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意义就是要在定中产生无上智慧,再以这无上智慧来印证人生。禅是外不着相;定是内不动心。禅定就是将境与心统一起来,让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外禅内定,专注一境。禅定必须先由“入静”开始,而到“至静”,才能达到“寂静”,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从“身空”、“心空”而进入到虚空法界。
禅需要有静坐的基础。禅是通过冥想的方式达到入定的状态,这种境界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只有自己去体会,去感悟。禅坐则是通往这个境界的常见的方法。不论是否修佛,静坐对一个人的身心都有好处。在一个彻底放松的环境中,外界的寂静与内心的空明都能够使人减少心中的妄念,能够促进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平衡。保持正确的禅坐,能够使人放下心中的执著,保持头脑的冷静和清醒,再进一步,便能产生智慧,开发精神的领域。因此,很多禅宗的修行之人都很重视禅坐。
有一位虚云老和尚曾经在终南山打坐修行。他非常虔诚,终日打坐,甚至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有一次他把马铃薯放在锅里之后他便去打坐,哪知这一坐就坐得定下去了,而这一定就定了好多天,并且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旁边的人好几天没有见他,非常担心,就过去看望他,见他还在那里打坐,就把引磐一敲,替他开静。开静以后,虚云和尚对来客说:“既然来了,就在这里和我一起用饭吧!"打开锅一看,里面的马铃薯已经长毛了。虚云和尚没有想到自己入定已六七天了!虚云和尚修禅的心是虔诚的,他重视静坐入定在修行过程中的作用,并且真正在静坐之中达到了空的境界,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生活的现实世界,而在开静之后,他又能自然地融入现实生活中,定与不定没有了明显的界限,也就是时时都在定中。虚云和尚为禅修忘记了吃饭,而他的弟子具行则是在禅坐之时引火自化了。 虚云和尚门下有一个弟子,名唤具行,他本是为求生计而到鸡足山祝圣寺做工,后来被虚云长老收为弟子。他没有什么文化,但为人勤快,一天到晚尽做些苦差事。他一心念佛,修行很用功。人家看不起他,他也不放在心上。 他跟老和尚告假三年,外出参学,回来之后,他还是老样子,别人不去做的苦活儿、重活儿,他都去做。 他一个人住在一个小茅草屋里,一天有人看到他的房子隐约有火光出现,跑过去时,火已经熄灭。而具行和尚仍然保持着坐禅的姿势,在房内稳坐如山。只不过,他已经圆寂。 具行上人生前曾有一语:“吾半路出家,一字不识,但知一句阿弥陀佛耳。”他修行到此般境界,已是极致。普通人虽然也能在静坐中感悟到身心的放松和思想的圆融,但是却很难达到虚云和尚和具行上人的境界。 禅坐并非等同于禅定,通往禅定的方法还有很多,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和调心都是修行的常见方法,并且以后三种更为重要。坐禅能将身、息、心的调节合而为一,保持正确的舒适的姿势,调整呼吸的节奏,放下心中一切妄念,将散乱的心集中为统一的心,“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