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口时,人最易感到困惑,最易迷失方向。教育专家认为,从高中升入大学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从大学走向社会是人生的又一重大转折点,只有早准备早规划,才能消除困惑,勇往直前。职业生涯规划,宜从大一入学开始。
开学了,又一批新生步入大学,一些在高三“饱受折磨”的新生正计划着:大一大二先轻松一把,大三大四再努力不迟。但是,看看每年都有那么多毕业生挤在熙熙攘攘的求职大军中,没有工作经验、知识能力储备不足、英语不够熟练、自我定位不够准确等,都对就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想想4年后有增无减的毕业生人数,大一大二实在潇洒不起。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王赞怀着喜悦的心情刚刚踏入大学校园,“考取大学就轻松了”,高中老师常说的这句话仍不时在他耳边萦绕,他轻轻松松玩了几天,以为真的没什么事要做了,直到开班会时老师的郑重提醒唤醒了他——“四年内到底要把自己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徐赞猛然感觉高中老师的话不全对,现在是应该规划一下今后的学习生活了。通过与老师以及学长、学姐的交流,徐赞静下心来规划起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却发现又面临着新的困惑:是考研,还是锻炼各项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呢?“想努力,却不知从哪着手。”他说。
首先要重新审视自己,大学新生要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特长以及目前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做好自我评估。新生可以根据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借助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发现自己是一个较为外向开朗的人还是内向稳重的人;对哪些问题较为感兴趣,是经济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或擅长哪些技能,如分析问题、对数字敏感、语言表达能力强等。在客观审视自己的基础上,新生可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长期目标一般是以后职业规划的顶点,短期目标一般则是素质、能力的提高,或有用证书和考试的获取或通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大学生涯和职业生涯,大学新生理应认真对待、科学规划。湖南商学院教授熊苹多年从事职业生规划研究,她认为,生涯规划简单理解就是规划一生,而大学生涯规划,主要就是就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进行规划。她如此建议:和以往人生阶段相比,大学的人际、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需要每个大学新生从入大学就开始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对大学生涯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为将来的职业确立基本定位和必要的知识、能力准备。 规划大学四年应各有侧重,大学四年规划采取的方式和途径不尽相同,要根据自己的长期目标因人而异,但也有一些共性的经验可资借鉴。 大学一年级,要打牢基础。在观念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脚踏实地学好基础课程。在大规划下做小计划,坚持每天记英语单词、练习口语,从大一开始就坚定不移地学下去。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修读双学位或辅修第二专业。大一学习任务相对轻松,可适当参加社团活动,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交流技巧,为毕业求职面试练好兵。 大学二年级,拓展职业地平线。应考虑清楚四年后是立即就业还是继续深造,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锻炼各种能力,同时检验知识技能。此时可以尝试兼职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最好能在课余时间从事与未来职业或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提高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等。 大学三年级,细分你可能的选择,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确定是否考研等方面。和同学交流求职体会,学习写简历、 求职信,了解搜集就业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向已经毕业的校友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希望出国留学的学生可多接触留学顾问,参与留学系列活动,留意相关资讯,准备考TOEFL、GRE。 大学四年级,分化期。找工作的找工作、考研的考研、出国的出国,不能再犹豫不决,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应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只要在大学前三年都能认真践行自己的计划,相信此时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近年来社会的焦点,大家也都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却鲜有人关注刚毕业一两年的“职场新兵”的工作状态。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遇到怎样的困惑?他们应该如何为自己的将来做规划?如果遇到问题,应该如何转变……对他们来说,这头两年的经历很重要,可以说是打好职业基础的阶段,也是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探索。以下几个案例定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在近期举办的人才招聘会上,不少毕业三年以内的大学生成为求职主力。他们尽管有一定的职业经验,但由于自身定位模糊,往往在面试时很容易被淘汰。专家认为很多刚毕业两年的大学生凭着自己有一定的经验就跳槽到其他企业并不见得明智。在本企业内寻找机会也许比跳槽更好。 对目前的状态不甚满意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大学期间从未仔细思考过自己适合做什么、将来准备做什么。等到大学毕业后,猛然面对充满竞争的社会和岗位,一时间从父母的掌上明珠变为被岗位使唤的工具,茫然之余,失落的心态油然而生。