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阴影包括许多内容:胆怯、贪婪、恼怒、自私、懒惰、丑陋、轻浮、脆弱、报复心、控制欲……总之,那些存在于我们身上,我们又极力掩饰和压抑的特质,全都属于心灵阴影的范畴。
这些特质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否认而消失,只会在潜意识中隐匿起来,悄悄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认同感。当我们偶然接触到自身阴暗面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是想要逃避,想撇清与这些消极特质的关系,哪怕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也在所不惜。然而,恰恰是这些特质最需要我们去关注,因为面对与改变它们,可以给我们带来最宝贵的收获。
如果我们故意忽视消极特质的存在,它们就会以各种形式尽量唤起我们的注意,当我们的注意力稍微松懈的时候,它们就会立即从潜意识里重新浮现出来。为了压抑它们,我们就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而这种付出完全没有意义。
诗人罗伯特·布莱把阴影形容为“每个人背上负着的隐形包裹”。布莱认为,在生命的前几十年里,人们总是把越来越多的东西塞进包裹里,努力想把包裹填满;而在生命的后几十年里,又会努力把包裹清空,以减轻肩上的负担。 大多数人都对自己内心的阴暗面感到恐惧,不愿正面以对,殊不知,只有拥抱心灵的阴影,找回完整的自我,我们才能获得真正充实幸福的生活。把知识和经验混为一谈,或许是信息时代人们最大的误区。我们往往觉得自己知道某件事情,就不愿去切身体验。对内心阴暗面的探寻,并不是知性的活动,而是用心去体验、去感觉的过程。许多人参加过心理培训课程之后,觉得自己已经什么都知道了,但是他们并没有用心去体验自我,所以也就难以获得任何实质性的收获。要追求光明,就必须体验阴暗;要追求自由,就必须体验完整的自我。这样的体验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必须是长期的、连续的。不管你承不承认,你的内心必然有阴影,任何人都避免不了。如果你意识不到这一点的话,不妨问问你的家人、朋友,让他们把你心中的阴影指给你看。我们总以为自己可以把阴暗面掩饰得天衣无缝,但是那些被我们刻意压抑的特质,总能找到机会显露出来,让周围的人们看见。 承认和接纳完整的自我,意味着平等对待自己的每一项特质,既不刻意彰显,也不刻意压抑。单是大声说出来“我知道我的控制欲很强”并不够,还必须了解控制欲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接受它的馈赠,用包容的眼光来看待它。 很多人以为,天赐的东西必然是完美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必须拥有完整的自我,而完整是美与丑、善与恶、积极与消极的调和。只有接纳了自己内心的阴影,我们才能得到它的馈赠。 小时候的我们会常常听大人们说,世界上的人可以分为好人和坏人两种。像大多数孩子一样,我们总是努力表现自己好的特质,把那些坏的特质掩藏起来,不让长辈和其他亲人乃至周围的人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掩饰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