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男性健康 > 男性心理

一些现代心理学派把“心中的孩童”视为创造力和自发性的代表

作者:一品健康 来源:www.yipinjiankang.com 时间:2024-09-12 17:18:58分类:男性心理

简介  一些现代心理学派把“心中的孩童”视为创造力和自发性的代表,但荣格所指的孩童则更为复杂。只有承认和接受这个孩童的脆弱,而不是逃避,我们才能接触到他的力量。与孩童的无知和无能相伴的

一些现代心理学派把“心中的孩童”视为创造力和自发性的代表

一些现代心理学派把“心中的孩童”视为创造力和自发性的代表,但荣格所指的孩童则更为复杂。只有承认和接受这个孩童的脆弱,而不是逃避,我们才能接触到他的力量。与孩童的无知和无能相伴的,是一种特殊的力量。梦中,我们经常看到被遗弃的小孩在街上流浪,不知何去何从。这样的梦境反映了我们心灵的童年。醒来时,我们可能会下决心,永远不让自己显得如此迷失和狼狈。然而,若想承认和关怀心灵中的小孩,而不是勉强对之加以“改进”,那么,我们就必须接纳这种流浪、迷失和无助,因为这些原本就是小孩的特质。

在早期一篇分析孩童的论文中,希尔曼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我们倾向于躲避心中的孩童,认为他的无能是一种低劣,必须以教育、成长和宗教洗礼加以改造。他反对将“成长”作为一种信条。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停止成长,甚至必须后退。今天的人们往往把成长当作理所当然的追求,结果忽略了停滞和后退在某些时候的必要性。期望心灵中的小孩长大,这本身就是对他的不尊重,因为“小孩"本来就意味着“没有长大”。

一些现代心理学派把“心中的孩童”视为创造力和自发性的代表

许多日常用语,都会在无意中对心中的小孩造成伤害。一般人在流露出某种原始的情感之后,总会自责:“我太不成熟了。”如果我们不把这句话作为对童心的批判,而是只取其本来的意在日常生活中关怀心灵思,那倒是对实际情况的准确描述:我很不成熟,这种不成熟是我本性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在说这句话时,通常都带着这样的意思:我不想表现得这么不成熟。

有时我们会说:“这是童年时期留下来的问题。”这样,我们又一次把童年当成了烦恼的根源,当作成长过程中必须摆脱的东西。我们总是感叹,如果童年不是那个样子就好了!然而拒绝童年就是拒绝自己,也是拒绝关怀心灵。那个永远存在于我们思想和梦境中的小孩,或许有很多缺点、总是犯错,但那就是我们自己。缺点和优点一样,都是构成我们人格的一部分。当然,把成年后的问题归咎于童年的想法,倒是能让我们与心中那个具有神力的小孩,以及他那蕴涵无限生机的卑微保持联系。越是在我们感到卑微的时候,心灵就越容易显现。

有时三四十岁的成年人会说:"我到现在还不知道,我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无论说这句话时的口气有多轻松,都透出了一种深深的自卑:我究竟怎么了?活到这把年纪,我原本应该事业有成、收入丰厚、生活安定才对。但是愿望归愿望,我们心中的小孩却还没有准备好。认识到这一点时,我们心中可能会泛起一阵哀伤,这正是心灵在反思自己的命运,担忧自己的前途,也为想象力的开放提供了可能性,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小孩的力量。心中孩童的幼小和柔弱有如"芝麻开门"的口令,是开启未来、发掘潜能的一把钥匙。

孩童的"无知"同样蕴涵着无数可能性。《新约·福音书》记载,在前往耶路撒冷的途中,年幼的耶稣跟父母失散了,后来人们发现他在一所犹太教堂中,正同拉比们讨论神学。这只是一个有关奇迹的故事吗?它其实表现了孩童的特殊智能,尽管混沌,但又无比深刻。15世纪的伟大神学家,库萨的尼古拉曾著书论述“学会无知”的重要性,他认为,我们必须设法忘掉那些阻碍我们领悟真理的知识。我们必须回到孩童的无知状态,因为世俗生活已经让我们变得太过精明。禅宗也劝诫人们莫失“赤子之心”。

以上都是专属于小孩的特质,永远不会成熟,永远无法摆脱。但心灵中的小孩无知而笨拙,让我们感到尴尬不安,所以我们总倾向于排斥他,掩盖他的存在,甚至强迫他消失。然而,这样的压制只会让他变得桀骜不驯。越是努力掩饰无知,我们就越显得无知;越是故作成熟冷静,我们就越是暴露出自己的幼稚;越是想充当大人,我们就越表现得像孩子。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一些现代心理学派把“心中的孩童”视为创造力和自发性的代表:http://www.yulujidi.com/nanxingjiankang/nanxingxinli/14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