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咨询室里来来去去的人们,无论身价多少,他们总带着焦虑和困惑,希望能够找到真正的自己。在心灵的深处,他们无法衡量自己与幸福的距离,更无法预测自己何时与幸福会有亲密的接触。
*如果你不幸福,那是因为你常常选择用不幸福来包裹你的人生,你也习惯了用不幸福定义你的人生我们的幸福为何总那么少,为何总在困窘的现实里无法获得心灵的自足?这个问题,除了心理学家,包括一些社会学家,也在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将许多不可能实现的梦想都实现了,将我们许多未能体验的高科技都变为真实的生活,我们从繁琐的生活重压下解放出来,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收入越高的群体,其幸福度却在逐渐下降。
为什么物质的丰富却掩藏不住幸福的失落呢?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是我们迷失了精神的家园,让内核的自我受制于外在环境的重桎,无法体验到真实的人性需求。
按照精神分析理论,在我们的人格面具之下,埋藏着三个意识层面,自我、超我和本我。在这三个层次中,超我是一种超然的理性状态,它可以借控制人性的本能,来调节内在心理及其行为。最终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就是自我。本我是较低级的意识层面,它出于本能,会忽略掉外在的条件束缚和要求。例如性本能、饿了要吃东西、冷了要穿衣等生存基本的需求。通常情况下,超我会控制本我,压制它不合社会环境需求的那部分,使得它能够在限定的范围内存在。
yipinjiank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