬名,未免华而不实,有悖人子孝道,作为一国之君恐怕难以胜任,毕竟写文章不能代替道德和治国才能。于是,太子还是原来的太子。曹操死后,曹不顺理成章地登上魏国皇帝的宝位。 其实,曹丕刚开始是极不甘心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弟弟夺走的,他想拼死一争,但又知道自己的才华远在曹植之下,胜算极低,一时竟束手无策。但他毕竟是个聪明人,经贾诩的点化,脑瓜顿时开窍:争是不争,不争是争。与其争不赢,不如不争,只需恪守太子的本分,让对方一个人尽情去表演吧,公道自在人心!最后,这场兄弟夺嫡之争,以不争者胜利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